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境界完全不同的成语(形容境界差距的成语):十方世界,入圣超凡,八窗玲珑,冥漠之乡,冥漠之都,冷暖自知,出凡入胜,出神入化,别有天地,别有天地非人间,大雅之堂,完美无缺,尽善尽美,尽美尽善,引人入胜,归全反真,桃花流水,止于至善,灰身泯智,灰身灭智,炉火纯青,玄妙入神,登峰造极,登高望远,白玉无瑕,白璧无瑕,百丈竿头,目光远大,至人无梦,超凡入圣,金丹换骨,长辔远御,顺风而呼,另有洞天。
1、十方世界 shí fāng shì jiè
释义:十方世界 佛教谓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无量寿经》卷下:“佛告 阿难 , 无量寿佛 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衣和庵主》:“ 衣和庵主 , 苏州 崑山 人也……有四偈,《咏藤龕》偈云:‘十方世界
2、入圣超凡 rù shèng chāo fán
释义:入圣超凡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出处:唐 吕岩《七言之二》:“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胜弗为难。”
3、八窗玲珑 bā chuāng líng lóng
释义:八窗玲珑 ①指四壁窗户轩敞,室内通彻明亮。②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
出处:唐 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
4、冥漠之乡 míng mò zhī xiāng
释义:冥漠之乡 见“冥漠之都”。
出处:明·归有光《祭妻祖父母文》:“方其数尽,何有于老,同返于冥漠之乡。”
5、冥漠之都 míng mò zhī dōu
释义:冥漠之都 亦称“冥漠之乡”。①指天庭或地府。②比喻最高境界。
出处:前蜀·杜光庭《马尚书南斗醮词》:“洗心依冥漠之都,潜希忏罪;稽首仰鸿蒙之境,冀涤前非。”
6、冷暖自知 lěng nuǎn zì zhī
释义:冷暖自知 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出处:唐 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7、出凡入胜 chū fán rù shèng
释义:出凡入胜 指超出了一般,进入了极高的境界。形容造诣精深,也指超脱世俗进入仙界。
出处:《雍熙乐府 第三卷 端正好(我恰才出尘寰)》:“点化的长生出凡入胜,这便是俺仙家百世功能。”
8、出神入化 chū shén rù huà
释义:出神入化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9、别有天地 bié yǒu tiān dì
释义:别有天地 天地:风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出处:唐 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0、别有天地非人间 bié yǒu tiān dì fēi rén jiān
释义:别有天地非人间 别:另外;天地:风格或境界。另有一番新的境界,不是人间所有的
出处:唐·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1、大雅之堂 dà yǎ zhī táng
释义:大雅之堂 高雅的厅堂。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
出处:清 袁枚《与陈刺史虚斋》:“未登大雅之堂,还望刺史陶冶而成全之。”
12、完美无缺 wán měi wú quē
释义:完美无缺 完善美好;没有缺点。完美:完整;完善。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
13、尽善尽美 jìn shàn jìn měi
释义:尽善尽美 尽:极;善:好。内容和形式都完美无缺;没有缺点。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
出处: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哀公问五义》:“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
14、尽美尽善 jìn měi jìn shàn
释义:尽美尽善 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
出处:《论语 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引人入胜 yǐn rén rù shèng
释义:引人入胜 胜:引人进入佳境。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出处: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16、归全反真 guī quán fǎn zhēn
释义:归全反真 回归到完善的、原本的境界。
出处:唐·白居易《故侥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无室家累,无子孙忧,屈伸宠辱,委顺而已,未尝一日戚戚其心颜,以至于归全反真,故予所谓达人之徒欤?信矣!”
17、桃花流水 táo huā liú shuǐ
释义:桃花流水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出处:唐 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8、止于至善 zhǐ yú zhì shàn
释义:止于至善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9、灰身泯智 huī shēn mǐn zhì
释义:灰身泯智 见“灰身灭智”。
出处:明·智旭《教观纲宗》:“若灰身泯智,名无余涅盘。”
20、灰身灭智 huī shēn miè zhì
释义:灰身灭智 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出处:隋·智顗《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
21、炉火纯青 lú huǒ chún qīng
释义:炉火纯青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22、玄妙入神 xuán miào rù shén
释义:玄妙入神 形容技艺学问已进入高超而神奇的境界。
出处:元·明善《张淳传》:“名贯京师,凡为调曲,尽声韵,玄妙入神,成一家艺。”
23、登峰造极 dēng fēng zào jí
释义:登峰造极 登:上;峰:山顶;造;达到;极:最高点。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24、登高望远 dēng gāo wàng yuǎn
释义:登高望远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荀子 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 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25、白玉无瑕 bái yù wú xiá
释义:白玉无瑕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吉州福寿和尚》:“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玉无瑕,卞和刖足。’”
26、白璧无瑕 bái bì wú xiá
释义:白璧无瑕 璧:古代玉器;扁圆形;中间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
27、百丈竿头 bǎi zhàng gān tóu
释义:百丈竿头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28、目光远大 mù guāng yuǎn dà
释义:目光远大 指一个人的见解及处世观高远而伟大
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四章:“我为自己有这么一个目光远大的姐而骄傲。”
29、至人无梦 zhì rén wú mèng
释义:至人无梦 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自古至人无梦,梦境忽来,未必无兆。”
30、超凡入圣 chāo fán rù shèng
释义:超凡入圣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第八卷:“就此理会得透,自可超凡入圣。”
31、金丹换骨 jīn dān huàn gǔ
释义:金丹换骨 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出处:宋·陆游《夜吟》诗:“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钱仲联校注:“金丹换骨云者,盖以喻学诗工夫由渐修而入顿悟之境界。”
32、长辔远御 cháng pèi yuǎn yù
释义:长辔远御 ①放长缰绳,驾马远行。比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②比
出处: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长辔远御,妙略潜授。”
33、顺风而呼 shǔn fēng ér hū
释义:顺风而呼 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出处:《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4、另有洞天 lìng yǒu dòng tiān
释义:另有洞天 另有一种新鲜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