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说话的形容词(写出形容说话时的样子的成语):万语千言,信口胡言,危言核论,口出狂言,多言数穷,多言繁称,大树将军,媒妁之言,实至名归,恶言恶语,恶言泼语,托之空言,托于空言,托诸空言,敢怨而不敢言,望而生畏,款语温言,沉厚寡言,沉重寡言,沉重少言,片言一字,片言只字,狂妄自大,独断专行,疾言倨色,疾言厉气,疾言厉色,疾言怒色,疾言遽色,相对无言,笃论高言,胡说八道,言多必失,许许多多,讹言谎语,话言话语,谠言嘉论,逆耳良言,随口乱说,身微言轻。
1、万语千言 wàn yǔ qiān yán
释义:万语千言 许许多多的话语。
出处:唐 郑谷《燕》诗:“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2、信口胡言 xìn kǒu hú yán
释义:信口胡言 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
3、危言核论 wēi yán hé lùn
释义:危言核论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太传》:“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
4、口出狂言 kǒu chū kuáng yán
释义:口出狂言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5、多言数穷 duō yán shuò qióng
释义:多言数穷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出处:《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多言繁称 duō yán fán chēng
释义:多言繁称 讲话或写文章,浮词很多,不必要地大量引述。多指文风浮华不实。
出处:《韩非子 难言》:“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
7、大树将军 dà shù jiāng jūn
释义:大树将军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8、媒妁之言 méi shuò zhī yán
释义:媒妁之言 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9、实至名归 shí zhì míng guī
释义:实至名归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10、恶言恶语 è yán è yǔ
释义:恶言恶语 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路恶言恶语,直嚷到自己房中,说向丈夫。”
11、恶言泼语 è yán pō yǔ
释义:恶言泼语 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这伊秀才又是个极柔懦的好人,在那佃房居住的人家,不肯恶言泼语,伤犯那些众人。”
12、托之空言 tuō zhī kōng yán
释义:托之空言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出处:汉 赵岐《〈孟子〉题辞》:“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 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司马贞索隐:“案:孔子之言见《春秋纬》,太史公引之以成说也。空言谓褒贬是非也。”
13、托于空言 tuō yú kōng yán
释义:托于空言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出处:元·黄溍《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显显赵公,则既有闻。”
14、托诸空言 tuō zhū kōng yán
释义:托诸空言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出处:清·朱珪《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托诸空言也。”
15、敢怨而不敢言 gǎn yuàn ér bù gǎn yán
释义:敢怨而不敢言 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出处:宋 邓牧《伯牙琴 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16、望而生畏 wàng ér shēng wèi
释义:望而生畏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7、款语温言 kuǎn yǔ wēn yán
释义:款语温言 指诚恳而温和的言辞。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宝玉见了这样,知难挽回,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
18、沉厚寡言 chén hòu guǎ yán
释义:沉厚寡言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出处:《旧五代史 梁书 末帝本纪上》:“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19、沉重寡言 chén zhòng guǎ yán
释义:沉重寡言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陈同甫谈兵》:“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
20、沉重少言 chén zhòng shǎo yán
释义:沉重少言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出处:《魏书·道武七王传·河南王曜传》:“少有父风,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
21、片言一字 piàn yán yī zì
释义:片言一字 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出处:唐 李邕《兖州曲阜县孔子庙碑》:“片言一字,劝善惩恶,诱进后人,启明先觉。”
22、片言只字 piàn yán zhǐ zì
释义:片言只字 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出处:晋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迹,皆可推校。”
23、狂妄自大 kuáng wàng zì dà
释义:狂妄自大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狂妄傲慢;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旧唐书 皇甫镈传》:“执谊,叔文乘时多僻,而欲斡运六合,斟酌万几;……何狂妄之甚也。”
24、独断专行 dú duàn zhuān xíng
释义:独断专行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25、疾言倨色 jí yán jù sè
释义:疾言倨色 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同“疾言遽色”。
出处:《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二弟]稍不率教,辄跪于家庙之前,痛自督责,说自已德行不足,不能化诲……直待兄弟号泣请罪,方才起身。并不以疾言倨色相加也。”
26、疾言厉气 jí yán lì qì
释义:疾言厉气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出处:明 宋濂《元故秘书少监揭君墓碑》:“接人和而有礼,寡言峻行,未尝有矜大之色,虽家人不见其疾言厉气。”
27、疾言厉色 jí yán lì sè
释义:疾言厉色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出处: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28、疾言怒色 jí yán nù sè
释义:疾言怒色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出处:清 戴名世《张验封传》:“为人宽厚和平,平生未尝有疾言怒色,有犯者皆不与校。”
29、疾言遽色 jí yán jù sè
释义:疾言遽色 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宽传》:“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30、相对无言 xiāng duì wú yán
释义:相对无言 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出处:宋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31、笃论高言 dǔ lùn gāo yán
释义:笃论高言 确切高明的言论。
出处:清 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笃论高言,谆谆训诫,沃我心灵,开我眉瞆。”
32、胡说八道 hú shuō bā dào
释义:胡说八道 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
出处:宋 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33、言多必失 yán duō bì shī
释义:言多必失 言:话;失:失误;错误。话说得多了;一定有失误的地方。
出处:《鬼谷子 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34、许许多多 xǔ xǔ duō duō
释义:许许多多 很多数量的人或物
出处: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要完成这个基本任务,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
35、讹言谎语 é yán huǎng yǔ
释义:讹言谎语 讹言:谣言。造谣说谎话
出处: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又不曾方头不律。”
36、话言话语 huà yán huà yǔ
释义:话言话语 犹谈话。
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七章:“并且话言话语间,很不满意郭振山。”
37、谠言嘉论 dǎng yán jiā lùn
释义:谠言嘉论 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出处:《元史 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38、逆耳良言 nì ěr liáng yán
释义:逆耳良言 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
出处:《史记 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39、随口乱说 suí kǒu luàn shuō
40、身微言轻 shēn wēi yán qīng
释义:身微言轻 微:卑微。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后汉书·孟尝传》:"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