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工作有思路的词(形容工作思路清晰的成语):三纸无驴,不知不觉,井井有条,井然有序,人心如镜,博物通达,含糊其辞,唇亡齿寒,坚持不懈,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层次分明,当之无愧,得陇望蜀,思若涌泉,惇信明义,承前启后,断壁残垣,明明白白,春华秋实,朗若列眉,滴水穿石,漆桶底脱,称心如意,罕譬而喻,耳濡目染,耳聪目明,若明若暗,触景生情,豁然确斯,贪得无厌,达地知根,道听途说,重蹈覆辙,黑白分明,不愤不启,明白易晓,不明事理,明白晓畅,洒洒洋洋。
1、三纸无驴 sān zhǐ wú lǘ
释义:三纸无驴 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2、不知不觉 bù zhī bù jué
释义:不知不觉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3、井井有条 jǐng jǐng yǒu tiáo
释义:井井有条 井井:整齐、有条理的样子。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出处: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4、井然有序 jǐng rán yǒu xù
释义:井然有序 井然:整整齐齐的样子。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
出处: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5、人心如镜 rén xīn rú jìng
释义:人心如镜 人的心就像镜子似的透亮明白
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第10卷:“且谓人心如镜,须管常磨,勿令尘染污,自然聪明。”
6、博物通达 bó wù tōng dá
释义:博物通达 博物:能辨别许多事物;通达: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学识渊博,通晓事理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列东王杨蔡陈郑传赞》:“虽非正法,巨儒宿学,不能自解,博物通达之士也。”
7、含糊其辞 hán hú qí cí
释义:含糊其辞 糊:不明确;不清晰;辞:也作“词”;言辞。指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确。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贾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赵氏分辨。”
8、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释义:唇亡齿寒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9、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释义:坚持不懈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10、天花乱坠 tiāo huā luàn zhuì
释义:天花乱坠 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出处:《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11、头头是道 tóu tóu shì dào
释义:头头是道 原为禅宗语;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条理清楚;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出处:《续传灯录 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12、层次分明 céng cì fēn míng
释义:层次分明 层次:事物的次序。事物的次序界限清楚
出处: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
13、当之无愧 dāng zhī wú kuì
释义:当之无愧 承受得起这种荣誉或称号;一点也不必感到惭愧。当:担当;承受;之:指所给的荣誉或称号。
出处:宋 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14、得陇望蜀 dé lǒng wàng shǔ
释义:得陇望蜀 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出处:《东观汉记 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15、思若涌泉 sī ruò yǒng quán
释义:思若涌泉 思:思绪,文思。指人的文思如泉水涌出。形容文思丰富敏捷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强记冶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16、惇信明义 dūn xìn míng yì
释义:惇信明义 惇:重视;信:诚实。遵守信用,深明道义
出处:《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
17、承前启后 chéng qián qǐ hòu
释义:承前启后 承:承接;启:开创、开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也作“承先启后。”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18、断壁残垣 duàn bì cán yuán
释义:断壁残垣 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出处:《新民晚报》1987.2.8:“几年后,秦始皇驾崩,秦二世登极。朱贤始得返回家乡。可家里人不见,唯剩一片断壁残垣。”
19、明明白白 míng míng bái bái
释义: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20、春华秋实 chūn huá qiū shí
释义:春华秋实 华:古同“花”。春天盛开的花;秋天结的果。比喻文采和德行。有时也比喻学问和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邢颙传》:“(君侯)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21、朗若列眉 lǎng ruò liè méi
释义:朗若列眉 朗:明亮;列眉:明白。形容非常明白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吾必不听众口与谗言,吾信汝也,犹列眉也。”
22、滴水穿石 dī shuǐ chuān shí
释义:滴水穿石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3、漆桶底脱 qī tǒng dǐ tuō
释义:漆桶底脱 漆桶脱了底才能透光亮。比喻彻底明白清楚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2卷:“吕先生听罢,大彻大悟,如漆桶底脱。”
24、称心如意 chèn xīn rú yì
释义:称心如意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25、罕譬而喻 hǎn pì ér yù
释义:罕譬而喻 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
出处:《礼记·学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26、耳濡目染 ěr rú mù rǎn
释义:耳濡目染 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27、耳聪目明 ěr cōng mù míng
释义:耳聪目明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出处:汉 焦赣《易林 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28、若明若暗 ruò míng ruò àn
释义:若明若暗 好像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
29、触景生情 chù jǐng shēng qíng
释义:触景生情 触:接触;情:感情。接触眼前景物而激起情绪波动。也作“见景生情”。
出处:清 赵翼《殴北诗话 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30、豁然确斯 huō rán què sī
释义:豁然确斯 明白透彻。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郭象注:“了无,则天地万物彼我是非豁然确斯也。”
31、贪得无厌 tān dé wú yàn
释义:贪得无厌 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四游记 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32、达地知根 dá dì zhī gēn
释义:达地知根 比喻根底清楚、明白
出处: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33、道听途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释义:道听途说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34、重蹈覆辙 chóng dǎo fù zhé
释义:重蹈覆辙 重:再一次;蹈:踏上;覆:翻倒;辙:车轮轧出的痕迹。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35、黑白分明 hēi bái fēn míng
释义:黑白分明 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出处: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36、不愤不启 bù fèn bù qǐ
释义: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7、明白易晓 míng bái yì xiǎo
释义:明白易晓 晓:知晓,明白。形容明白清楚,容易弄懂。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二:"不刊之典,明白易晓,非若前代之冗泛云。"
38、不明事理 bù míng shì lǐ
释义:不明事理 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
39、明白晓畅 míng bái xiǎo chàng
释义:明白晓畅 晓:知晓,知道;畅:畅达。形容非常明白清楚。
40、洒洒洋洋 sǎ sǎ yáng yáng
释义:洒洒洋洋 洒洒:明白、流畅的样子;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出处:《韩非子·难言》:"所以难言者,言顺此滑泽,洋洋洒洒,则见以为华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