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有疑字的成语(包含疑字的成语_包含疑字的四字词语):解惑释疑,不容置疑,东猜西疑,乘疑可间,半信半疑,半疑半信,多闻阙疑,将信将疑,居之不疑,恫疑虚喝,恫疑虚猲,持疑不决,持疑不定,毫不迟疑,毫无疑义,毫无疑问,满肚疑团,满腹狐疑,满腹疑团,狐疑不决,狐疑不定,狐疑不断,狐疑未决,狐疑犹豫,狼顾狐疑,稽疑送难,解疑释惑,进退狐疑,迟疑不决,迟疑不定,迟疑不断,迟疑未决,迟疑观望,迟疑顾望,邻父之疑,解疑释结,好问决疑,迟疑坐困,多疑少决,打破疑团。
1、解惑释疑 jiě huò shì yí
释义:解惑释疑 解: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2、不容置疑 bù róng zhì yí
释义:不容置疑 容:容许;疑:怀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正确和可靠。
出处:宋 陆游《谓南文集》:“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3、东猜西疑 dōng cāi xī yí
释义:东猜西疑 谓胡乱猜疑。
出处:沙汀《柳永慧》:“当我正在东猜西疑的时候,拖拉机忽然停在我的身旁,柳永慧把我叫上去了。”
4、乘疑可间 chéng yí kě jiàn
释义:乘疑可间 乘:趁;疑:猜疑;间:离间。利用对方的猜疑,可以进行离间活动
出处:《投笔肤谈·达权》:“乘疑可间,乘劳可攻。”
5、半信半疑 bàn xìn bàn yí
释义:半信半疑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6卷:“若他们听过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6、半疑半信 bàn yí bàn xìn
释义:半疑半信 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出处: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7、多闻阙疑 duō wén què yí
释义:多闻阙疑 阙疑: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下判断。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暂不下判断。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8、将信将疑 jiāng xìn jiāng yí
释义:将信将疑 将:又;且。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形容对事物的看法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
出处: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9、居之不疑 jū zhī bù yí
释义:居之不疑 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毫不怀疑。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且说秦凤梧跟了张露竹洋行里那班人,天天闹在一起,吃喝顽笑,大家知道他是个有钱的财主,恭维他观察长,观察短,秦凤梧也居之不疑。”
10、恫疑虚喝 dòng yí xū hè
释义:恫疑虚喝 虚张声势,恐吓威胁。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洞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
11、恫疑虚猲 dòng yí xū xì
释义:恫疑虚猲 见“恫疑虚喝”。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明矣。”
12、持疑不决 chí yí bù jué
释义:持疑不决 疑:疑虑。心怀疑虑,迟迟不能决定
出处:《周书·薛善传》:“而崇礼犹持疑不决。”
13、持疑不定 chí yí bù dìng
释义:持疑不定 疑:疑虑。心怀疑虑,迟迟不能决定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卷:“众人持疑不定,六郎亦闷闷不乐。”
14、毫不迟疑 háo bù chí yí
释义:毫不迟疑 毫:一点儿。一点儿也不迟疑
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们毫不迟疑地向土豪劣绅营垒进攻。”
15、毫无疑义 háo wú yí yì
释义:毫无疑义 疑义:可疑的道理。丝毫没有使人怀疑的地方。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怎么他毫无疑义,就照五百两一条命算呢?”
16、毫无疑问 háo wú yí wèn
释义:毫无疑问 不存在问题,十分肯定
出处: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毫无疑问,他们的这种威信、影响和经验乃是党、阶级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17、满肚疑团 mǎn dù yí tuán
释义:满肚疑团 疑团: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18、满腹狐疑 mǎn fù hú yí
释义:满腹狐疑 一肚子的疑惑。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公子听如此说,便不好问,只是未免满腹狐疑。”
19、满腹疑团 mǎn fù yí tuán
释义:满腹疑团 一肚子弄不清的疑问。指很多弄不清的问题。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20、狐疑不决 hú yí bù jué
释义:狐疑不决 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决:决断。像狐狸那样多疑虑而拿不定主意。比喻同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出处:南朝 宋 班固《后汉书 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21、狐疑不定 hú yí bù dìng
释义:狐疑不定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臣为将军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
22、狐疑不断 hú yí bù duàn
释义:狐疑不断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23、狐疑未决 hú yí wèi jué
释义:狐疑未决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出处:《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过横楼西,适有两巷相联,莫知何者可达,狐疑未决。”
24、狐疑犹豫 hú yí yóu yù
释义:狐疑犹豫 狐疑:狐狸多疑,因指犹疑不决;犹豫:迟疑不定。迟疑不决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狐疑犹豫,后必有悔。”
25、狼顾狐疑 láng gù hú yí
释义:狼顾狐疑 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出处:孙中山《布告全国同胞书》:“行事或虎头鼠尾,而存心复狼顾狐疑。”
26、稽疑送难 jī yí sòng nán
释义:稽疑送难 考察疑端,排除难点
出处:清 张三光《蒋石原先生传》:“听断之暇,进其子弟之秀美者,稽疑送难。”
27、解疑释惑 jiě yí shì huò
释义:解疑释惑 解: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出处:汉 孔融《荐祢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28、进退狐疑 jìn tuì hú yí
释义:进退狐疑 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出处:唐·李靖《李卫公兵法·将务兵谋》:“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籍。”
29、迟疑不决 chí yí bù jué
释义:迟疑不决 犹豫疑惑,不能决定
出处:《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30、迟疑不定 chí yí bù dìng
释义:迟疑不定 犹言迟疑不决。
出处:《易·蒙》“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唐·孔颖达疏:“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渎则不告。”
31、迟疑不断 chí yí bù duàn
释义:迟疑不断 犹言迟疑不决。
出处:唐 韩愈《沦淮西事宜状》:“迟疑不断,未有能成其事者也。”
32、迟疑未决 chí yí wèi jué
释义:迟疑未决 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新五代史 前蜀世家 王建传》:“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
33、迟疑观望 chí yí guān wàng
释义:迟疑观望 谓犹豫等待,不作决定。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肥遁》:“相公,俞旨既下,就该速速抽身,为什么还要迟疑观望?”
34、迟疑顾望 chí yí gù wàng
释义:迟疑顾望 犹言迟疑观望。
出处:唐·刘餗《惰唐嘉话》卷中:“[李勣]今若即发者,我死后可亲任之,如迟疑顾望,便当杀之。”
35、邻父之疑 lín fù zhī yí
释义:邻父之疑 邻父:指邻居的老年人。比喻那些心存偏见而喜欢主观用事的人。
出处:《韩非子·说难》:"宋有富人,天雨坏墙,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36、解疑释结 jiě yí shì jié
释义:解疑释结 解: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37、好问决疑 hào wèn jué yí
释义:好问决疑 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
38、迟疑坐困 chí yí zuò kùn
释义:迟疑坐困 迟疑:犹豫不决;坐:遂,于是。因为犹豫不决而陷于困境中。
39、多疑少决 duō yí shǎo jué
释义:多疑少决 决:决断。遇事疑虑很多,缺少决断力。
出处:晋·潘岳《射雉赋》:"若夫多疑少决,胆劣心狷,内无固守,出不交战。"
40、打破疑团 dǎ pò yí tuán
释义:打破疑团 消除心中的疑虑。多形容人与人之间重新获得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