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报仇的成语(形容报仇的四字成语):不共戴天,东郭先生,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借交报仇,借客报仇,公报私仇,寸步不让,怀恨在心,恩将仇报,报仇雪恨,报仇雪耻,杯酒戈矛,针锋相对。
1、不共戴天 bù gòng dài tiān
释义:不共戴天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2、东郭先生 dōng guō xiān shēng
释义:东郭先生 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
出处: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讲东郭先生救助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的故事。
3、以牙还牙 yǐ yá huán yá
释义:以牙还牙 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出处:《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4、以眼还眼 yǐ yǎn huán yǎn
释义:以眼还眼 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出处:《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5、借交报仇 jiè jiāo bào chóu
释义:借交报仇 帮助别人报仇。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
6、借客报仇 jiè kè bào chóu
释义:借客报仇 帮助别人报仇。
出处:《汉书 朱云传》:“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7、公报私仇 gōng bào sī chóu
释义:公报私仇 借公事来报私仇;是一种很卑劣的行径。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正好公报私仇,却饶不得!”
8、寸步不让 cùn bù bù ràng
释义:寸步不让 连寸步也不让给别人。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
出处:清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盖西国政治之基础,在于民权,而民权之巩固由于国民竞争权利寸步不肯稍让,即以人人不拔一毫之心,以自利天下。
9、怀恨在心 huái hèn zài xīn
释义:怀恨在心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县听玉姐说了一会,叫:‘皮氏,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药死亲夫,此情理或有之。’”
10、恩将仇报 ēn jiāng chóu bào
释义:恩将仇报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11、报仇雪恨 bào chóu xuě hèn
释义:报仇雪恨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报冤仇;解怨恨。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12、报仇雪耻 bào chóu xuě chǐ
释义:报仇雪耻 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13、杯酒戈矛 bēi jiǔ gē máo
释义:杯酒戈矛 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出处:《负曝闲谈》第25回:“(华尚书)愣了一会,又想周楷这个名字好熟。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
14、针锋相对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释义:针锋相对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5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