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里有怨恨的成语(形容内心有恨的成语):不世之仇,不同戴天,不解之仇,不记前仇,今愁古恨,公报私仇,刻骨仇恨,刻骨崩心,嚼穿龈血,国仇家恨,国恨家仇,怀恨在心,恨之入骨,恨五骂六,恨入心髓,恨如头醋,恨海难填,恨相知晚,恨相见晚,恨铁不成钢,恩将仇报,恩怨分明,悔恨交加,愤世嫉恶,愤世嫉邪,报仇雪恨,报雠雪恨,抱恨终天,抱恨黄泉,掘墓鞭尸,旧恨新仇,旧恨新愁,旧愁新恨,杯酒戈矛,此恨绵绵,毫不含糊,江山之恨,苦大仇深,贸首之雠,公报私雠。
1、不世之仇 bù shì zhī chóu
释义:不世之仇 不世:非凡。指极大的仇恨
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41回:“但愿陛下毋忘不世之仇,怠忽祖宗之业,汲汲于心,以图恢复。”
2、不同戴天 bù tóng dài tiān
释义:不同戴天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出处:《公羊传 庄公四年》“讳与仇狩也”汉何休注:“《礼》,父母之仇,不同戴天。”
3、不解之仇 bù jiě zhī chóu
释义:不解之仇 解除不了的仇恨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又见张权买房开店,料道是丈人暗地与他的银子,越加忿怒,成了个不解之仇。”
4、不记前仇 bù jì qián chóu
释义:不记前仇 指不计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贤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今不记前仇,不避祸患,又来苦口相劝。”
5、今愁古恨 jīn chóu gǔ hèn
释义:今愁古恨 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
出处:唐·白居易《题灵岩寺》诗:“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6、公报私仇 gōng bào sī chóu
释义:公报私仇 借公事来报私仇;是一种很卑劣的行径。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正好公报私仇,却饶不得!”
7、刻骨仇恨 kè gǔ chóu hèn
释义:刻骨仇恨 永远记在心头的深仇大恨。
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刻骨仇恨?”
8、刻骨崩心 kè gǔ bēng xīn
释义:刻骨崩心 谓仇恨极深。
出处:《北史·隋越王侗传》:“朕所以刻骨崩心,饮胆尝血,瞻天视地,无处自容。”
9、嚼穿龈血 jiáo chuān yín xuè
释义:嚼穿龈血 形容十分仇恨
出处:宋 文天祥《满江红 代王夫人作》:“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10、国仇家恨 guó chóu jiā hèn
释义:国仇家恨 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出处: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九回:“孩子,想当初你姑爹……也是为了报国仇家恨呀!”
11、国恨家仇 guó hèn jiā chóu
释义:国恨家仇 恨:怨恨。国家被侵略和家园被破坏之仇恨
出处:《二度梅》第四场:“我良玉幸而留下残生……诛灭卢贼,以雪国恨家仇。”
12、怀恨在心 huái hèn zài xīn
释义:怀恨在心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县听玉姐说了一会,叫:‘皮氏,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药死亲夫,此情理或有之。’”
13、恨之入骨 hèn zhī rù gǔ
释义:恨之入骨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出处:晋 葛洪《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14、恨五骂六 hèn wǔ mà liù
15、恨入心髓 hèn rù xīn suǐ
释义:恨入心髓 恨:怨恨。形容对人痛恨到极点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西北水田》:“是后中原士夫,深为子孙忧,恨入心髓,牢不可破。”
16、恨如头醋 hèn rú tóu cù
释义:恨如头醋 比喻非常可恶,令人痛恨。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家人、婆娘,两天要打八顿。这些人都恨如头醋。”
17、恨海难填 hèn hǎi nán tián
释义:恨海难填 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8、恨相知晚 hèn xiāng zhī wǎn
释义:恨相知晚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19、恨相见晚 hèn xiāng jiàn wǎn
释义:恨相见晚 见“恨相知晚”。
出处:宋·文天祥《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20、恨铁不成钢 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释义:恨铁不成钢 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21、恩将仇报 ēn jiāng chóu bào
释义:恩将仇报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22、恩怨分明 ēn yuàn fēn míng
释义:恩怨分明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23、悔恨交加 huǐ hèn jiāo jiā
释义:悔恨交加 形容非常懊悔。恨:遗憾;交加:一起出现。
24、愤世嫉恶 fèn shì jí è
释义:愤世嫉恶 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出处:宋·李觐《与王章秘校书》:“其辩说骎骎到义理,愤世嫉恶,有大丈夫之芒角。”
25、愤世嫉邪 fèn shì jí xié
释义:愤世嫉邪 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出处: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26、报仇雪恨 bào chóu xuě hèn
释义:报仇雪恨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报冤仇;解怨恨。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27、报雠雪恨 bào chóu xuě hèn
释义:报雠雪恨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出处: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
28、抱恨终天 bào hèn zhōng tiān
释义:抱恨终天 抱恨:怀着遗憾;终天:终生。怀着极大的遗憾;一直到死。
出处:元 姚燧《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吾不得以时丧先公,既抱恨于终天,今复弃养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29、抱恨黄泉 bào hèn huáng quán
释义:抱恨黄泉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出处:唐·李贤等引注《邕别传》:“臣所在孤危,悬命锋镝,湮灭土灰,呼吸无期。诚恐所怀随躯腐朽,抱恨黄泉。”
30、掘墓鞭尸 jué mù biān shī
释义:掘墓鞭尸 挖开坟墓,鞭打尸体。形容凶恶或仇恨很深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力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31、旧恨新仇 jiù hèn xīn chóu
释义:旧恨新仇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出处:南唐·冯延巳《采桑子·二》词:“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
32、旧恨新愁 jiù hèn xīn chóu
释义:旧恨新愁 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闷
出处:宋 向滈《如梦令 道人书郡楼》词:“旧恨新愁无际,近水远山都是,西北有高楼,正好行藏独倚。”
33、旧愁新恨 jiù chóu xīn hèn
释义:旧愁新恨 愁:愁苦;恨:遗憾。原有的愁苦;新增的遗憾。形容不愉快的事相继而来。
出处:南唐 冯延巳《采桑子》词:“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34、杯酒戈矛 bēi jiǔ gē máo
释义:杯酒戈矛 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出处:《负曝闲谈》第25回:“(华尚书)愣了一会,又想周楷这个名字好熟。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
35、此恨绵绵 cǐ hèn mián mián
释义:此恨绵绵 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6、毫不含糊 háo bù hán hú
释义:毫不含糊 态度明确坚定
出处: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的迫切任务》:“关于这种政策改变的客观原因和时间性,我们曾经毫不含糊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37、江山之恨 jiāng shān zhī hèn
释义:江山之恨 江山:山川,山河,疆土。痛恨祖国河山沦亡敌手
出处:唐·陈熙晋《骆侍御传》:“万里烟波,举目有江山之恨。”
38、苦大仇深 kǔ dà chóu shēn
释义:苦大仇深 形容经历过长期受剥削受压迫的艰苦生活。
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四章:“在山路上,二柱很少讲话,冯均却摸到他一点~的家底。”
39、贸首之雠 mào shǒu zhī chóu
释义:贸首之雠 形容仇恨极深,乃欲谋取对方的头颅才甘心。贸,通“牟”。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雠也。”
40、公报私雠 gōng bào sī chóu
释义:公报私雠 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