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归隐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归隐成语):抽簪散发,东山之志,东山高卧,出处殊途,北郭先生,大彻大悟,大隐朝市,杜门屏迹,杜门晦迹,杜门绝迹,焚林之求,焚香扫地,膏肓泉石,返璞归真,遁世幽居,遁世离俗,遁世绝俗,遁世遗荣,遁世长往,遁世隐居,遁形远世,遁身远迹,遁迹方外,遁迹藏名,遁迹销声,避世墙东,避世绝俗,长林丰草,餐松饮涧,高举深藏,高举远去,高举远蹈,高人胜士,高卧东山,高翔远引,高翔远翥,发扬岩穴,伏鸾隐鹄,出处殊涂,东门种瓜。
1、抽簪散发 chōu zān sàn fà
释义:抽簪散发 抽掉发簪,散乱头发。比喻弃官隐居。
出处:晋·张协《咏史》:"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
2、东山之志 dōng shān zhī zhì
释义:东山之志 指隐居的念头。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3、东山高卧 dōng shān gāo wò
释义:东山高卧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4、出处殊途 chū chǔ shū tú
释义:出处殊途 见“出处殊涂”。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八:“出处殊途,俯仰异容。瞻叹古烈,思迈高踪。”
5、北郭先生 běi guō xiān shēng
释义:北郭先生 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出处:《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后汉书 方术传 廖扶》载,廖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终身不仕,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
6、大彻大悟 dà chè dà wù
释义:大彻大悟 彻:明白;贯通;悟:领会;领悟。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
出处:元 郑德辉《立成汤伊尹耕萃》:“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以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7、大隐朝市 dà yǐn cháo shì
释义:大隐朝市 朝市:朝廷和集市。指真正的隐士不必隐居山林,可以隐居在闹市
出处: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8、杜门屏迹 dù mén píng jì
释义:杜门屏迹 见“杜门晦迹”。
出处:唐·杨炯《后周宇文公神道碑》:“公杜门屏迹,心不自安,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
9、杜门晦迹 dù mén huì jì
释义:杜门晦迹 晦:隐匿。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出处:《周书·宇文神举传》:“显和具陈宣杜门晦迹,相时而动,孝武深纳焉。”
10、杜门绝迹 dù mén jué jì
释义:杜门绝迹 指隐居不出。
出处:《后汉书·党锢传·刘佑》:“(刘佑)后得赦出……诏拜中散大夫,遂杜门绝迹。”
11、焚林之求 fén lín zhī qiú
释义:焚林之求 焚:烧。焚烧山林来求取贤才
出处: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壬行状》:“既允焚林之求,实兼仪形之寄。”
12、焚香扫地 fén xiāng sǎo dì
释义:焚香扫地 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文学》:“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
13、膏肓泉石 gāo huāng quán shí
释义:膏肓泉石 膏肓:胸鬲之间,比喻难治的病症。形容热爱山林泉水已成为很难改变的癖好,指隐居不愿做官
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14、返璞归真 fǎn pú guī zhēn
释义:返璞归真 同“返朴归真”。
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上帝基督化人,超凡入圣,返璞归真。”
15、遁世幽居 dùn shì yōu jū
释义:遁世幽居 见“遁世隐居”。
出处:北齐·刘昼《新论·遇不遇》:“齐之华士,栖志丘壑,而太公诛之之;魏之干木,遁世幽居,而文侯敬之。”
16、遁世离俗 dùn shì lí sú
释义:遁世离俗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出处:《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17、遁世绝俗 dùn shì jué sú
释义:遁世绝俗 见“遁世离俗”。
出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18、遁世遗荣 dùn shì yí róng
释义:遁世遗荣 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出处:晋·慧远《答何镇南书》:“是故遁世遗荣,反俗而动。”
19、遁世长往 dùn shì cháng wǎng
释义:遁世长往 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出处:明·归有光《白庵程翁八十寿序》:“其所见四方贤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几;遁世长往、怀道蕴术之士有几?”
