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慌张很害怕的成语(形容非常慌张害怕的成语):慌做一团,七慌八乱,七脚八手,七足八手,七首八脚,不慌不忙,不知所措,仓皇出逃,仓皇失措,仓皇无措,大惊失色,失惊打怪,寒心酸鼻,心惊肉跳,心惊胆战,忐忑不安,忙中有失,忙中有错,惊心动魄,惊慌失措,惊慌失色,惊魂未定,惶恐不安,慌张失措,慌慌张张,手忙脚乱,手足无措,打草惊蛇,提心吊胆,毛骨悚然,畏缩不前,畏首畏尾,脚忙手乱,落荒而逃,触目惊心,谈虎色变,顾此失彼,风声鹤唳,慌作一团,神色仓皇。
1、慌做一团 huāng zuò yī tuán
释义:慌做一团 形容极为慌张。同“慌作一团”。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晁夫人知道儿子当真做了这事,又见他病将起来,只怕是报应得恁快,慌做一团,要与晁老说知,赔那两个的衣物。"
2、七慌八乱 qī huāng bā luàn
释义:七慌八乱 形容非常慌张混乱。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章:“虽然养娘奶子伏侍,到底像小鸡失了母鸡,七慌八乱,啼啼哭哭。”
3、七脚八手 qī jiǎo bā shǒu
释义:七脚八手 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亦作“七足八手”。
出处:李昌《回忆民先队》:“我们正七脚八手处理文件,收拾东西,警察已到院内。”
4、七足八手 qī zú bā shǒu
释义:七足八手 见“七脚八手”。
出处:沙汀《替身》:“这时候,那个可怜的盐客,已经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
5、七首八脚 qī shǒu bā jiǎo
释义:七首八脚 形容慌张乱闯。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这时着了急,七首八脚的乱跑,眼睛又不看着前面,跑了一箭多路,一头撞到一顶轿子上。”
6、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释义:不慌不忙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7、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释义:不知所措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8、仓皇出逃 cāng huáng chū táo
释义:仓皇出逃 仓皇:匆忙,慌张。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
出处:南唐·李煜《破阵子》:“最是仓皇离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9、仓皇失措 cāng huáng shī cuò
释义:仓皇失措 仓皇:匆忙而又慌张;措:措置;安排。指忙乱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宋 王楙《野客丛书 魏证蒯通》:“不以事败而遽变前说,要胸中有守而然,异乎仓皇失措,遽变前说者也。”
10、仓皇无措 cāng huáng wú cuò
释义:仓皇无措 见“仓皇失措”。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判土地》:“次日崇之至,值河泛涨,中流失楫,舟人仓皇无措。”
11、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释义:大惊失色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12、失惊打怪 shī jīng dǎ guài
释义:失惊打怪 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指大惊小怪。
出处:宋 洪迈《夷坚三志已 善谑诗词》:“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
13、寒心酸鼻 hán xīn suān bí
释义:寒心酸鼻 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出处: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14、心惊肉跳 xīn jīng ròu tiào
释义:心惊肉跳 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形容心神不安;极其恐惧。跳:发抖。
出处: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15、心惊胆战 xīn jīng dǎn zhàn
释义:心惊胆战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出处:元 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16、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
释义:忐忑不安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17、忙中有失 máng zhōng yǒu shī
释义:忙中有失 匆忙当中难免有失误。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这是他忙中有失,也是命中造定,归咎何人?”
18、忙中有错 máng zhōng yǒu cuò
释义:忙中有错 在慌张忙乱中照顾不周而产生差错。亦作“忙中有失”。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他这一乐,乐得忙中有错,爬起来慌慌张张的也向舅太太磕了个头。”
19、惊心动魄 jīng xīn dòng pò
释义:惊心动魄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出处: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20、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释义:惊慌失措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21、惊慌失色 jīng huāng shī sè
释义:惊慌失色 见“惊惶失色”。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三回:“倪太守正与倪忠毫无主意,看见开门,以为恶奴前来陷害,不由的惊慌失色。”
22、惊魂未定 jīng hún wèi dìng
释义:惊魂未定 惊魂:受惊吓的心灵。形容受惊吓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出处:宋 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23、惶恐不安 huáng kǒng bù ān
释义:惶恐不安 惶恐:惊慌、害怕。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 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24、慌张失措 huāng zhāng shī cuò
释义:慌张失措 慌张:惊慌失措。惊恐慌张得不知所措
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5回:“卿家非时而来,慌张失措,有何事故?”
25、慌慌张张 huāng huāng zhāng zhāng
释义:慌慌张张 形容举止慌乱;不稳重。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
26、手忙脚乱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释义:手忙脚乱 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临济宗 镇州大悲和尚》:“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27、手足无措 shǒu zú wú cuò
释义:手足无措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8、打草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释义:打草惊蛇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出处: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29、提心吊胆 tí xīn diào dǎn
释义:提心吊胆 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30、毛骨悚然 máo gǔ sǒng rán
释义:毛骨悚然 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31、畏缩不前 wèi suō bù qián
释义:畏缩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出处: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唐子方始弹张尧佐,与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公,,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
32、畏首畏尾 wèi shǒu wèi wěi
释义:畏首畏尾 比喻作事胆子小;顾虑多。畏:畏惧;害怕。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33、脚忙手乱 jiǎo máng shǒu luàn
释义:脚忙手乱 同“手忙脚乱”。慌张不知所措。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34、落荒而逃 luò huāng ér táo
释义:落荒而逃 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
35、触目惊心 chù mù jīng xīn
释义:触目惊心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出处:清 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36、谈虎色变 tán hǔ sè biàn
释义:谈虎色变 色:脸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一谈起老虎;吓得脸色都变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
出处:宋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37、顾此失彼 gù cǐ shī bǐ
释义:顾此失彼 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繁多;无法兼顾全面。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38、风声鹤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释义: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出处:唐 房玄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39、慌作一团 huāng zuò yī tuán
释义:慌作一团 形容极为慌张。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萧长贵正在自己兵船上睡觉,忽听得外面一派人声,接着又有洋枪、洋炮声音,拿他从睡梦中惊醒,直把他吓得索索的抖,在被窝里慌作一团。"
40、神色仓皇 shén sè cāng huáng
释义:神色仓皇 仓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
出处:明·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四回:"臣观其神色仓皇,必然此事在心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