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录下来的成语(一个形容记录的成语):一字褒贬,信口雌黄,兼收并录,功标青史,名垂青史,名标青史,垂绅正笏,夏五郭公,如椽之笔,如椽大笔,属词比事,微不足录,有闻必录,朱衣象笏,永垂不朽,海屋添筹,秉笔直书,细枝末节,罗缕纪存,赏罚不明,逐末忘本,一门百笏,只词褒贬,满床叠笏,新闻记者,良史之才,郭公夏五。
1、一字褒贬 yī zì bāo biǎn
释义:一字褒贬 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出处: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2、信口雌黄 xìn kǒu cí huáng
释义:信口雌黄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出处: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3、兼收并录 jiān shōu bìng lù
释义:兼收并录 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出处: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答客问》:“传闻异辞,记载别出,不能兼收并录以待作者之抉择,而私作聪明,自定去取,则此次之业难于凭藉者四矣。”
4、功标青史 gōng biāo qīng shǐ
释义:功标青史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出处: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5、名垂青史 míng chuí qīng shǐ
释义:名垂青史 垂:流传;青史:历史黄籍;古代在青皮竹简上刻记大事;故史书把历史称为“青史”。姓名和功绩在历史典籍中流传下来。
出处:清 卓尔堪《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
6、名标青史 míng biāo qīng shǐ
释义:名标青史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出处: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标青史,万古流芳。”
7、垂绅正笏 chuí shēn zhèng hù
释义:垂绅正笏 绅:古代士大夫的衣带;笏:朝笏。垂下衣带的末端,恭敬地拿着朝笏。形容大臣庄重严肃的样子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8、夏五郭公 xià wǔ guō gōng
释义:夏五郭公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出处:《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9、如椽之笔 rú chuán zhī bǐ
释义:如椽之笔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王徇传》:“徇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
10、如椽大笔 rú chuán dà bǐ
释义:如椽大笔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出处:宋 邵雍《大字吟》:“诗成半醉正陶然,更用如椽大笔抄。”
11、属词比事 shǔ cí bǐ shì
释义:属词比事 见“属辞比事”。
出处:《魏书·高祐传》:“至若左氏,属词比事,两致并书,可谓存史意,而非全史体。”
12、微不足录 wēi bù zú lù
释义:微不足录 微:小;录:记录。渺小得不值得记上一笔
出处:《新五代史·唐庄宗纪》:“而夷狄无文字传记,朱邪又微不足录,故其后世自失其传。”
13、有闻必录 yǒu wén bì lù
释义:有闻必录 闻:听到的;录:记录。凡是听到的;全部记录下来。
出处:清 张春海《宦海》第11回:“在下做书的更不便无端妄语,信口雌黄,不过照着有闻必录的例儿,姑且的留资谈助。”
14、朱衣象笏 zhū yī xiàng hù
释义:朱衣象笏 朱衣:指主考官;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拿的手板,用作记事。身着红袍,手执牙笏。形容仪态端庄肃敬
出处:唐·韩愈《送殷员外便回鹘序》:“殷侯侑,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朱衣象笏,承命以行。”
15、永垂不朽 yǒng chuí bù xiǔ
释义:永垂不朽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出处:《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16、海屋添筹 hǎi wū tiān chóu
释义:海屋添筹 海屋:寓言中堆存记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筹:筹码。旧时用于祝人长寿。
出处:宋 苏轼《东坡志林》卷二:“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17、秉笔直书 bǐng bǐ zhí shū
释义:秉笔直书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18、细枝末节 xì zhī mò jié
释义:细枝末节 细、末:微小。植物最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无关紧要的方面或细小的环节。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19、罗缕纪存 luó lǚ jì cún
释义:罗缕纪存 罗缕:详细;纪存:纪录保存。指详细记录并保存
出处:清·袁枚《祭妹文》:“悔当时不将嫛堄情状,罗缕纪存。”
20、赏罚不明 shǎng fá bù míng
释义:赏罚不明 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夫将专恃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
21、逐末忘本 zhú mò wàng běn
释义:逐末忘本 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咏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过也。”
22、一门百笏 yī mén bǎi hù
释义:一门百笏 笏:古时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可以记事。一家里有许多手拿笏板的大臣。形容旧时豪门贵族的兴盛状况。
出处:《隋书·李穆传》:"于是穆子孙虽在襁褓,悉拜仪同,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穆之贵盛,当时无比。"
23、只词褒贬 zhī cí bāo biǎn
释义:只词褒贬 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出处: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24、满床叠笏 mǎn chuáng dié hù
释义:满床叠笏 笏: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手板,用以记事,指里指高官。床上堆积着高官所执的手板。比喻家门昌盛,做高官的很多。
出处:《旧唐书·崔神庆传》:"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珮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
25、新闻记者 xīn wén jì zhě
释义:新闻记者 采访和撰写、报道新闻的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专职人员。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自兹以后,三段之文,五旌之教,愿以是遍告全国八面论师、新闻记者矣。”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第二场:“ 赵大爷 ,您可预备好了哟,新闻记者一定会
26、良史之才 liáng shǐ zhī cái
释义:良史之才 良史:旧指有学识,记事无所隐讳的史官。形容优秀史官的才能。
出处:《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
27、郭公夏五 guō gōng xià wǔ
释义:郭公夏五 《春秋》一书中,“郭公”下未记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脱漏。
出处:《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