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个字是成的成语大全(第三个字是成的成语有哪些):不以为奇,不以为耻,不勤而获,不步人脚,不相为谋,不绝如缕,不虚此行,不足为凭,不足为训,不足为道,乘兴而来,倍道而行,出口成章,半夜三更,半涂而罢,哀思如潮,察察而明,差强人意,彼倡此和,彼唱此和,惨无人理,惨绝人寰,成双成对,成己成物,操翰成章,比物此志,爱国如家,爱才如渴,爱民如子,爱财如命,白首为郎,称心如意,耻居人下,蚌病成珠,表里为奸,豺狼成性,败兴而归,趁虚而入,逼良为娼,秤薪而爨。
1、不以为奇 bù yǐ wéi qí
释义:不以为奇 并不觉得奇怪。表示这是见惯了的。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3回:“而且老太太时常提问案件,大家亦都见惯,不以为奇。”
2、不以为耻 bù yǐ wéi chǐ
释义:不以为耻 不认为是可耻。指不知羞耻。
出处:《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3、不勤而获 bù qín ér huò
释义:不勤而获 指不劳而获。
出处:宋 王谠《唐语林 补遗三》:“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
4、不步人脚 bù bù rén jiǎo
释义:不步人脚 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不因循守旧。
出处:明 李贽《又与从吾》:“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步人脚故耳。”
5、不相为谋 bù xiāng wéi móu
释义:不相为谋 谋:商讨。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6、不绝如缕 bù jué rú lǚ
释义: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出处:宋 苏轼《前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7、不虚此行 bù xū cǐ xíng
释义:不虚此行 虚:空、白。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原来你这回到上海,干了这幺一回事,也不虚此一行。
8、不足为凭 bù zú wéi píng
释义:不足为凭 不足:不值得;凭:凭据;根据。不能当作凭证或根据。也作“不足为据”。
出处:宋 刘安世《尽言集 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
9、不足为训 bù zú wéi xùn
释义:不足为训 不足:不值得;训:教导;规范。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典范。
出处:明 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10、不足为道 bù zú wéi dào
释义:不足为道 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此女棋本下劣,枉得其名,不足为道。”
11、乘兴而来 chéng xīng ér lái
释义:乘兴而来 兴冲冲地来到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心见安道邪?’”
12、倍道而行 bèi dào ér xíng
释义:倍道而行 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出处:《失街亭》:“司马懿背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
13、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出口成章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14、半夜三更 bàn yè sān gēng
释义:半夜三更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出处: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15、半涂而罢 bàn tú ér bà
释义:半涂而罢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
出处: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16、哀思如潮 āi sī rú cháo
释义:哀思如潮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出处:京剧《平原作战》第五场:“哀思如潮热泪洒,平川有边仇无涯。”
17、察察而明 chá chá ér míng
释义:察察而明 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而自以为明察。《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闇,勿察察而明。”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18、差强人意 chā qiáng rén yì
释义:差强人意 差:稍微地;强:振奋。原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19、彼倡此和 bǐ chàng cǐ hè
释义:彼倡此和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6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
20、彼唱此和 bǐ chàng cǐ hè
释义:彼唱此和 比喻一方倡导,另一方效仿
出处:《明史 刘世龙传》:“仕者日坏于上,学者日坏于下,彼唱此和,靡然成风。”
21、惨无人理 cǎn wú rén lǐ
释义:惨无人理 犹言惨无人道。指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出处: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严弄峻制,惨无人理。任法吏之妄为,丝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悬于法官之意旨。”
22、惨绝人寰 cǎn jué rén huán
释义:惨绝人寰 惨:狠毒;残酷;绝:穷尽;人寰:人世;人间。世间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了。形容残酷凄惨到了极点。
出处: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
23、成双成对 chéng shuāng chéng duì
释义:成双成对 见“成双作对”。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讲到姐姐今日这喜事,不但有媒有妁,并且不请得是成双成对的媒妁,余外更多着一位月下老人。”
24、成己成物 chéng jǐ chéng wù
释义:成己成物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25、操翰成章 cāo hàn chéng zhāng
释义:操翰成章 操:持,拿;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徐幹传》:“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宫将文学。”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幹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
26、比物此志 bǐ wù cǐ zhì
释义: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出处:东汉 贾谊《新书 阶级》:“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王先谦补注:“物,类也。志,意也。言臣如效死取义,则为国家不拔之基,圣人有‘金城’之语,正比类此意也。”
27、爱国如家 ài guó rú jiā
释义:爱国如家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出处:汉 荀悦《汉纪 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
28、爱才如渴 ài cái rú kě
释义: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29、爱民如子 ài mín rú zǐ
释义:爱民如子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出处: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30、爱财如命 ài cái rú mìng
释义:爱财如命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出处: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31、白首为郎 bái shǒu wéi láng
释义:白首为郎 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出处:《汉武故事》载:武帝尝至郎署,见郎官颜驷“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文帝时为郎。”武帝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
32、称心如意 chèn xīn rú yì
释义:称心如意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33、耻居人下 chǐ jū rén xià
释义:耻居人下 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形容胸怀大志
出处: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伏念某本无他长,耻居人下。常想英豪之行事,堕乃尘凡。”
34、蚌病成珠 bàng bìng chéng zhū
释义:蚌病成珠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
35、表里为奸 biǎo lǐ wéi jiān
释义:表里为奸 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王虎谷封事》:“王虎谷为祠祭郎中,以太监李广交结寿宁侯表里为奸,特疏请斩广以谢宗庙。”
36、豺狼成性 chái láng chéng xìng
释义:豺狼成性 豺:一种类似狼的凶残野兽;也叫“豺狗”。像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
出处: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加以虺蜴为人,豺狼成性。”
37、败兴而归 bài xìng ér guī
释义:败兴而归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也作“败兴而返”。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38、趁虚而入 chèn xū ér rù
释义:趁虚而入 趁力量虚弱时侵入。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如今百病趁虚而入。”
39、逼良为娼 bī liáng wéi chāng
释义:逼良为娼 逼:逼迫;良:身家清白;娼:妓女。强迫良家妇女卖淫。比喻被迫干坏事
出处:《文汇报》1989.5.28:“反映逼良为娼的文艺作品,从古到今可谓车载船装,数不胜数。”
40、秤薪而爨 chēng xīn ér cuàn
释义:秤薪而爨 薪:柴;爨:烧火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