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经常的成语(形容一直经常的成语):一仍旧贯,一成不变,不如意事常八九,不知肉味,丑人多作怪,依然如故,八难三灾,冠绝一时,前无古人,功盖天下,原封未动,反复无常,变化无常,史不绝书,唇不离腮,天下第一,始终不懈,始终不易,始终不渝,屡次三番,常来常往,惟我独尊,接二连三,接连不断,文章魁首,无出其右,朝令暮改,朝四暮三,甲冠天下,离奇古怪,纹丝不动,纹风不动,言行相符,身先士卒,遥遥领先,风华绝代,首屈一指,鹤立鸡群,不落人后,竭尽心力。
1、一仍旧贯 yī réng jiù guàn
释义:一仍旧贯 一:都,全;仍:因袭,依照;贯:习惯的办法。执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2、一成不变 yī chéng bù biàn
释义:一成不变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3、不如意事常八九 bù rú yì shì cháng bā jiǔ
释义:不如意事常八九 不顺心的事情经常会发生
出处:《白雪遗音·南词·十二时》:“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语人言无二三。”
4、不知肉味 bù zhī ròu wèi
释义: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5、丑人多作怪 chǒu rén duō zuò guài
释义:丑人多作怪 长相丑陋的人经常做出一些离奇古怪的事来为难别人
出处:茅盾《叩门》:“是你这工于吠影吠声的东西,丑人作怪似的惊醒了人,却只给人们一个空虚!”
6、依然如故 yī rán rú gù
释义:依然如故 故:过去的。仍旧像从前一样。比喻情况没有发生变化。
出处:唐 薛调《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7、八难三灾 bā nàn sān zāi
释义:八难三灾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出处: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难三灾,一心斋戒。”
8、冠绝一时 guàn jué yī shí
释义:冠绝一时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9、前无古人 qián wú gǔ rén
释义:前无古人 以前从来没人做过的;即空前未有的。
出处: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0、功盖天下 gōng gài tiān xià
释义:功盖天下 功劳天下第一。
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11、原封未动 yuán fēng wèi dòng
释义:原封未动 见“原封不动”。
出处:《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竹签的来历》:“过节那天设的酒肴,都原封未动,大家感到奇怪。”
12、反复无常 fǎn fù wú cháng
释义: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13、变化无常 biàn huà wú cháng
释义:变化无常 常:常规;准则。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14、史不绝书 shǐ bù jué shū
释义:史不绝书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15、唇不离腮 chún bù lí sāi
释义:唇不离腮 比喻关系亲近,经常待在一起。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我和娘成日唇不离腮。”
16、天下第一 tiān xià dì yī
释义: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
17、始终不懈 shǐ zhōng bù xiè
释义:始终不懈 自始至终一直不松懈。形容对意志、态度、信仰、感情等有坚定的信念。
出处:《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同时,我们必须尖锐地指出:‘骄傲自满就是勤学苦练、始终不懈的死敌。’”
18、始终不易 shǐ zhōng bù yì
释义:始终不易 易: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周书 苏湛传》:“臣自惟言辞不如伍被远矣,然始终不易,窃谓过之。”
19、始终不渝 shǐ zhōng bù yú
释义:始终不渝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
20、屡次三番 lǚ cì sān fān
释义:屡次三番 屡次:多次;三番:许多次;一次又一次。反复多次。形容次数或回数很多。
出处: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那云为什么这样屡次三番的摧残光明?”
21、常来常往 cháng lái cháng wǎng
释义:常来常往 经常来往或访问的行动、习惯或事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想这许多妖怪在园里,还了得!头里人多阳气重,常来常往不打紧。”
22、惟我独尊 wéi wǒ dú zūn
释义:惟我独尊 《续传灯录·宗元庵主》:“一日举: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本为推崇佛陀之辞,后用以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出处:《续传灯录·宗元庵主》:“一日举: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23、接二连三 jiē èr lián sān
释义:接二连三 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
24、接连不断 jiē lián bù duàn
释义:接连不断 连续不间断。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25、文章魁首 wén zhāng kuí shǒu
释义:文章魁首 魁首:为首的,这里指名列第一。形容文章写得最好,文才极高。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通晓描鸾刺绣。”
26、无出其右 wú chū qí yòu
释义:无出其右 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
27、朝令暮改 zhāo lìng mù gǎi
释义:朝令暮改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28、朝四暮三 zhāo sì mù sān
释义:朝四暮三 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梁启超《余之币制金融政策》:“其后有以调停之说进者,吾见其朝四暮三,无关宏旨。”
29、甲冠天下 jiǎ guàn tiān xià
释义:甲冠天下 甲冠:第一。称雄天下。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无与伦比。
30、离奇古怪 lí qí gǔ guài
释义:离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见
出处:苏曼殊《与刘三书》:“曼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申,当极谈耳。”
31、纹丝不动 wén sī bù dòng
释义:纹丝不动 一点也不动。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8回:“金莲坐在床上,纹丝儿不动,把脸儿沉着。”
32、纹风不动 wén fēng bù dòng
释义:纹风不动 形容一点儿也不动,非常稳固
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四回:“瞧了瞧,街门关紧,推了推,纹风不动。”
33、言行相符 yán xíng xiāng fú
释义:言行相符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言行相符,始终如一。”
34、身先士卒 shēn xiān shì zú
释义:身先士卒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35、遥遥领先 yáo yáo lǐng xiān
释义:遥遥领先 遥遥:远远;很远。远远地走在人家的前面。
出处:罗来勇《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我们的声誉就是实力——遥遥领先的技术和工艺。”
36、风华绝代 fēng huá jué dài
释义:风华绝代 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出处:《南史·谢晦传》:“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尝与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37、首屈一指 shǒu qū yī zhǐ
释义:首屈一指 扳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出处: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38、鹤立鸡群 hè lì jī qūn
释义:鹤立鸡群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39、不落人后 bù luò rén hòu
释义:不落人后 不落在别人的后面。形容人要强心盛,事事占先。
40、竭尽心力 jié jìn xīn lì
释义:竭尽心力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