20、遁世隐居 dùn shì yǐn jū
释义:遁世隐居 避世而深居不仕。
出处:汉·焦赣《易林·革之旅》:“遁世隐居,竟不逢时。”
21、遁形远世 dùn xíng yuǎn shì
释义:遁形远世 犹言避世隐居。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法真》:“真曰:‘吾既不能遁形远世,岂饮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隐绝,终不降屈。”
22、遁身远迹 dùn shēn yuǎn jì
释义:遁身远迹 犹言避世隐居。
出处: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
23、遁迹方外 dùn jì fāng wai
释义:遁迹方外 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出处: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余如惟信、王忱、金恺、秦衡、陆叙,类皆元季遗民,或逃名字宇内,或遁迹方外,并不欲以姓字传者。”
24、遁迹藏名 dùn jì cáng míng
释义:遁迹藏名 犹言隐居不出。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25、遁迹销声 dùn jì xiāo shēng
释义:遁迹销声 谓隐居不出。
出处:《旧唐书·韦嗣立传》:“若任用无才,则有才之路塞,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常怀叹恨者也。”
26、避世墙东 bì shì qiáng dōng
释义:避世墙东 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出处:《后汉书 逸民传 逢萌》:“君公(王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
27、避世绝俗 bì shì jué sú
释义:避世绝俗 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晋书 华轶传》:“栖情玄远,确然绝俗。”
28、长林丰草 cháng lín fēng cǎo
释义:长林丰草 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出处: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29、餐松饮涧 cān sōng yǐn jiàn
释义:餐松饮涧 食松实,饮涧水。指过隐居生活。
出处:南朝 梁 沉约《善馆碑》:“达人独往之事,志非易立,餐松饮涧之情,理难轻树。”
30、高举深藏 gāo jǔ shēn cáng
释义:高举深藏 指避世隐居。
出处: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三折:“者莫他高举深藏,你看我驾天风定然赶上,则好去深渊中躲避灾殃。”
31、高举远去 gāo jǔ yuǎn qù
释义:高举远去 举:起飞。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出处: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阁下居长安,统二于人,不能明白立功名,不如高举远去。”
32、高举远蹈 gāo jǔ yuǎn dǎo
释义:高举远蹈 举:起飞;蹈:踩上。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出处: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五柳先生上》:“唯其高举远蹈,不受世纷,而至于躬耕乞食,其忠义亦足见矣。”
33、高人胜士 gāo rén shèng shì
释义:高人胜士 指人品清高脱俗,不贪慕虚名利禄的人
出处: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制作楷模》:“或有逸品,皆高人胜士寄兴寓意者,当求之笔墨之外,方为得趣。”
34、高卧东山 gāo wò dōng shān
释义:高卧东山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35、高翔远引 gāo xiáng yuǎn yǐn
释义:高翔远引 形容避世隐居。
出处:汉·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36、高翔远翥 gāo xiáng yuǎn zhù
释义:高翔远翥 翔:回旋而飞;翥:飞举。形容避世隐居
出处:宋·范仲淹《灵鸟赋》:“灵鸟灵鸟尔之为禽兮,何不高翔而远翥,何为号呼于人兮。”
37、发扬岩穴 fā yáng yán xué
释义:发扬岩穴 岩穴:山洞,引申为隐居之处或隐士。表彰提倡不求功名的人。
出处:《后汉书·樊宏传》附樊准上书:"臣愚以为宜下明诏,博求幽隐,发扬岩穴,宠进儒雅。"
38、伏鸾隐鹄 fú luán yǐn hú
释义:伏鸾隐鹄 伏鸾、隐鹄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邓艾和陆云的别号。后泛指隐居的贤人。
39、出处殊涂 chū chǔ shū tú
释义:出处殊涂 指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亦作“出处殊途”。
40、东门种瓜 dōng mén zhòng guā
释义:东门种瓜 原指秦东陵侯召平在秦灭亡后不仕新主,在长安东青门外种瓜。借指离官隐居务农。也比喻富贵的人后来贫困潦倒。
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