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生活类的成语(形容和生活相关的成语):三月不知肉味,不知肉味,安家立业,安居乐业,安常守分,安常守故,息息相关,戴圆履方,无所作为,柴米夫妻,熬姜呷醋,熬清守淡,老死不相往来,饱经沧桑,髀里肉生,察其所安。
1、三月不知肉味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释义:三月不知肉味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2、不知肉味 bù zhī ròu wèi
释义: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3、安家立业 ān jiā lì yè
释义:安家立业 安置家庭;创立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出处:梁斌《漫谈的创作(代序)》:“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
4、安居乐业 ān jū lè yè
释义:安居乐业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5、安常守分 ān cháng shǒu fèn
释义:安常守分 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四:“如有一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察其所安,又看他心所安稳处,一节深一节”。
6、安常守故 ān cháng shǒu gù
释义:安常守故 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出处:明·海瑞《申军门吴尧便宜五事文》:“本院非安常守故人也。至任以来,千万人以鼓舞作兴,翻然改革望之矣。”
7、息息相关 xī xī xiāng guān
释义:息息相关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出处:清 严复《救亡决论》:“二者皆与扎营踞地息息相关者也。”
8、戴圆履方 dài yuán lǚ fāng
释义:戴圆履方 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
9、无所作为 wú suǒ zuò wéi
释义:无所作为 作为:做出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10、柴米夫妻 chái mǐ fū qī
释义:柴米夫妻 为柴米的需要而结合的夫妻。指物质生活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
出处: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 谚语》:“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
11、熬姜呷醋 áo jiāng xiā cù
释义:熬姜呷醋 比喻生活清苦。
出处:清 李渔《怜香伴 毡集》:“下官自从选了这个穷教官,坐了这条冷板凳,终日熬姜呷醋,尚不能勾问舍求田,哪里再经得起进口添人。”
12、熬清守淡 áo qīng shǒu dàn
释义:熬清守淡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某不肖,将家私荡尽,赖我贤妻熬清守淡。”
13、老死不相往来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释义:老死不相往来 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4、饱经沧桑 bǎo jīng cāng sāng
释义:饱经沧桑 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出处: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15、髀里肉生 bì lǐ ròu shēng
释义:髀里肉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16、察其所安 cha qi suo an
释义:察其所安 观察一个人在安心作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