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互相看着对方的词语(形容互相看着的成语):安危与共,不可告人,不相违背,传杯弄斝,传杯弄盏,传杯换盏,传杯送盏,传杯递盏,八方呼应,出门合辙,唇齿相依,安危相易,尺竹伍符,帮虎吃食,彼倡此和,报李投桃,拆东补西,拔茅连茹,暗中倾轧,暗约私期,暧昧之情,沉默不语,百家争鸣,表里相依,表里相合,表里相应,表里相济,闭口不谈,闭门合辙,陈陈相因,病僧劝患僧,拔毛连茹,比居同势,兵革互兴,兵相骀藉,兵刃相接,鳌鸣鳖应,把臂徐去,暧昧之事,冰炭相爱。
- 1、安危与共 ān wēi yǔ gòng - 释义:安危与共 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 2、不可告人 bù kě gào rén - 释义: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出处: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可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 3、不相违背 bù xiāng wéi bèi - 释义:不相违背 指不会互相不符 - 出处: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结束其传统的对外妥协,对内用兵、对民压迫的错误政策,将国民党引导到和人民愿望不相违背的地位。” 
- 4、传杯弄斝 chuán bēi nòng jiǎ - 释义:传杯弄斝 传:传递,传送;弄:酒宴中戏弄;斝:古代青铜制的圆口三足酒器。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出处:元·无名氏《符金锭》:“投至得今日开筵,传杯弄斝。” 
- 5、传杯弄盏 chuán bēi nòng zhǎn - 释义:传杯弄盏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两傍列坐,传杯弄盏,花簇锦攒。” 
- 6、传杯换盏 chuán bēi huàn zhǎn - 释义:传杯换盏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出处:《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说着,家人摆上酒来,三个人传杯换盏,吃到半酣。”又第二九回:“传杯换盏,吃到午后。” 
- 7、传杯送盏 chuán bēi sòng zhǎn - 释义:传杯送盏 传:传递,传送;盏:浅而小的杯子。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我三个人喝个传杯送盏,何如?” 
- 8、传杯递盏 chuán bēi dì zhǎn - 释义:传杯递盏 传:传递,传送;盏:浅而小的杯子。指酒宴中互相斟酒,借指饮酒作乐 -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自己却藏好了书札批文,与张、罗二人传杯递盏,畅饮舒怀。” 
- 9、八方呼应 bā fāng hū yìng - 释义:八方呼应 八方:四面八方。形容各方面互相呼应;彼此配合。 - 出处: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上下串连,八方呼应,以天下大乱、取而代之、逐步实行、终成大业为时局估计和最终目的者,到底只有较少人数。” 
- 10、出门合辙 chū mén hé zhé - 释义:出门合辙 按同一规格,闭门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景德传灯录·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坐地进长安。’”明何景明《述归赋》:“至其矩法则闭户造车,出门合辙,不烦登途比试矣。”因以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 - 出处:《景德传灯录·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坐地进长安。’” 
- 11、唇齿相依 chún chǐ xiāng yī - 释义:唇齿相依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利害与共。也作“唇齿相济。” -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 12、安危相易 ān wēi xiāng yì - 释义:安危相易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 13、尺竹伍符 chǐ zhú wǔ fú - 释义:尺竹伍符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 出处:明·方孝孺《书夷山稿序后》:“吾观四明蒋先生,羁寓数千里外,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笔为诗……味其言如素处显位者,未尝有枯悴寒涩这态,是安可谓之穷士乎?” 
- 14、帮虎吃食 bāng hǔ chī shí - 释义:帮虎吃食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先着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在文庙行香的时节,出力讲了一讲。” 
- 15、彼倡此和 bǐ chàng cǐ hè - 释义:彼倡此和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6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 
- 16、报李投桃 bào lǐ tóu táo - 释义:报李投桃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 出处:《诗经 大雅 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17、拆东补西 chāi dōng bǔ xī - 释义:拆东补西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为了应急而牺牲这个弥补那个。 - 出处:宋 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小家厚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 18、拔茅连茹 bá máo lián rú - 释义:拔茅连茹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出处:《周易 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 19、暗中倾轧 àn zhōng qīng yà - 释义:暗中倾轧 背地里互相排斥打击 -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1回:“表面上卖个虚名,粉饰大局,其实暗中倾轧,入主出奴。” 
- 20、暗约私期 àn yuē sī qī - 释义:暗约私期 约:约定;期:约会。暗中私自相互约定 - 出处:元 无名氏《云窗梦》第三折:“则为我暗约私期,致令得离乡背井。” 
- 21、暧昧之情 ài mèi zhī qíng - 释义:暧昧之情 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 
- 22、沉默不语 chén mò bù yǔ - 释义:沉默不语 指一言不发 - 出处:沈从文《沅陵的人》:“这是一群默默无闻沉默不语真正的战士!” 
