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美格子的成语(形容格子风格的成语):三等九格,不名一格,不拘一格,仙风道格,别具一格,别创一格,别开一格,形格势禁,形禁势格,扞格不入,有耻且格,格不相入,格于成例,格古通今,格杀不论,格杀勿论,格杀弗论,格杀无论,格格不入,格格不吐,格格不纳,格物穷理,格物致知,格高意远,聊备一格,自成一格,训格之言,钩辀格磔,降格以求,穷理格物。
- 1、三等九格 sān děng jiǔ gé - 释义:三等九格 犹三六九等。 -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孟玉楼道:‘娘,不是这等说,李大姐倒也罢了,没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 
- 2、不名一格 bù míng yī gé - 释义:不名一格 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 收藏 元》:“有元一代画家,全讲气韵,不名一格,实能超出唐、宋人刻画之习。” 
- 3、不拘一格 bù jū yī gé - 释义:不拘一格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规格;标准。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 出处: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125首:“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4、仙风道格 xiān fēng dào gé - 释义:仙风道格 犹言仙风道骨。 - 出处:宋·苏舜钦《朝奉大夫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襟上高爽,有仙风道格,日与二三逸人,放意于江山之间。” 
- 5、别具一格 bié jù yī gé - 释义:别具一格 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 出处:清 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 6、别创一格 bié chuàng yí gé - 释义:别创一格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 出处: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杜甫与苏涣》:“仅存的三首,从内容来说,实在是别创一格。” 
- 7、别开一格 bié kāi yí gé - 释义:别开一格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 出处:陈春华《丙午萍醴起义记》:“是役事迹,冯自由同志之《开国前革命史》已将大略记录,故本篇别开一格。将当日香港《中国日报》纪录及由各方面采集之资料,详细排叙,不厌求详。” 
- 8、形格势禁 xíng gé shì jìn - 释义:形格势禁 格:阻碍;禁:制止。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 9、形禁势格 xíng jìn shì gé - 释义:形禁势格 见“形格势禁”。 - 出处: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观衅》:“逆亮自知形禁势格,巢穴迥遥,恐狂谋无成而窜身无所。” 
- 10、扞格不入 hàn gé bù rù - 释义:扞格不入 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 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 
- 11、有耻且格 yǒu chǐ qiě gé - 释义:有耻且格 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12、格不相入 gé bù xiāng rù - 释义:格不相入 犹言格格不入。 - 出处: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 
- 13、格于成例 gé yú chéng lì - 释义:格于成例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来没个点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儿了。” 
- 14、格古通今 gé gǔ tōng jīn - 释义:格古通今 穷究古代,通晓当代。谓学富识广。 - 出处: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四折:“贤才抱德隐田园,格古通今众所传。今番诏取为官后,保祚皇图亿万年。” 
- 15、格杀不论 gé shā bù lùn - 释义:格杀不论 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 出处:《后汉书·刘盆子传》:“皆可格杀。” 
- 16、格杀勿论 gé shā wù lùn - 释义:格杀勿论 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 出处:清 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驶近夷路,概行追击,倘敢逞凶拒捕,格杀勿论。” 
- 17、格杀弗论 gé shā fú lùn - 释义:格杀弗论 见“格杀勿论”。 - 出处: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洋人入其界者,登时格杀弗论。” 
- 18、格杀无论 gé shā wú lùn - 释义:格杀无论 见“格杀勿论”。 - 出处: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清政府以‘格杀无论’对付人民,人民也以‘格杀无论’对待卖国贼。” 
- 19、格格不入 gé gé bù rù - 释义:格格不入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入:融洽。 - 出处: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 20、格格不吐 gé gé bù tǔ - 释义:格格不吐 谓有所格碍,不能尽情论述。 - 出处: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元丰类稿》:“《上欧阳舍人书》文弱而碎,其论事又格格不吐,此少作故也。” 
- 21、格格不纳 gé gé bù nà - 释义:格格不纳 谓难以接受。 - 出处:清·昭槤《啸亭杂录·诗文涩体》:“其《新唐书》好用僻字涩句,以矜其博,使人读之,胸臆间格格不纳,殊不爽朗。” 
- 22、格物穷理 gé wù qióng lǐ - 释义:格物穷理 穷究事物的道理。 - 出处: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 
- 23、格物致知 gé wù zhì zhī - 释义: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24、格高意远 gé gāo yì yuǎn - 释义:格高意远 谓文章的格调高雅,含意深远。 - 出处:宋·王禹偁《送丁谓序》:“去年得富春生孙何文数十篇,格高意远,大得六经旨趣。” 
- 25、聊备一格 liáo bèi yī gé - 释义:聊备一格 姑且算是具备这一格式。表示暂且有以充数的意思。 - 出处: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五卷:“余于别集中求其措语无害大雅者择录一二,非赏其工也,聊备一格而已。” 
- 26、自成一格 zì chéng yī gé - 释义:自成一格 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 出处:清 赵翼《瓯北诗话 白香山诗》:“香山于古诗律诗中,又多创体,自成一格。” 
- 27、训格之言 xùn gé zhī yán - 释义:训格之言 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 出处:《孔子家语·五仪》:“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 
- 28、钩辀格磔 gōu zhōu gé zhé - 释义:钩辀格磔 鹧鸪的叫声。 - 出处: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诗:“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辀硌磔声。” 
- 29、降格以求 jiàng gé yǐ qiú - 释义:降格以求 降:降低;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来寻求或要求。指不坚持原来的要求和标准。 - 出处:鲁迅《坟 灯下漫笔》:“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 
- 30、穷理格物 qiong li ge wu - 释义:穷理格物 穷究事物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