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曲曲四字词语(什么曲什么什么的成语):二三其德,会者不忙,低情曲意,凤毛鸡胆,动人心魄,厚貌深情,变炫无穷,大家闺秀,奥援有灵,安贫乐道,寡情薄意,广譬曲谕,弘毅宽厚,德重恩弘,改曲易调,本位主义,沽誉钓名,泛应曲当,火上添油,火海刀山,白雪阳春,白首之心,短叹长吁,福为祸始,聱牙诎曲,胆丧魂惊,踣地呼天,辞严义正,防患于未然,阿谀曲从,顾全大局,顾后瞻前,顾曲周郎,飞鸾翔凤,高唱入云,齿牙馀论,传风搧火,背曲腰弯,背曲腰躬,价增一顾。
1、二三其德 èr sān qí dé
释义: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出处:《诗经 卫风 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会者不忙 huì zhě bù máng
释义:会者不忙 行家对自己熟悉的事,应付裕如,不会慌乱。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公子会者不忙,将铁棒架住。”
3、低情曲意 dī qíng qǔ yì
释义:低情曲意 谓对不住,不得已。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今日鲁肃低情曲意,暂取荆州,以为救民之急;待仓廪丰盈,然后再献与将军掌领。”
4、凤毛鸡胆 fèng máo jī dǎn
释义:凤毛鸡胆 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5、动人心魄 dòng rén xīn pò
释义:动人心魄 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4回:“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6、厚貌深情 hòu mào shēn qíng
释义:厚貌深情 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
出处:庄周《庄子 列御寇》:“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
7、变炫无穷 biàn xuàn wú qióng
释义:变炫无穷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宋书 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8、大家闺秀 dà jiā guī xiù
释义:大家闺秀 大家:世家望族;闺秀:出身名门的女子。原指富贵人家有才德的女子。现泛指富人家未出嫁的女子。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9、奥援有灵 ào yuán yǒu líng
释义:奥援有灵 奥援:暗中支持的力量;有灵:有神通。指旧时官场的钻营、勾结,暗通关节,显露神通
出处:明 文秉《先拨志始》下卷:“皆大慝巨奸,或燕处于园亭,或潜藏于京邸,奥援有灵,朝廷无法。”
10、安贫乐道 ān pín lè dào
释义: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11、寡情薄意 guǎ qíng báo yì
释义:寡情薄意 缺少情意。
出处:《水浒传》第一一○回:“公孙胜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12、广譬曲谕 guǎng pì qǔ yù
释义:广譬曲谕 多方晓谕,委婉开导。
出处:明·张敬修《文忠公行实》:“每进讲经执义,广譬曲谕,词极剀切。”
13、弘毅宽厚 hóng yì kuān hòu
释义:弘毅宽厚 弘毅:意志坚强,志向远大。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
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传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疬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14、德重恩弘 dé zhòng ēn hóng
释义:德重恩弘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出处: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15、改曲易调 gǎi qǔ yì diào
释义:改曲易调 比喻改变策略或做法。
出处:《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武文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16、本位主义 běn wèi zhǔ yì
释义:本位主义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
17、沽誉钓名 gū yù diào míng
释义:沽誉钓名 同“沽名钓誉”。
出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并非沽誉钓名,不过稍尽棉力。”
18、泛应曲当 fàn yīng qǔ dāng
释义:泛应曲当 谓广泛适应,无不恰当。
出处:《朱子语类》卷十三:“若得胸中义理明,从此去量度事物,自然泛应曲当。”
19、火上添油 huǒ shàng tiān yóu
释义:火上添油 见“火上浇油”。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贾臬台见他顶嘴,如火上添油,那气格外来的大。”
20、火海刀山 huǒ hǎi dāo shān
释义:火海刀山 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出处:京剧《智取威虎山》:“哪怕是火海刀山,也冲上前。”
21、白雪阳春 bái xuě yáng chūn
释义:白雪阳春 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出处:宋 王禹偁《为宰相谢赐御制歌诗表》:“《白雪》《阳春》之句,空炫清新。”
22、白首之心 bái shǒu zhī xīn
释义: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出处:唐 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3、短叹长吁 duǎn tàn cháng xū
释义:短叹长吁 吁:叹息。短一声、长一声不停地叹气。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不见时准备着千言万语,得相逢都变做短叹长吁。”
24、福为祸始 fú wéi huò shǐ
释义:福为祸始 享福太甚就隐伏着祸端。亦作“福为祸先”。
出处:晋·卢谌《赠刘琨》诗:“福为祸始,祸作福阶。”李善注引《韩诗》:“利为用本,福为祸先。”
25、聱牙诎曲 áo yá qū qū
释义:聱牙诎曲 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出处:清 钱谦益《题归太仆文集》:“推公之意,其必以聱牙诎曲不识字句者为古耶?”
26、胆丧魂惊 dǎn sàng hún jīng
释义:胆丧魂惊 同“胆裂魂飞”。
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任你铜筋铁骨的好汉,到此也胆丧魂惊,不知断送了多少忠臣义士!”
27、踣地呼天 bó dì hū tiān
释义:踣地呼天 踣:仆倒。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清 周亮工《书影》第四卷:“踣地呼天,声竭泣血,观者如堵,无不陨涕。”
28、辞严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
释义:辞严义正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29、防患于未然 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释义:防患于未然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30、阿谀曲从 ē yú qū cóng
释义:阿谀曲从 阿谀:曲意逢迎。曲意逢迎讨好别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匡衡传》:“阿谀曲从,阿上罔下,无大臣辅政之义。”
31、顾全大局 gù quán dà jú
释义:顾全大局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不使受到损害。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32、顾后瞻前 gù hòu zhān qián
释义:顾后瞻前 同“瞻前顾后”。
出处:《封神演义》第五三回:“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顾后瞻前,错了心神身不保。”
33、顾曲周郎 gù qǔ zhōu láng
释义:顾曲周郎 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34、飞鸾翔凤 fēi luán xiáng fèng
释义:飞鸾翔凤 谓英俊才识之士。
出处:明·许三阶《节侠记·侠晤》:“诸公飞鸾翔凤,望重时流。”
35、高唱入云 gāo chàng rù yún
释义:高唱入云 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出处: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一卷:“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36、齿牙馀论 chǐ yá yú lùn
释义:齿牙馀论 比喻随口称誉的话
出处:《南史 谢脁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馀论。”
37、传风搧火 chuán fēng yǒu huǒ
释义:传风搧火 犹煽风点火。搧,同“扇”。比喻煽动别人闹事。多用于贬义。
38、背曲腰弯 bèi qǔ yāo wān
释义:背曲腰弯 腰背弯曲。常指坐久或年老。同“背曲腰躬”。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八卷:"假如甘罗十二岁为丞相,十二岁上就死了,这十二岁之年,就是他发白齿落、背曲腰弯的时候了。"
39、背曲腰躬 bèi qǔ yāo gōng
释义:背曲腰躬 腰背弯曲。常指坐久或年老。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等的人心热肠鸣,坐的来背曲腰躬。"
40、价增一顾 jià zēng yī gù
释义:价增一顾 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