- 23、百家争鸣 bǎi jiā zhēng míng - 释义:百家争鸣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思想;鸣:指发表意见。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阴阳、名、纵横、杂、农等名家称为诸子百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争论呈现出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今指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 24、表里相依 biǎo lǐ xiāng yī - 释义:表里相依 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 出处:《资治通鉴 秦始皇二十六年》:“三晋者,齐楚之藩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 
- 25、表里相合 biǎo lǐ xiāng hé - 释义:表里相合 表里:内外;合:协同。里外相互协同 - 出处:西周·吕尚《阴符》:“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战于雨水之间,乘敌过邑,是谓表里相合。” 
- 26、表里相应 biǎo lǐ xiāng yìng - 释义:表里相应 内外互相应合。 - 出处:《汉书 燕刺王刘旦传》:“非以中外有人,表里相应故邪?” 
- 27、表里相济 biǎo lǐ xiāng jì - 释义:表里相济 表里:指内外;济:救助。指内外互相补充 - 出处:晋 桓温《辞参朝政疏》:“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表里相济,实深实重。” 
- 28、闭口不谈 bì kǒu bù tán - 释义:闭口不谈 紧闭着嘴不说话或谈论秘密 - 出处:沈从文《边城》:“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故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 
- 29、闭门合辙 bì kǒu hé shé - 释义:闭门合辙 犹言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比喻互相投合。 - 出处: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山谷云:东坡墨戏,水活石润,与予草书三昧,所谓闭门合辙。” 
- 30、陈陈相因 chén chén xiāng yīn - 释义:陈陈相因 陈:旧;因:沿袭。原指皇家粮仓里;陈粮再加上陈粮;年年堆积。后用以比喻沿袭旧的一套;没有改进和创新。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31、病僧劝患僧 bìng sēng quàn huàn sēng - 释义:病僧劝患僧 形容同病相怜,互相慰藉。 - 出处:元·无名氏《燕青捕鱼》第三折:"也不是我病僧劝患僧,有一日押向云阳市上行,只等的叫开刀和那声。" 
- 32、拔毛连茹 bá máo lián rú - 释义:拔毛连茹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33、比居同势 bǐ jū tóng shì - 释义:比居同势 比:勾结。纠集亲信,互相勾结,形成势力。 -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兵要》:"树叶强大,比居同势,各结朋党,竞进憸人。" 
- 34、兵革互兴 bīng gé hù xīng - 释义:兵革互兴 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 - 出处:南朝·梁·江淹《铜剑赞序》:"春秋迄于战国,战国至于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 
- 35、兵相骀藉 bīng xiāng tái jí - 释义:兵相骀藉 骀藉:践踏。军队在混乱中互相践踏。 - 出处:《史记·天官书》:"兵相骀藉,不可胜数。" 
- 36、兵刃相接 bīng rèn xiāng jiē - 释义:兵刃相接 刀枪武器互相接触。指白刃战。 -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臣所止,惧兵刃相接。" 
- 37、鳌鸣鳖应 áo míng biē yīng - 释义:鳌鸣鳖应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 38、把臂徐去 bǎ bì xú qù - 释义:把臂徐去 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 
- 39、暧昧之事 ài mèi zhī shì - 释义:暧昧之事 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有的私事。 -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岂有暧昧之事,疑其君父者。" 
- 40、冰炭相爱 bīng tàn xiāng ài - 释义:冰炭相爱 爱:亲近。冰和炭互相接近。比喻互相救助。 -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天下莫相憎于胶漆,而莫相爱于冰炭,胶漆相贼,冰炭相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