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水的成语大全(描写水的简单的成语):不习水土,不服水土,不避水火,不避艰险,乘高决水,冰寒于水,出水芙蓉,大水冲了龙王庙,大水淹了龙王庙,大而化之,奋勇前进,安贫乐道,尺山寸水,川流不息,带水拖泥,撮盐入水,斗升之水,斗水活鳞,春风沂水,楚水吴山,淡水交情,滴水不漏,滴水成冰,滴水穿石,点水不漏,登山涉水,盛水不漏,芙蓉出水,跋山涉水,车水马龙,逢山开道,重山复水,长途跋涉,风宿水餐,风起水涌,风门水口,餐风宿水,饭蔬饮水,不便水土,乘顺水船。
1、不习水土 bù xí shuǐ tǔ
释义:不习水土 习:习惯,适应。指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2、不服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释义: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出处: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3、不避水火 bù bì shuǐ huǒ
释义:不避水火 指不畏凶险。
出处:《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4、不避艰险 bù bì jiān xiǎn
释义:不避艰险 不畏惧艰难险阻。
出处:《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5、乘高决水 chéng gāo jué shuǐ
释义:乘高决水 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出处:宋·司马光《言为治所先上殿札子》:“陛下诚能行此二者……后日之政,如顺风吹毛,乘高决水,可以不劳而成功者。”
6、冰寒于水 bīng hán yú shuǐ
释义: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7、出水芙蓉 chū shuǐ fú róng
释义:出水芙蓉 芙蓉:荷花。刚露出水面的荷花。原比喻诗写得清新;后也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丽。也作“芙蓉出水”。
出处:宋 洪咨夔《沁园春 用周潜夫韵》词:“濂溪家住江湄,爱出水芙蓉清绝姿。”
8、大水冲了龙王庙 dà shuǐ chōng le lóng wáng miào
释义:大水冲了龙王庙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七回:“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咧!”
9、大水淹了龙王庙 dà shuǐ yān le lóng wáng miào
释义:大水淹了龙王庙 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闯王派我来,也只是同你们见见面,交交朋友,免得日后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10、大而化之 dà ér huà zhī
释义:大而化之 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11、奋勇前进 fèn yǒng qián jìn
释义:奋勇前进 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齐鸣鼓,鼓声如雷,各各奋勇前进。”
12、安贫乐道 ān pín lè dào
释义: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13、尺山寸水 chǐ shān cùn shuǐ
释义:尺山寸水 每一小块山水。
出处:清·张问陶《青神舟中饮酒排闷》诗:“丹稜彭君古豪杰,对予常笑峨嵋劣;曾向华严顶上来,尺山寸水皆能说。”
14、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
释义:川流不息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出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15、带水拖泥 dài shuǐ tuō ní
释义:带水拖泥 ①形容泥泞难行。②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
出处:宋·叶適《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16、撮盐入水 cuō yán rù shuǐ
释义:撮盐入水 形容立刻消灭干净。也形容大而化之,什么都不在乎。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欶。”
17、斗升之水 dǒu shēng zhī shuǐ
释义:斗升之水 比喻微薄的资助。
出处:庄周《庄子 外物》:“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18、斗水活鳞 dòu shuǐ huó lín
释义:斗水活鳞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出处:语出《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19、春风沂水 chūn fēng yí shuǐ
释义:春风沂水 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出处:《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0、楚水吴山 chǔ shuǐ wú shān
释义:楚水吴山 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出处:唐 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牙书》:“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21、淡水交情 dàn shuǐ jiāo qíng
释义:淡水交情 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出处:《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22、滴水不漏 dī shuǐ bù lòu
释义:滴水不漏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人无隙可乘。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23、滴水成冰 dī shuǐ chéng bīng
释义:滴水成冰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宋 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24、滴水穿石 dī shuǐ chuān shí
释义:滴水穿石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5、点水不漏 diǎn shuǐ bù lòu
释义:点水不漏 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出处:《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26、登山涉水 dēng shān shè shuǐ
释义:登山涉水 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27、盛水不漏 chéng shuǐ bù lòu
释义:盛水不漏 盛:以器受物。比喻说理严密
出处:梁启超《霍布士学案》:“霍氏之哲学,理论极密,前呼后应,几有盛水不漏之观。”
28、芙蓉出水 fú róng chū shuǐ
释义:芙蓉出水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出处:南朝 梁 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29、跋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释义:跋山涉水 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30、车水马龙 chē shuǐ mǎ lóng
释义:车水马龙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31、逢山开道 féng shān kāi dào
释义:逢山开道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路。常与“遇水迭桥”连用。
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道,遇水叠桥。”
32、重山复水 zhòng shān fù shuǐ
释义:重山复水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出处:宋·林逋《风水洞》诗:“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
33、长途跋涉 cháng tú bá shè
释义:长途跋涉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34、风宿水餐 fēng sù shuǐ cān
释义:风宿水餐 餐:吃饭。在水上进食,在风中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出处:明·邵璨《香囊记·题诗》:“烟波万里谁为伴,忘机数点白鸥闲,东西没牵绊,风宿水餐。”
35、风起水涌 fēng qǐ shuǐ yǒng
释义:风起水涌 大风刮起,水波汹涌。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36、风门水口 fēng mén shuǐ kǒu
释义:风门水口 指要冲。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一回:“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与方腊厮杀,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有些人家都搬了别处去躲。只留下老身,在这里看屋。”
37、餐风宿水 cān fēng sù shuǐ
释义:餐风宿水 形容旅途的辛苦。
出处:明 冯梦龙《挂枝儿 送别》:“纵经营千倍利,不如家里安闲。餐风宿水,容颜易变。”
38、饭蔬饮水 fàn shū yǐn shuǐ
释义:饭蔬饮水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因以“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出处:《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39、不便水土 bù biàn shuǐ tǔ
释义:不便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实边》:"且夫人重迁,恋慕坟墓,贤不肖之所同也。……诸亡失财货,夺土远移,不习风俗,不便水土,类多灭门,少能还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乌桓传》:"乌
40、乘顺水船 chéng shùn shuǐ chuán
释义:乘顺水船 比喻顺势行事。
出处:沈从文《八骏图·顾问官》:"他那神气似真非真,因为是师长的老部属,平时又会逢场作趣,这时节乘顺水船就来那么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