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身字的成语大全(带身的成语有哪些):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典身卖命,半身不摄,半身不遂,卑身屈体,卑身贱体,厕身其间,大显身手,大胆包身,安身为乐,安身之地,安身之处,安身乐业,安身立命,得过且过,才广妨身,持禄养身,摧身碎首,操身行世,病魔缠身,百身何赎,百身莫赎,砥节砺行,砥身砺行,等身著作,聪明才智,胆大于身,胆大如斗,薄技在身,赤手空拳,赤身裸体,赤身露体,超凡出世,遍体鳞伤,长治久安,长身玉立,顶名冒姓,单丁之身,单身只手,得荫忘身。
1、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bù chī yáng ròu kōng rě yī shēn shān
释义: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坏名气的。"
2、典身卖命 diǎn shēn mài mìng
释义:典身卖命 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就典身卖命,也酬谢师恩。”
3、半身不摄 bàn shēn bù shè
释义:半身不摄 摄:引持。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或半边肢体瘫痪
出处:《魏书·孟鸾传》:“素被病,面常黯黑,于九殿下暴疾,半身不摄,扶载归家,其夜亡。”
4、半身不遂 bàn shēn bù suí
释义:半身不遂 遂:顺;如意;指能活动。半边身体不能活动自如。
出处: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5、卑身屈体 bēi shēn qū tǐ
释义:卑身屈体 指弯腰俯首,屈从奉迎。
出处:参见“卑身贱体”。
6、卑身贱体 bēi shēn jiàn tǐ
释义:卑身贱体 ①谓俭约勤苦。②弯腰俯首,屈从奉迎。
出处:《韩非子 说疑》:“皆夙兴夜寐,卑身贱体……以事其君。”
7、厕身其间 cè shēn qí jiān
释义:厕身其间 指某件事自己参与在内。
8、大显身手 dà xiǎn shēn shǒu
释义:大显身手 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出处: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9、大胆包身 dà dǎn bāo shēn
释义:大胆包身 谓胆量极大。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关云长雄略盖世,赵子龙大胆包身。”
10、安身为乐 ān shēn wéi lè
释义:安身为乐 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出处:《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11、安身之地 ān shēn zhī dì
释义:安身之地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12、安身之处 ān shēn zhī chù
释义:安身之处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13、安身乐业 ān shēn lè yè
释义:安身乐业 安身:立身。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你二人不知谁生谁死,这如何便当作安身乐业的去处?”
14、安身立命 ān shēn lì mìng
释义:安身立命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15、得过且过 dé guò qiě guò
释义:得过且过 得:能够;且:姑且。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出处: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16、才广妨身 cái guǎng fáng shēn
释义:才广妨身 妨:妨害。自恃才能广博,有时反而害了自己。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看了些英雄休争闲气,为功名将命亏……常言道才广妨身,官高害已。”
出处: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看了些英雄休争闲气,为功名将命亏……常言道才广妨身,官高害已。”
17、持禄养身 chí lù yǎng shēn
释义:持禄养身 禄:薪俸。保住职位以养自身。形容庸碌无为
出处:《清史稿·熊赐履传》:“部院臣工大率缄默瞻顾,外托考成慎重之名,内怀持禄养身之念。”
18、摧身碎首 cuī shēn suì shǒu
释义:摧身碎首 即粉身碎骨。
出处: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
19、操身行世 cāo shēn xíng shì
释义:操身行世 犹言立身处世。
出处:明 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20、病魔缠身 bìng mó chán shēn
释义:病魔缠身 指长期患病。
出处:《辞海 词语分册下》:“(病魔)谓疾病缠身。”
21、百身何赎 bǎi shēn hé shú
释义:百身何赎 身:指生命;何:怎能;赎:抵换。意思是自己就有一百条命也抵换不回来。
出处:南朝 梁 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躬奉正衾,亲观启足。一见无期,百身何赎?”
22、百身莫赎 bǎi shēn mò shú
释义:百身莫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出处:唐 白居易《祭崔相公文》:“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莫赎,一梦不还。”
23、砥节砺行 dǐ jié lì xíng
释义:砥节砺行 见“砥节励行”。
出处: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24、砥身砺行 dǐ shēn lì xíng
释义:砥身砺行 犹言砥节砺行。
出处:《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25、等身著作 děng shēn zhù zuò
释义:等身著作 等:等同。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出处:柳亚子《呈符老宇澄一首》:“等身著作推君健,旷世才名愧我虚。”
26、聪明才智 cōng míng cái zhì
释义:聪明才智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27、胆大于身 dǎn dà yú shēn
释义:胆大于身 犹言胆大如斗。谓无所忌惮。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出处: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28、胆大如斗 dǎn dà rú dǒu
释义:胆大如斗 形容胆量极大。
出处:《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29、薄技在身 bó jì zài shēn
释义:薄技在身 薄:微小。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30、赤手空拳 chì shǒu kōng quán
释义:赤手空拳 赤手:空手。指手中没有任何武器。指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或形容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也作“空拳赤手”。
出处: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咱如今少米无柴,赤手空拳。”
31、赤身裸体 chì shēn luǒ tǐ
释义:赤身裸体 赤:光着。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谁或坐。”
32、赤身露体 chì shēn lù tǐ
释义:赤身露体 指露出大部分身子,也指全身裸露,一丝不挂。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露体,或睡或坐。”
33、超凡出世 chāo fán chū shì
释义:超凡出世 超越凡俗,离开尘世。
出处:元·马钰《清心镜·叹世》“厮是非,讲闲气。岂悟修行,超凡出世。”
34、遍体鳞伤 biàn tǐ lín shāng
释义:遍体鳞伤 遍:普遍;全面;鳞:鱼鳞。全身受伤;伤痕 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很重。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35、长治久安 cháng zhì jiǔ ān
释义:长治久安 治:太平。国家、社会长期太平安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36、长身玉立 cháng shēn yù lì
释义:长身玉立 玉立:比喻体态修美。形容女子身材苗条、肤色洁白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1回:“前一个长身玉立,浓眉大眼……,后一个丰容鬋,光彩照人。”
37、顶名冒姓 dǐng míng mào xìng
释义:顶名冒姓 谓冒充他人。
出处:《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恐系外乡光棍,顶名冒姓。”
38、单丁之身 dān dīng zhī shēn
释义:单丁之身 丁:成年男子;单丁:独子。指没有兄弟的成年男子。
出处:《南齐书·武帝纪》:"凡单丁之身及茕独而秩养孤者,并蠲今年田租。"
39、单身只手 dān shēn zhī shǒu
释义:单身只手 指独自一人。形容人单势孤。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剩俺单身只手,怎去恢复中原。"
40、得荫忘身 dé yīn wàng shēn
释义:得荫忘身 荫:遮蔽。原指蝉得到荫凉的地方遮蔽就忘了自身的安全。比喻只图眼前的享受而不顾后患。
出处:《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