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人心险恶的名词(用成语来形容人心的险恶):两面三刀,为富不仁,人心叵测,人心难测,人面兽心,佛口蛇心,作恶多端,光彩夺目,助纣为虐,卑鄙无耻,口蜜腹剑,因风吹火,居心叵测,居心险恶,引风吹火,心怀叵测,心术不正,心狠手辣,恶贯满盈,无可奈何,无计可施,有条有理,朋比为奸,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笑里藏刀,罄竹难书,胸中鳞甲,腹有鳞甲,苟且偷生,蛇蝎心肠,见利忘义,诲淫诲盗,鬼蜮伎俩,胸有鳞甲。
1、两面三刀 liǎng miàn sān dāo
释义:两面三刀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2、为富不仁 wéi fù bù rén
释义:为富不仁 想发财致富的剥削者绝不会有好心肠。为富:想发财致富;不仁:没有好心肠。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3、人心叵测 rén xīn pǒ cè
释义:人心叵测 叵:不可。人的心地不可探测。形容人心险恶。
出处:《新唐书 尹愔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
4、人心难测 rén xīn nán cè
释义:人心难测 谓人的内心难以探测。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5、人面兽心 rén miàn shòu xīn
释义:人面兽心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6、佛口蛇心 fó kǒu shé xīn
释义:佛口蛇心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明 梅鼎祚《玉合记 焚修》:“师父不要骂,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好两个佛口蛇心。”
7、作恶多端 zuò
释义:作恶多端 恶: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端:项目;方面。形容做的坏事极多。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8、光彩夺目 guāng cǎi duó mù
释义:光彩夺目 光彩:光泽和颜色;夺目:耀眼。形容光彩极为鲜艳;极为耀眼。形容事物美好;引人注目。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玉台翠树,光彩夺目。”
9、助纣为虐 zhù zhòu wéi nüè
释义:助纣为虐 帮助坏人干坏事(纣:商朝末年的暴君商纣王;虐:暴行)。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10、卑鄙无耻 bēi bǐ wú chǐ
释义:卑鄙无耻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11、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口蜜腹剑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2、因风吹火 yīn fēng chuī huǒ
释义:因风吹火 因:顺着。顺着风势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常用作谦词。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一发搭了他去。”
13、居心叵测 jū xīn pǒ cè
释义:居心叵测 叵:不可;测:推测;料想;居心:存心;指怀着某种念头。存心险恶;估摸不透。
出处:清 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覆靡常。”
14、居心险恶 jū xīn xiǎn è
释义:居心险恶 居心:存心;险:阴险;恶:恶毒。心地阴险恶毒。
15、引风吹火 yǐn fēng chuī huǒ
释义:引风吹火 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
16、心怀叵测 xīn huái pǒ cè
释义:心怀叵测 心里藏着难以测度的恶意。形容用心险恶。心怀: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揣测;猜测。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17、心术不正 xīn shù bù zhèng
释义:心术不正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9回:“宫曰:‘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18、心狠手辣 xīn hěn shǒu là
释义:心狠手辣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出处: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19、恶贯满盈 è guàn mǎn yíng
释义:恶贯满盈 恶:罪恶;贯:穿钱的绳子;每一千枚为一贯;盈:满。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尚书 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20、无可奈何 wú kě nài hé
释义:无可奈何 奈何:如何;怎么办。不得已;没有办法。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21、无计可施 wú jì kě shī
释义:无计可施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元 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使小圣展转彷徨,无计可施。”
22、有条有理 yǒu tiáo yǒu lǐ
释义:有条有理 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23、朋比为奸 péng bǐ wéi jiān
释义:朋比为奸 朋比:朋党比周的略语;同类人互相勾结;为:做;奸:邪恶;坏事。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出处:宋 高登《高东溪集》:“此曹当尽伏诛,今且偃自恣,尚欲朋比为奸,蒙蔽天日。”
24、狼子野心 láng zǐ yě xīn
释义:狼子野心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25、狼心狗肺 láng xīn gǒu fèi
释义:狼心狗肺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26、笑里藏刀 xiào lǐ cáng dāo
释义:笑里藏刀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出处:《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27、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释义: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出处:《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28、胸中鳞甲 xiōng zhōng lín jiǎ
释义:胸中鳞甲 比喻存心险恶。
出处:《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29、腹有鳞甲 fù yǒu lín jiǎ
释义:腹有鳞甲 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30、苟且偷生 gǒu qiě tōu shēng
释义:苟且偷生 不求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生存。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贪图生存。
出处:宋 王令《与杜子长书》:“令贫无资,身术从礼,有责不敢易。受寒饿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苟且偷生。”
31、蛇蝎心肠 shé xiē xīn cháng
释义:蛇蝎心肠 蝎:一种毒虫。有蛇蝎一样狠毒的心肠。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为心”。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32、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33、诲淫诲盗 huì yín huì dào
释义:诲淫诲盗 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出处:《周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34、鬼蜮伎俩 guǐ yù jì liǎng
释义:鬼蜮伎俩 蜮: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影来害人的怪物;鬼蜮:指阴险害人的人;伎俩:卑劣的手段。比喻居心不良、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真有令人发指者。”
35、胸有鳞甲 xiōng yǒu lín jiǎ
释义:胸有鳞甲 比喻存心险恶。
出处:《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