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述现在的四字词语(如何形容现在的成语):此一时彼一时,一统天下,亘古未有,今不如昔,今是昨非,今非昔比,何必当初,发号施令,古是今非,察今知古,寸步不离,废然而反,废然而返,打退堂鼓,抚今追昔,旷古未有,是非得失,本来面目,老死不相往来,自我作古,贯穿今古,金口玉言,非昔是今,高高在上。
1、此一时彼一时 cǐ yī shí bǐ yī shí
释义:此一时彼一时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2、一统天下 yī tǒng tiān xià
释义:一统天下 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
出处:《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3、亘古未有 gèn gǔ wèi yǒu
释义:亘古未有 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出处: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臣愚以为皇上值亘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之宏谟。”
4、今不如昔 jīn bù rú xī
释义:今不如昔 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
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冷斋不读书》:“洪觉范《冷斋夜话》,谓山谷嫡宜州,殊坦夷,作诗曰:‘老色日上面,欢宗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
5、今是昨非 jīn shì zuó fēi
释义:今是昨非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出处: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6、今非昔比 jīn fēi xī bǐ
释义:今非昔比 昔:过去;从前。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非常大。
出处:元 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7、何必当初 hé bì dāng chū
释义:何必当初 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8、发号施令 fā hào shī lìng
释义:发号施令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出处:《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9、古是今非 gǔ shì jīng fēi
释义:古是今非 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10、察今知古 chá jīn zhī gǔ
释义:察今知古 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知它的本来面目。
11、寸步不离 cùn bù bù lí
释义:寸步不离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出处: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12、废然而反 fèi rán ér fǎn
释义:废然而反 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亦作“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13、废然而返 fèi rán ér fǎn
释义:废然而返 废然:形容疑虑消除。原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指败兴而归。
出处:庄周《庄子 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14、打退堂鼓 dǎ tuì táng gǔ
释义:打退堂鼓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
15、抚今追昔 fǔ jīn zhuī xī
释义:抚今追昔 抚:按;摸;接触;今:当前;眼下;追:回想;昔:过去。接触到当前的情景;回想追念过去的情形。
出处:清 周亮工《题菊帖后》:“抚今追昔,泪且涔涔透纸背矣。”
16、旷古未有 kuàng gǔ wèi yǒu
释义:旷古未有 旷古:自古以来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形容极为罕见。
出处:《北齐书·王纮传》:“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
17、是非得失 shì fēi dé shī
释义:是非得失 正确与错误,得到的与失去的。
出处:宋·朱熹《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不知所言,重念臣愚,素无史学,然于是非得失之故,实有善善恶恶之心。”
18、本来面目 běn lái miàn mù
释义:本来面目 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出处: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19、老死不相往来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释义:老死不相往来 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自我作古 zì wǒ zuò gǔ
释义:自我作古 由自己创始;不效法前人(作古:创始;创新)。指有所创新。
出处:《唐大诏令集 贞观五年封建功臣诏》:“自我作古,未必专依前典。”
21、贯穿今古 guàn chuān jīn gǔ
释义:贯穿今古 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
出处: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今古,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
22、金口玉言 jīn kǒu yù yán
释义:金口玉言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言。”
23、非昔是今 fēi xī shì jīn
释义:非昔是今 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出处:《宣和书谱·隶书叙论》:“秦并六国一统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是今。”
24、高高在上 gāo gāo zài shàng
释义:高高在上 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出处:《诗经 周颂 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