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招字的四字词语(包含招字的成语_包含招字的四字词语):惹罪招愆,扑满招尤,过市招摇,纳叛招亡,翦纸招魂,买马招兵,买马招军,屈打成招,惹事招非,惹是招非,惹灾招祸,惹祸招愆,惹祸招殃,惹祸招灾,扬幡招魂,招之不来,麾之不去,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招事惹非,招亡纳叛,招是生非,挖耳当招,枉勘虚招,树大招风,树高招风,满招损,谦受益,目挑心招,纳士招贤,花枝招展,花枝招颤,花枝招飐,苦打成招,虚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迎风招展,金字招牌,花枝招颭,红旗招展,登高而招。
1、惹罪招愆 rě zuì zhāo qiān
释义:惹罪招愆 愆:过失。给自己招致罪过。
出处: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二折:"倘或取受了百姓钱,违负了帝王室,敢大胆欺压良民,冒突天颜,惹罪招愆,久以后,市曹中,遭着刑宪。"
2、扑满招尤 pū mǎn zhā yóu
释义:扑满招尤 扑满:储蓄用的瓦器。指因聚钱财而招致的败落。
出处:晋·邹长倩《遗公孙弘书》:"上有聚敛而不能散者,将有扑满之败,可不诫欤。"
3、过市招摇 guò shì zhāo yáo
释义:过市招摇 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招摇:张扬炫耀。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4、纳叛招亡 nà pàn zhāo wáng
释义:纳叛招亡 招收逃亡的人,接纳敌方叛变、归顺的人。
出处:《资治通鉴·汉纪·太祖高皇帝中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5、翦纸招魂 jiǎn zhǐ zhāo hún
释义:翦纸招魂 翦:同“剪”。剪纸为幡,为受惊者、病人或死去的人召唤魂灵。这是一种迷信习俗。
出处:唐·杜甫《彭衙行》:"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6、买马招兵 mǎi mǎ zhāo bīng
释义:买马招兵 见“买马招军”。
出处:《再生缘》第三回:“今中既到山中住,少不得,买马招兵尽壮怀。”
7、买马招军 mǎi mǎ zhāo jūn
释义:买马招军 犹言招兵买马。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牝贼》:“有这等事?恭喜了!借此号令,买马招军。”
8、屈打成招 qū dǎ chéng zhāo
释义:屈打成招 用严刑拷打;逼使无辜的人被迫认罪。
出处: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如今把姐姐拖到宫中,三推六问,屈打成招。”
9、惹事招非 rě shì zhāo fēi
释义:惹事招非 引起麻烦之事。同“惹是招非”。
出处:元 无名氏《东平府》第一折:“哎,徐宁紧紧相随,生怕俺不遵依,向城中惹事招非。”
10、惹是招非 rě shì zhāo fēi
释义:惹是招非 引起麻烦之事。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孩儿,你许多时不行这条路,如今去端门看灯,从张员外门前过,又去惹是招非。”
11、惹灾招祸 rě zāi zhāo huò
释义:惹灾招祸 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非是咱起风波,都自己惹灾招祸。”
12、惹祸招愆 rě huò zhāo qiān
释义:惹祸招愆 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出处:元 关汉卿《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曲:“郑恒枉自胡来缠,空落得惹祸招愆。”
13、惹祸招殃 rě huò zhāo yāng
释义:惹祸招殃 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出处:元 无名氏《蓝采和》第三折:“数遍到此,曾谏李王,李王不听,只恐怕惹祸招殃。”
14、惹祸招灾 rě huò zhāo zāi
释义:惹祸招灾 给自己引来麻烦。
出处:元 张养浩《普天乐》:“莫刚直,休豪迈,于身无益,惹祸招灾。”
15、扬幡招魂 yáng fān zhāo hún
释义:扬幡招魂 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1回:“设香案,铺祭物,列灯四十九盏,扬幡招魂。”
16、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zhāo zhī bù lái,huī zhī bù qù
释义: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麾:同“挥”,挥手。形容为人刚正不阿,坚定不移,不轻易听命于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黯列传》:“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17、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zhāo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
释义: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挥:摆手。手一招就来,手一挥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指用人时非常随意
出处:宋·苏轼《王仲仪真赞序》:“至于缓急之际,决大策,安大众,呼之则来,挥之则散者,唯世臣巨室为能。”
18、招事惹非 zhāo shì rě fēi
释义:招事惹非 见“招是惹非”。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五回:“少年骄惰放肆……将来招事惹非,败坏家门。”
19、招亡纳叛 zhāo wáng nà pàn
释义:招亡纳叛 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20、招是生非 zhāo shì shēng fēi
