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描写的四字词语有哪些(环境描写的成语怎样写):不屈不挠,不得不尔,刀光剑影,卑鄙龌龊,地上天宫,地棘天荆,坎止流行,寒冬腊月,居安思危,得天独厚,惊涛巨浪,惊涛怒浪,惊涛骇浪,断杼择邻,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橘化为枳,江山如画,淮橘为枳,狗恶酒酸,甘分随时,碧波荡漾,繁花似锦,花前月下,苟且偷生,荆棘塞途,荆棘载途,裹足不前,锦天绣地,风刀霜剑,风雨不改,骇浪惊涛,高飞远走,高飞远遁,高飞远集,鲸波怒浪,鲸波鼍浪,鲸涛鼍浪,黑风孽海,斗霜傲雪。
1、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释义: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2、不得不尔 bù dé bù ěr
释义:不得不尔 得:能;尔:如此。不得不这样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司马芝传》:“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
3、刀光剑影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释义:刀光剑影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出处: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4、卑鄙龌龊 bēi bǐ wò chuò
释义:卑鄙龌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出处: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5、地上天宫 dì shàng tiān gōng
释义:地上天宫 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出处:宋 袁褧《枫窗小牍》上卷:“汴中呼余杭百事繁庶,地上天宫。”
6、地棘天荆 dì jí tiān jīng
释义:地棘天荆 谓到处布满荆棘。比喻环境恶劣。
出处:朱谦良《感怀和病侠》:“地棘天荆谁管得,此身权寄水云邨。”
7、坎止流行 kǎn zhǐ liú xíng
释义:坎止流行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
出处:语出《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
8、寒冬腊月 hán dōng là yuè
释义: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 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9、居安思危 jū ān sī wēi
释义:居安思危 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0、得天独厚 dé tiān dú hòu
释义:得天独厚 天:天生;自然的;独:独特;厚:优厚。得到天然的特别优厚的待遇。形容所处的自然环境或具备的客观条件特别好。也指人的际遇、天赋非常好。
出处:明 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11、惊涛巨浪 jīng tāo jù làng
释义:惊涛巨浪 同“惊涛骇浪”。
出处:清·李调元《大风渡黄河歌》:“我闻黄河天上来,惊涛巨浪相喧豗。”
12、惊涛怒浪 jīng tāo nù làng
释义:惊涛怒浪 同“惊涛骇浪”。
出处:宋·韩拙《论观画别识》:“巅崖峻壁之间,一水飞出,如练千尺悬洒于万仞之下,有惊涛怒浪,涌竑腾沸,喷溅漂流。”
13、惊涛骇浪 jīng tāo hài làng
释义:惊涛骇浪 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出处:唐 田颖《玉山常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14、断杼择邻 duàn zhù zé lín
释义:断杼择邻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出处: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15、春光明媚 chūn guāng míng mèi
释义:春光明媚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出处:元 宋方壶《斗鹌鹑 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16、春意盎然 chūn yì àng rán
释义:春意盎然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出处: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17、橘化为枳 jú huà wéi zhǐ
释义:橘化为枳 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
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18、江山如画 jiāng shān rú huà
释义:江山如画 江山:山河;常指国土。山河美如图画。
出处: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9、淮橘为枳 huái jú wéi zhǐ
释义:淮橘为枳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出处:喜欢 戴圣《礼记 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
20、狗恶酒酸 gǒu è jiǔ suān
释义:狗恶酒酸 比喻环境险恶,使人裹足不前。
出处:汉 韩婴《韩诗外传》:“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21、甘分随时 gān fèn suí shí
释义:甘分随时 甘愿顺随时世环境。
出处:元 无名氏《谇范叔》楔子:“常则是半生忙不遂,我平生志,居陋巷甘分随时。”
22、碧波荡漾 bì bō dàng yàng
释义:碧波荡漾 碧:青绿色。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23、繁花似锦 fán huā sì jǐn
释义:繁花似锦 繁:多;锦:织有花纹的丝织品。无数色彩鲜艳的花;好像漂亮的锦缎。
出处: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24、花前月下 huā qián yuè xià
释义:花前月下 花簇前;月光下。指惹人情思的幽静地方。
出处: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瓦舍众伎》:“今又有覆赚,又且花前月下之情及铁骑之类。”
25、苟且偷生 gǒu qiě tōu shēng
释义:苟且偷生 不求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生存。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贪图生存。
出处:宋 王令《与杜子长书》:“令贫无资,身术从礼,有责不敢易。受寒饿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苟且偷生。”
26、荆棘塞途 jīng jí sè tú
释义:荆棘塞途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出处:鲁迅《华盖集 导师》:“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27、荆棘载途 jīng jí zài tú
释义:荆棘载途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28、裹足不前 guǒ zú bù qián
释义:裹足不前 裹足:包缠住了脚。好像脚被裹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大多指有所顾虑;停步不前。
出处:战国 楚 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29、锦天绣地 jǐn tiān xiù dì
释义:锦天绣地 形容房屋或其他环境布置得十分美观华丽。
出处:宋·范成大《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锦天绣地春不散,任教檐雨卷泥沙。”
30、风刀霜剑 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释义:风刀霜剑 冷风似刀寒霜如剑。形容气候寒冷恶劣。也比喻周围人际环境恶劣严酷。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31、风雨不改 fēng yǔ bù gǎi
释义:风雨不改 比喻处于恶劣环境中不变其节操。
出处:《诗经 郑风 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32、骇浪惊涛 hài làng jīng tāo
释义:骇浪惊涛 骇:使惊怕;涛: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唐 田颖《玉山堂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33、高飞远走 gāo fēi yuǎn zǒu
释义:高飞远走 形容离开某地,逃避到远处去。
出处:"《后汉书 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34、高飞远遁 gāo fēi yuǎn dùn
释义:高飞远遁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同“高飞远走”。
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辞院》:“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
35、高飞远集 gāo fēi yuǎn jí
释义:高飞远集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
出处:语出战国 楚 屈原《九章 惜诵》:“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女何之?”汉 东方朔《七谏 怨世》:“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36、鲸波怒浪 jīng bō nù làng
释义:鲸波怒浪 犹言惊涛骇浪。
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端午龙舟》:“乾隆初,上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飞龙蠲首,络绎于鲸波怒浪间。”
37、鲸波鼍浪 jīng bō tuó làng
释义:鲸波鼍浪 见“鲸涛鼍浪”。
出处: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逮至明代,欧洲诸国日强,精于驾舟,不惮远涉,往往于鲸波鼍浪中探测新地,以为通商互市之区。”
38、鲸涛鼍浪 jīng tāo tuó làng
释义:鲸涛鼍浪 犹言惊涛骇浪。
出处:梁启超《覆金山中华会馆书》:“苟其不死也,则如从军者掷身于硝烟弹雨之间,航海者赌命于鲸涛鼍浪之窟,其不死自若也。”
39、黑风孽海 hēi fēng niè hǎi
释义:黑风孽海 喻环境、遭遇的险恶。
出处:清·珠泉居士《雪鸿小记》:“噫,黑风孽海,飘泊多矣!珑(王珑)以稚齿韶颜,独能早登彼岸,度亦有善根哉!”
40、斗霜傲雪 dòu shuāng ào xuě
释义:斗霜傲雪 形容在严酷的环境中敢于斗争,不屈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