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刻苦攻读的古诗词(形容苛刻攻读的成语):一毛不拔,亟疾苛察,冷酷无情,刁钻刻薄,十全十美,吹毛求疵,惨礉少恩,摇手触禁,水清无鱼,水至清则无鱼,求全责备,深文周内,深文周纳,深文罗织,牵强附会,绝类离伦,罗织罪名,责备求全,锱铢必较。
1、一毛不拔 yī máo bù bá
释义:一毛不拔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2、亟疾苛察 jí jí kē chá
释义:亟疾苛察 指急剧猛烈,以苛刻烦琐为明察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
3、冷酷无情 lěng kù wú qíng
释义:冷酷无情 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出处:老舍《一封家信》:“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都是责难他的!她的形影与一切都消逝了,他眼前只是那张死板板的字,与一些冷酷无情的字!”
4、刁钻刻薄 diāo zuān kè bó
释义:刁钻刻薄 刁钻:狡猾奸诈。形容人狡猾奸诈,待人苛刻薄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2回:“一则里头有贵妃照应,二则故旧好亲戚多,三则你家自老太太起至于少爷们,没有一个刁钻刻薄的。”
5、十全十美 shí quán shí měi
释义:十全十美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6、吹毛求疵 chuī máo qiú cī
释义:吹毛求疵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韩非子 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7、惨礉少恩 cǎn hé shǎo ēn
释义:惨礉少恩 惨礉:惨急,用法严酷;恩:恩情。形容用法严酷,不近人情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
8、摇手触禁 yáo shǒu chù jìn
释义:摇手触禁 摇:动;触:触犯。摇一下手就触犯禁令。比喻法令繁琐苛刻。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下》:“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繇役烦剧。”
9、水清无鱼 shuǐ qīng wú yú
释义:水清无鱼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汉 班固《白虎通》:“故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10、水至清则无鱼 shuǐ zhì qīng wú yú
释义:水至清则无鱼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1、求全责备 qiú quán zé bèi
释义:求全责备 责:要求。备:完备;齐全。对人或事要求过分严格;必须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才行。
出处: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12、深文周内 shēn wén zhōu nèi
释义:深文周内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出处:清·钱谦益《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小大之狱,必以情本伦常依法比,不为深文周内。”
13、深文周纳 shēn wén zhōu nà
释义:深文周纳 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把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给人硬加罪名。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
14、深文罗织 shēn wén luó zhī
释义:深文罗织 深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罗织:虚构种种罪名,对无辜者加以诬陷。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出处:清·汪琬《跋序》:“此皆当国者深文罗织,不足为据。”
15、牵强附会 qiān qiǎng fù huì
释义:牵强附会 牵:拉;附会:把无联系的事物生硬地拉扯到一起。把不相干的事物硬拉在一起;说成彼此相干。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16、绝类离伦 jué lèi lí lún
释义:绝类离伦 绝:超越;类:同类;伦:类。形容超群出众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绝类离伦,优入圣城。”
17、罗织罪名 luó zhī zuì míng
释义:罗织罪名 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
出处:《旧唐书·来俊臣传》:“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
18、责备求全 zé bèi qiú quán
释义:责备求全 犹言求全责备。
出处: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仅有某某数字,于四声未合,即姑置而过存之,亦孰为责备求全者。”
19、锱铢必较 zī zhū bì jiào
释义:锱铢必较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出处:《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