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字开头的四字词语接龙(耳开头的成语接龙):耳热眼跳,耳提面训,不知不觉,出乎意料,大展宏图,电掣风驰,耳不忍闻,耳不旁听,耳不离腮,耳习目染,耳后生风,耳后风生,耳听八方,耳听心受,耳提面命,耳染目濡,耳根清净,耳满鼻满,耳濡目击,耳濡目及,耳濡目染,耳热眼花,耳熏目染,耳熟能详,耳目之欲,耳目众多,耳目心腹,耳目昭彰,肠肥脑满,蔽聪塞明,达官贵人,遁迹销声,错综复杂,长春不老,闭目塞听,餐风宿草,驰名天下,耳目闭塞,颠倒错乱,草木萧疏。
1、耳热眼跳 ěr rè yǎn tiào
释义:耳热眼跳 耳根发热,眼皮跳动。迷信的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且不言八戒在此睡觉,却说长老在那林间,耳热眼跳,身心不安。"
2、耳提面训 ěr tí miàn xùn
释义:耳提面训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3、不知不觉 bù zhī bù jué
释义:不知不觉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4、出乎意料 chū hū yì liào
释义:出乎意料 指出人意料
出处:毛泽东《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
5、大展宏图 dà zhǎn hóng tú
释义:大展宏图 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展:把卷着的画轴舒张开来;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或计划)。
出处:唐 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6、电掣风驰 diàn chè fēng chí
释义:电掣风驰 形容像闪电刮风一样迅速。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龙腾虎啸,不足比其雄;电掣风驰,不足喻其疾。”
7、耳不忍闻 ěr bù rěn wén
释义:耳不忍闻 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闻。”
8、耳不旁听 ěr bù páng tīng
释义:耳不旁听 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斜视。”
9、耳不离腮 ěr bù lí sāi
释义:耳不离腮 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
出处:李文元《婚事》:“别人说他俩是耳不离腮,影不离形,好的活像一个人。”
10、耳习目染 ěr xí mù rǎn
释义:耳习目染 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老人自幼生长在北平,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
11、耳后生风 ěr hòu shēng fēng
释义:耳后生风 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出处:《梁书·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日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12、耳后风生 ěr hòu fēng shēng
释义:耳后风生 形容驰驱迅速
出处:《梁书 曹景宗传》:“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13、耳听八方 ěr tīng bā fāng
释义:耳听八方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14、耳听心受 ěr tīng xīn shòu
释义:耳听心受 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15、耳提面命 ěr tí miàn mìng
释义:耳提面命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的教导。
出处:《诗经 大雅 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16、耳染目濡 ěr rǎn mù rǔ
释义:耳染目濡 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17、耳根清净 ěr gēn qīng jìng
释义:耳根清净 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出处:《圆觉经》上卷:“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18、耳满鼻满 ěr mǎn bí mǎn
释义:耳满鼻满 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在南京时,人说你周舍名字,说的我耳满鼻满的,则是不曾见你。”
19、耳濡目击 ěr rǔ mù jī
释义:耳濡目击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明 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
20、耳濡目及 ěr rǔ mù jí
释义:耳濡目及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明 吴承恩《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凡此诸条,耳濡目及,默化阴孚,匪言可悉。”
21、耳濡目染 ěr rú mù rǎn
释义:耳濡目染 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22、耳热眼花 ěr rè yǎn huā
释义:耳热眼花 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出处:南朝 梁 简文帝《筝赋》:“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
23、耳熏目染 ěr xūn mù rǎn
释义:耳熏目染 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24、耳熟能详 ěr shú néng xiáng
释义:耳熟能详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出处: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25、耳目之欲 ěr mù zhī yù
释义:耳目之欲 欲:欲望。指耳听眼看,满足于享乐的欲望
出处: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务快耳目之欲,以苟容为度。”
26、耳目众多 ěr mù zhòng duō
释义:耳目众多 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出处:清 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六回:“只是目下耳目众多,恐有泄漏,实属不便。”
27、耳目心腹 ěr mù xīn fù
释义:耳目心腹 耳目:指侦探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如善其便捷,任以耳目心腹,未有不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者。”
28、耳目昭彰 ěr mù zhāo zhāng
释义:耳目昭彰 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29、肠肥脑满 cháng féi nǎo mǎn
释义:肠肥脑满 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出处:《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
30、蔽聪塞明 bì cōnɡ sè mínɡ
释义:蔽聪塞明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
31、达官贵人 dá guān guì rén
释义:达官贵人 指地位高的官吏和显赫而有权势的人物。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九卷:“京师都会,好恶万端贵人,达官盈门。”
32、遁迹销声 dùn jì xiāo shēng
释义:遁迹销声 谓隐居不出。
出处:《旧唐书·韦嗣立传》:“若任用无才,则有才之路塞,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常怀叹恨者也。”
33、错综复杂 cuò zōng fù zá
释义:错综复杂 错:交叉;交错;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交错综合;重复杂乱。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出处:《周易 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34、长春不老 cháng chún bù lǎo
释义:长春不老 犹言长生不老。
出处:《醒世恒言 李道人独步云门》:“各要寻几件希奇礼物上寿,祝他个长春不老。”
35、闭目塞听 bì mù sè tīng
释义:闭目塞听 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36、餐风宿草 cān fēng sù xuě
释义:餐风宿草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古今小说 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木兰可怜父亲多病,扮女为勇,代父其役……餐风宿草,受了百般辛苦。”
37、驰名天下 chí míng tiān xià
释义:驰名天下 驰:传扬。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出处: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赀拟王公,驰名天下。
38、耳目闭塞 ěr mù bì sāi
释义:耳目闭塞 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39、颠倒错乱 diān dǎo cuò luàn
释义:颠倒错乱 颠倒:本末倒置;错乱:错杂混乱。把本来的顺序完全搞乱,完全失去正常状态。
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一》:"玄析之为三,颠倒错乱,皆率胸臆,曾无典据,何足可凭。"
40、草木萧疏 cǎo mù xiāo shū
释义:草木萧疏 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出处:《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