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绝不原谅的成语(不原谅形容一个成语):不共戴天,不可饶恕,不理不睬,切骨之仇,刻骨仇恨,势不两立,十恶不赦,深仇大恨,滔天罪行,热血沸腾,罪不容诛,置之不理,顶冠束带,枕干之雠。
1、不共戴天 bù gòng dài tiān
释义:不共戴天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2、不可饶恕 bù kě ráo shù
释义:不可饶恕 饶恕: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指不能原谅
出处:王朔《我是“狼”》:“特别是那时,这种发现都会被认为是不可饶恕的背叛。”
3、不理不睬 bù lǐ bù cǎi
释义:不理不睬 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发一言,任凭这边赔尽小心,那边只是不理不睬。”
4、切骨之仇 qiè gǔ zhī chóu
释义:切骨之仇 形容仇恨极深。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文秀乃切骨之仇,日夜在心,故此一经眼,即便认得。”
5、刻骨仇恨 kè gǔ chóu hèn
释义:刻骨仇恨 永远记在心头的深仇大恨。
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刻骨仇恨?”
6、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释义:势不两立 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7、十恶不赦 shí è bù shè
释义:十恶不赦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8、深仇大恨 shēn chóu dà hèn
释义:深仇大恨 极深极大的仇恨。
出处:元 杨显之《酷寒亭》:“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9、滔天罪行 tāo tiān zuì xíng
释义:滔天罪行 滔天:漫天。比喻罪恶极大。
出处: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除对亲日派破坏抗日、袭击人民军队、发动内战之滔天罪行,另有处置外……”
10、热血沸腾 rè xuè fèi téng
释义:热血沸腾 形容人情绪高昂;激动不已。
出处:茅盾《子夜》九:“她是怎样地受感动,怎样地热血沸腾。”
11、罪不容诛 zuì bù róng zhū
释义:罪不容诛 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12、置之不理 zhì zhī bù lǐ
释义:置之不理 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出处:清 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13、顶冠束带 dǐng guān shù dài
释义:顶冠束带 头上戴着朝冠,腰上束着玉带。旧指朝廷命官的装束。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本来历史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奉敕编纂的史官,不过是顶冠束带的抄胥。"
14、枕干之雠 zhěn gàn zhī chóu
释义:枕干之雠 指不共戴天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