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分享的成语(关于分享的唯美成语):不足为奇,两全其美,公私两利,公私两济,分我杯羹,各取所需,各得其宜,各得其所,家藏户有,尽如人意,日中为市,独善其身,皆大欢喜,轻徭薄赋,达则兼善天下,各安生业。
1、不足为奇 bù zú wéi qí
释义:不足为奇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多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新奇之处。也作“不足为怪”。
出处:宋 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2、两全其美 liǎng quán qí měi
释义:两全其美 全:顾全;在全;美:美好;美满。做一件事圆满地照顾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出处: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3、公私两利 gōng sī liǎng lì
释义:公私两利 见“公私两济”。
出处:《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4、公私两济 gōng sī liǎng jì
释义:公私两济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出处:《晋书 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5、分我杯羹 fēn wǒ bēi gēng
释义: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6、各取所需 gè qǔ suǒ xū
释义:各取所需 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出处:巴金《在尼斯》:“读者们不是一块铁板,他们有各人的看法,他们是‘各取所需’。”
7、各得其宜 gè dé qí yí
释义:各得其宜 谓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出处:《荀子·正论》:“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8、各得其所 gè dé qí suǒ
释义:各得其所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出处:《周易 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9、家藏户有 jiā cáng hù yǒu
释义:家藏户有 家家都有。
出处:昆曲《十五贯》第六场:“本县民风浇薄,赌风极盛,这骰子么,家藏户有,不足为奇。”
10、尽如人意 jìn rú rén yì
释义:尽如人意 尽:完全;如:符合;遵从。完全符合人们的心意。形容心满意足。
出处:宋 刘克庄《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然议者但以为恩泽侯挟贵临民,安得尽如人意。”
11、日中为市 rì zhōng wéi shì
释义:日中为市 日中:太阳当头,指正午;市:做买卖。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换的集市方式。后也形容偏僻地区的商业活动情形。
出处:《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12、独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释义:独善其身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3、皆大欢喜 jiē dà huān xǐ
释义:皆大欢喜 皆:都。人人满意;全都高兴。
出处:《金刚经 应化非真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14、轻徭薄赋 qīng yáo báo fù
释义:轻徭薄赋 见“轻繇薄赋”。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赞》:“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15、达则兼善天下 dá zé jiān shàn tiān xià
释义:达则兼善天下 达:显贵。得志做了大官,就也把天下治理好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6、各安生业 ge an sheng ye
释义:各安生业 各自安于赖以生活的职业。生业:谋生之业。
出处:【出自】:《北史·隋炀帝纪》:“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