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权威的形容词(形容有权威的成语):只手遮天,名门闺秀,举世瞩目,举世闻名,众所周知,作威作福,作福作威,名不虚传,名扬四海,君命无二,大名鼎鼎,天王老子,如雷贯耳,妇孺皆知,威震天下,定于一尊,家喻户晓,寂寂无闻,尽人皆知,引人注目,无人不晓,硕彦名儒,至尊至贵,至高无上,誉满天下,赫赫有名,路人皆知,闻名遐迩,驰名中外,默默无闻,名重识暗,远近闻名,威刑不肃,名花无主。
1、只手遮天 zhī shǒu zhē tiān
释义:只手遮天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出处: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2、名门闺秀 míng mén guī xiù
释义:名门闺秀 名门:有名望的门第;闺秀:旧指有才德的女子。出身于豪族门第的女子。
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五十回:"这位郭观察虽是和他要好,却一向不晓得他的家事,只道贝夫人是个名门闺秀,自然是贝太史的内助,三从俱备、四德兼全的了。"
3、举世瞩目 jǔ shì zhǔ mù
释义:举世瞩目 举:全;瞩目:注视。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国语 晋语》:“则恐国人这瞩目于我也。”
4、举世闻名 jǔ shì wén míng
释义:举世闻名 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5、众所周知 zhòng suǒ zhōu zhī
释义:众所周知 大家普遍知道的(周:普遍)。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6、作威作福 zuò wēi zuò fú
释义:作威作福 作威:横行霸道;作福:奢侈享乐。原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现形容耀武扬威;横行霸道。
出处:《尚书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7、作福作威 zuò fú zuò wēi
释义:作福作威 原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用以形容妄自尊大,滥用权势。
出处:语出《书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8、名不虚传 míng bù xū chuán
释义:名不虚传 虚:不真实。传出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9、名扬四海 míng yáng sì hǎi
释义:名扬四海 四海:指全国各地。名声传遍全国。形容名声很大。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10、君命无二 jūn mìng wú èr
释义:君命无二 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绝对的权威性。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11、大名鼎鼎 dà míng dǐng dǐng
释义:大名鼎鼎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12、天王老子 tiān wáng lǎo zǐ
释义:天王老子 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天王老子也挡不住改霞到生宝的草棚屋做媳妇去!”
13、如雷贯耳 rú léi guàn ěr
释义:如雷贯耳 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14、妇孺皆知 fù rú jiē zhī
释义:妇孺皆知 孺:小孩子。妇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3回:“果如张仙所言,形于诗歌,扮为杂剧,弄得妇孺皆知。”
15、威震天下 wēi zhèn tiān xià
释义:威震天下 威:威势或威望。震:震动。威势或威望震动天下。亦作“威振天下”。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蒙恬却胡千里,非无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强也。”
16、定于一尊 dìng yú yī zūn
释义:定于一尊 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17、家喻户晓 jiā yù hù xiǎo
释义:家喻户晓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都清楚;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出处:宋 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18、寂寂无闻 jì jì wú wén
释义:寂寂无闻 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出处:清 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无闻。”
19、尽人皆知 jìn rén jiē zhī
释义:尽人皆知 尽:全部。所有的人都知道。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20、引人注目 yǐn rén zhù mù
释义:引人注目 引起别人的注意。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21、无人不晓 wú rén bù xiǎo
释义:无人不晓 晓:知晓。没有人不知道。形容很有名气
出处: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六章:“她早就艳名远播,无人不晓。”
22、硕彦名儒 shuò yàn míng rú
释义:硕彦名儒 硕:大;彦:有才学的人。指有名声的大学者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公子好客,结多少硕彦名儒;相府开筵,常聚些布衣韦带。”
23、至尊至贵 zhì zūn zhì guì
释义:至尊至贵 至:极。极其尊贵。
出处:汉·荀悦《前汉纪·宣帝纪三》:“出门则乘骈辎,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佩玉,内饰则结纫绸缪。此则至尊至贵所以自敛,制不自恣纵之义也。”
24、至高无上 zhì gāo wú shàng
释义:至高无上 形容高于一切。至:最。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25、誉满天下 yù mǎn tiān xià
释义:誉满天下 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亦作“誉满全球”、“誉满寰中”、“誉塞天下”。
出处:唐·李华《唐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君七岁,能诵数经,背碑覆局;十岁以文章知名;十五誉满天下。”
26、赫赫有名 hè hè yǒu míng
释义:赫赫有名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名声极大。也作“赫赫之名”。
出处: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先贤士女》:“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
27、路人皆知 lù rén jiē zhī
释义:路人皆知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处: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28、闻名遐迩 wén míng xiá ěr
释义:闻名遐迩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南齐书 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29、驰名中外 chí míng zhōng wài
释义:驰名中外 驰:传播。声名传播到国内国外。也作“驰名天下”。
出处: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赞拟王公,驰名天下。”
30、默默无闻 mò mò wú wén
释义: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出处: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31、名重识暗 míng zhòng shí àn
释义:名重识暗 暗:愚昧不明。形容名气很大但学识浅薄。
出处:《晋书·周顗母李氏传》:"伯仁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
32、远近闻名 yuan jin wen ming
释义:远近闻名 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
33、威刑不肃 wēi xíng bù sù
释义:威刑不肃 威:权威;刑:刑律;肃:整肃。权威和法纪都不能整肃。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34、名花无主 míng huā wú zhǔ
释义:名花无主 名贵的花没有主人。比喻还没有嫁人的名门闺秀或有名气的美女。
出处:《浣溪沙传奇》:"咱花枝无主,一任东风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