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啥武啥四字成语(文什么武什么的成语):偃武櫜兵,吃喝玩乐,天下太平,威武不屈,孔武有力,安闲自得,我武惟扬,文修武偃,文修武备,文恬武嬉,文武双全,文韬武略,武偃文修,演武修文,用武之地,耀武扬威,贪图安逸,文武两全,文才武略。
1、偃武櫜兵 yǎn wǔ qióng bīng
释义:偃武櫜兵 见“偃武息戈”。
出处:《北史·高允传》:“偃武櫜兵,唯文是恤。”
2、吃喝玩乐 chī hē wán lè
释义:吃喝玩乐 谓过恣意享乐的生活。
出处:魏巍《路标》:“却有人认为糊糊涂涂地吃喝玩乐,那才算没有虚掷自己的年华。”
3、天下太平 tiān xià tài píng
释义:天下太平 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形容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4、威武不屈 wēi wǔ bù qū
释义:威武不屈 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威武:权势;武力。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孔武有力 kǒng wǔ yǒu lì
释义:孔武有力 形容人很有力气。
出处:《诗经 郑风 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6、安闲自得 ān xián zì dé
释义: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7、我武惟扬 wǒ wǔ wéi yáng
释义:我武惟扬 形容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样子。
出处:《尚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8、文修武偃 wén xiū wǔ yǎn
释义:文修武偃 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谓天下太平。
出处:唐·王起《鼋鼍为梁赋》:“我皇仁治道丰,文修武偃,要荒毕服。”
9、文修武备 wén xiū wǔ bèi
释义:文修武备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出处: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一折:“见如今大开学校,文修武备显英豪。”
10、文恬武嬉 wén tián wǔ xī
释义:文恬武嬉 文官武将都耽于安乐;不以国事为务。文:文官;武:武将。
出处:唐 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11、文武双全 wén wǔ shuāng quán
释义:文武双全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12、文韬武略 wén tāo wǔ lüè
释义:文韬武略 文有计谋;武有策略。指智勇双全。韬、略:《六韬》、《三略》是古代的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计谋策略叫韬略。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13、武偃文修 wǔ yǎn wén xiū
释义:武偃文修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 榜下》:“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时矣!”
14、演武修文 yǎn wǔ xiū wén
释义:演武修文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那其间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
15、用武之地 yòng wǔ zhī dì
释义:用武之地 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出处:《晋书 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
16、耀武扬威 yào wǔ yáng wēi
释义:耀武扬威 耀:炫耀;夸耀;武:武力;扬威:显示威风。炫耀武力;显示威风;也作“扬威耀武”。
出处:元 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俺这唐兵人强马壮,耀武扬威,真个是将勇兵骁也。”
17、贪图安逸 tān tú ān yì
释义:贪图安逸 追求个人享受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贪图安逸,在家恋着妻子,乃是不孝之子。”
18、文武两全 wén wǔ liǎng quán
释义:文武两全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19、文才武略 wén cái wǔ lüè
释义:文才武略 武略:军事方面的才能。既有文学才能,又有军事才能。形容文武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