释义:招是生非 见“招是惹非”。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他也有不平,有反抗,有战斗,而往往不过是将败落家族的妇姑勃谿,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坛上。嘁嘁嚓嚓,招是生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
21、挖耳当招 wā ěr dāng zhāo
释义:挖耳当招 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那吴衙内记挂着贺小姐,一夜卧不安稳。早上贺司户相邀,正是挖耳当招。”
22、枉勘虚招 wǎng kān xū zhāo
释义:枉勘虚招 刑讯逼供,屈打成招。
23、树大招风 shù dà zhāo fēng
释义:树大招风 树大了容易招风打击。比喻目标大了引人注意;容易招惹是非。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24、树高招风 shù gāo zhāo fēng
释义:树高招风 见“树大招风”。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太平懃禅师法嗣》:“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潭深鱼聚。’悟曰:‘见后如何?’师曰:‘树高招风。’”
25、满招损,谦受益 mǎn zhāo sǔn,qiān shòu yì
释义: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出处:《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26、目挑心招 mù tiǎo xīn zhāo
释义:目挑心招 挑:挑逗;招:指勾引。眉目传情,心神招引。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揄长袂,蹑利屐,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
27、纳士招贤 nà shì zhāo xián
释义:纳士招贤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出处:《战国策 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28、花枝招展 huā zhī zhāo zhǎn
释义:花枝招展 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漂亮。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蓬步轻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29、花枝招颤 huā zhī zhāo chàn
释义:花枝招颤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出处:《水浒后传》第四回:“冯舍人见了,慌忙起身,偷眼一觑,花枝招颤,态度轻盈,魂不附体,倒身便拜。”
30、花枝招飐 huā zhī zhāo zhǎn
释义:花枝招飐 飐:风吹物使之颤动;招飐:迎风摆动。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或景色优美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那女子的尖尖跷跷风头一对,露在湘裙之下,莲步轻移,如花枝招飐一般。”
31、苦打成招 kǔ dǎ chéng zhāo
释义:苦打成招 严刑拷打,迫使无罪的人冤枉招认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苦打成招,不得见其天日,是好苦也!”
32、虚受益,满招损 xū shòu yì,mǎn zhāo sǔn
释义:虚受益,满招损 虚: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出处:清·李沂《秋星阁诗话·劝虚心》:“盖虚受益,满招损。心虚而后学进,学愈进,心愈虚,虚心者为学之门,亦为学之验也。”
33、谦受益,满招损 qiān shòu yì,mǎn zhāo sǔn
释义:谦受益,满招损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出处: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34、迎风招展 yíng fēng zhāo zhǎn
释义:迎风招展 形容旗子在风中飘荡。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只见五颜六色的旗子,迎风招展,挖云镶边的号褂,映日争辉。”
35、金字招牌 jīn zì zhāo pái
释义:金字招牌 旧时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也指商店资金雄厚;信誉卓著。现比喻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作“金字牌匾”。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
36、花枝招颭 huā zhī zhāo zhǎn
释义:花枝招颭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出处:《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女子的尖尖趫趫,凤头一对,露在汀裙之下,莲步轻移,如花枝招颭一般。"
37、红旗招展 hóng qí zhāo zhǎn
释义:红旗招展 招展:飘动。形容气势壮大,场面热烈。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法正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
38、登高而招 dēng gāo ér zhāo
释义:登高而招 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出处:《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