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饰细节的成语(形容细节设计的成语):一丝不苟,一心一意,不见舆薪,不识大体,专心致志,倾耳戴目,兢兢业业,利析秋毫,刻章琢句,前前后后,勤勤恳恳,勤学苦练,吹毛数睫,夜以继日,妖魔鬼怪,小心翼翼,尽善尽美,心粗气浮,戴目倾耳,日积月累,明察秋毫,洞察一切,洞若观火,火眼金睛,目光短浅,瞒神唬鬼,秋毫之末,称柴而爨,称薪而爨,精益求精,精细入微,精雕细刻,谨小慎微,谨谨慎慎,里里外外,铜筋铁骨,默默无闻,威仪不类。
- 1、一丝不苟 yī sī bù gǒu - 释义:一丝不苟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 2、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 释义:一心一意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3、不见舆薪 bù jiàn yú xīn - 释义:不见舆薪 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4、不识大体 bú shí dà tǐ - 释义:不识大体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 出处:《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 
- 5、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 释义:专心致志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6、倾耳戴目 qīng ěr dài mú - 释义:倾耳戴目 倾耳:侧着耳朵细心倾听;戴目:仰视。认真听,抬头看。形容殷切期盼 -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耳听。” 
- 7、兢兢业业 jīng jīng yè yè - 释义:兢兢业业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 出处:《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8、利析秋毫 lì xī qiū háo - 释义:利析秋毫 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 出处:《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 9、刻章琢句 kè zhāng zhuó jù - 释义:刻章琢句 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 出处:宋 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 
- 10、前前后后 qián qián hòu hòu - 释义:前前后后 详情,细节,里里外外 - 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1回:“伍星把朱吉利害之言,前前后后一一说了。” 
- 11、勤勤恳恳 qín qín kěn kěn - 释义:勤勤恳恳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 12、勤学苦练 qín xué kǔ zh - 释义: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出处: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 13、吹毛数睫 chuí máo shù jié - 释义:吹毛数睫 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 - 出处:《明史·黄道周传》;“自古迄今,决无数米量薪,可成远大之猷;吹毛数睫,可奏三五之治者。” 
- 14、夜以继日 yè yǐ jì rì - 释义:夜以继日 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15、妖魔鬼怪 yāo mó guǐ guài - 释义:妖魔鬼怪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 出处: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信着他跟将去了。” 
- 16、小心翼翼 xiǎo xīn yì yì - 释义:小心翼翼 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 - 出处:《诗经 大雅 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 17、尽善尽美 jìn shàn jìn měi - 释义:尽善尽美 尽:极;善:好。内容和形式都完美无缺;没有缺点。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 - 出处: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哀公问五义》:“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 
- 18、心粗气浮 xīn cū qì fú - 释义:心粗气浮 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 
- 19、戴目倾耳 dài mú qīng ěr - 释义:戴目倾耳 戴目:仰视的样子;倾耳:侧着耳朵细心倾听。认真听,抬头看。形容殷切期盼 -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耳听。” 
- 20、日积月累 rì jī yuè lěi - 释义:日积月累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 出处:《宋史 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 21、明察秋毫 míng chá qiū háo - 释义:明察秋毫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22、洞察一切 dòng chá yī qiè - 释义:洞察一切 洞察:看得很清楚。对一切都看得清楚。形容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深入准确的判断力。 - 出处:罗广斌《红岩》第五章:“浓黑的眉梢下,又是那双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还是那无比坚定、声震屋宇的语音。” 
- 23、洞若观火 dòng ruò guān huǒ - 释义:洞若观火 如同看火那样看得清楚。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十分明白透彻。 - 出处: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 
- 24、火眼金睛 huǒ yǎn jīn jīng - 释义:火眼金睛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 25、目光短浅 mù guāng duǎn qiǎn - 释义:目光短浅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出处: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 26、瞒神唬鬼 mán shén xià guǐ - 释义:瞒神唬鬼 瞒:隐瞒实情。又欺骗又暗中捣鬼 - 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二本第十出:“这厮瞒神唬鬼,钢筋铁骨,火眼金睛。” 
- 27、秋毫之末 qiū háo zhī mò - 释义:秋毫之末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 28、称柴而爨 chēng chái ér cuàn - 释义:称柴而爨 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同“称薪而爨”。 -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 29、称薪而爨 chēng xīn ér cuàn - 释义:称薪而爨 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 30、精益求精 jīng yì qiú jīng - 释义:精益求精 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31、精细入微 jīng xì rù wēi - 释义:精细入微 考虑问题十分仔细,注意到很小的细节 
- 32、精雕细刻 jīng diāo xì kè - 释义:精雕细刻 精心细致地雕刻。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 - 出处:《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 33、谨小慎微 jǐn xiǎo shèn wēi - 释义:谨小慎微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 出处: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 34、谨谨慎慎 jǐn jǐn shèn shèn - 释义:谨谨慎慎 细心慎重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如今进来了,老姑嫂两个照看得谨谨慎慎,一根草也不许人动。” 
- 35、里里外外 lǐ lǐ wài wài - 释义:里里外外 里面和外面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时值秋残冬到,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服穿着。” 
- 36、铜筋铁骨 tóng jīn tiě gǔ - 释义:铜筋铁骨 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 - 出处:元 杨暹《西游记》第二本第九出:“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 37、默默无闻 mò mò wú wén - 释义: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 出处: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 38、威仪不类 wēi yí bù lèi - 释义:威仪不类 威仪:礼仪细节;类:善。礼仪细节不能尽善尽美。 - 出处:《诗经·大雅·瞻卬》:"不吊不祥,威仪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