- 有两组反义词的4字词语(有两组反义词的成语):不上不下,不如归去,不文不武,不死不活,不知死活,不知深浅,不知轻重,不知进退,不知高低,不识高低,不阴不阳,冰天雪地,出生入死,别有天地,半信半疑,半死不活,吃里爬外,吊古伤今,哀天叫地,地久天长,地坼天崩,地平天成,地老天荒,地角天涯,大同小异,大头小尾,大是大非,大街小巷,尺短寸长,悲喜交加,惩前毖后,成群结队,承上启下,承前启后,除旧布新,顶天立地,颠三倒四,颠倒是非,地上天官,刁天决地。
1、不上不下 bù shàng bù xià
释义:不上不下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2、不如归去 bù rú guī qù
释义:不如归去 杜鹃鸟的叫声很象“不如归去”。旧时常用以作思归或催人归去之辞。也表示消极求退。
出处:宋 梅尧臣《杜鹃》诗:“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3、不文不武 bù wén bù wǔ
释义: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出处:唐 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4、不死不活 bù sǐ bù huó
释义:不死不活 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8卷:“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5、不知死活 bù zhī sǐ huó
释义: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理说?”
6、不知深浅 bù zhī shēn qiǎn
释义:不知深浅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抑且水荡坡塘,不知深浅。”
7、不知轻重 bù zhī qīng zhòng
释义:不知轻重 轻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出处:战国 秦 吕不韦《吕氏春秋 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
8、不知进退 bù zhī jìn tuì
释义:不知进退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出处:汉 荀悦《汉纪 哀帝纪下》:“恐陛下有过失之讥,贤有小人不知进退之祸。”
9、不知高低 bù zhī gāo dī
释义:不知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洞宾见了,叫声好,不知高低。”
10、不识高低 bù shí gāo dī
释义:不识高低 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1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11、不阴不阳 bù yīn bù yáng
释义:不阴不阳 比喻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
出处:京剧《沙家浜》第四场:“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12、冰天雪地 bīng tiān xuě dì
释义:冰天雪地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出处: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13、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sǐ
释义:出生入死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14、别有天地 bié yǒu tiān dì
释义:别有天地 天地:风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出处:唐 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5、半信半疑 bàn xìn bàn yí
释义:半信半疑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6卷:“若他们听过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16、半死不活 bàn sǐ bù huó
释义:半死不活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极大折磨、摧残的状况。没有精神;毫无生气;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业萧条。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监了。”
17、吃里爬外 chī lǐ pá wài
释义:吃里爬外 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立此存照”(四)》:“凡一班吃里爬外,枪口向内的狼鼠之辈,读此亦当憬然而悟矣。”
18、吊古伤今 diào gǔ shāng jīn
释义:吊古伤今 吊:凭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悔赋》:“铺究前史,吊古伤今。”
19、哀天叫地 āi tiān jiào dì
释义: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
20、地久天长 dì jiǔ tiān cháng
释义:地久天长 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常言时间很长;永远不变。(多指双方关系)。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1、地坼天崩 dì chè tiān bēng
释义:地坼天崩 坼:开裂;崩:倒塌。地裂开,天崩塌。原指地震,后多比喻重大变故。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以来,灾遣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22、地平天成 dì píng tiān chéng
释义:地平天成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出处:《尚书 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23、地老天荒 dì lǎo tiān huāng
释义:地老天荒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24、地角天涯 dì jiǎo tiān yá
释义:地角天涯 比喻偏远的地方或相隔很远。
出处:南朝 陈 徐陵《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燕南赵北,地角天涯,言接未由。”
25、大同小异 dà tóng xiǎo yì
释义:大同小异 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
出处: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26、大头小尾 dà tóu xiǎo wěi
释义:大头小尾 犹“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这是中国官场办事一向大头小尾惯的,并不是做书的人先详后略,有始无终也。”
27、大是大非 dà shì dà fēi
释义:大是大非 是:正确;非:错误。原则性的重大是非问题;多指政治方面的。
出处:徐迟《歌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28、大街小巷 dà jiē xiǎo xiàng
释义:大街小巷 城镇中宽敞的街道和狭小的胡同。泛指都市的各处地方。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清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29、尺短寸长 chǐ duǎn cù cháng
释义:尺短寸长 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30、悲喜交加 bēi xǐ jiāo jiā
释义:悲喜交加 交加:聚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且说胡小记与艾虎认着表亲,悲喜交加。”
31、惩前毖后 chéng qián bì hòu
释义:惩前毖后 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出处:《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32、成群结队 chéng qún jié duì
释义:成群结队 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很多;自然给合在一起。也作“成群结伙”、“成群结伴”。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
33、承上启下 chéng shàng qǐ xià
释义:承上启下 承:承接;启:引出;开始。承接上面的;并引出下面的。多指文章的结构。也泛指把事业或学问接过来传下去。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故君子戒慎”唐 孔颖达疏:“故,承上启下之辞。”
34、承前启后 chéng qián qǐ hòu
释义:承前启后 承:承接;启:开创、开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也作“承先启后。”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35、除旧布新 chú jiù bù xīn
释义:除旧布新 布:安排;展开。废除旧的;建立新的。也作“除旧更新”。
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36、顶天立地 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顶天立地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37、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颠三倒四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38、颠倒是非 diān dǎo shì fēi
释义:颠倒是非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指善恶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实。
出处:唐 韩愈《唐太学博士施先生墓志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39、地上天官 dì shàng tiān guān
释义:地上天官 比喻社会生活繁华安乐。
40、刁天决地 diāo tiān jué dì
释义:刁天决地 形容大吵大闹。
出处:《元曲选·误入桃园》:"言不谙典,话不投机。看不得乔所为,歹见识,刁天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