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难看的成语(形容难看的成语有哪些):七扭八歪,不三不四,不堪入目,丑态毕露,东倒西歪,乱七八糟,信笔涂鸦,其貌不扬,妍蚩好恶,尖嘴猴腮,惨不忍睹,春蚓秋蛇,杂乱无章,横七竖八,歪七扭八,歪歪斜斜,灰容土貌,獐头鼠目,百拙千丑,眉清目秀,看不上眼,肠肥脑满,肥头大耳,脑满肠肥,臼头深目,花容月貌,衣冠齐楚,语言无味,贼眉鼠眼,身不由主,遣词造句,鄙于不屑,面目可憎,风流潇洒,饱食终日,骨瘦如柴,鸢肩豺目,黑眉乌嘴,鼠目獐头,龙章凤姿。
1、七扭八歪 qī niǔ bā wāi
释义:七扭八歪 形容不端正。
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正面是一排七扭八歪、表泥剥落的土房。”
2、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释义: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3、不堪入目 bù kān rù mù
释义:不堪入目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4、丑态毕露 chǒu tài bì lù
释义:丑态毕露 毕:完全。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贾琏亦丑态毕露。
5、东倒西歪 dōng dǎo xī wāi
释义:东倒西歪 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
出处:元 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6、乱七八糟 luàn qī bā zāo
释义:乱七八糟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7、信笔涂鸦 xìn bǐ tú yā
释义:信笔涂鸦 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唐 卢仝《示添丁》诗:“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8、其貌不扬 qí mào bù yáng
释义:其貌不扬 其:他的;不扬:不出众。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观。
出处:唐 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
9、妍蚩好恶 yán chī hǎo è
释义:妍蚩好恶 妍:美丽。蚩:通“媸”,丑陋,丑恶。美丽、丑陋、好与坏。原指写作的得失。
出处:晋·陆机《文赋序》:“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10、尖嘴猴腮 jiān zuǐ hóu sāi
释义:尖嘴猴腮 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11、惨不忍睹 cǎn bù rěn dǔ
释义:惨不忍睹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出处: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12、春蚓秋蛇 chūn yǐn qiū shé
释义: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出处:《晋书 王羲之传论》:“(萧子云)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13、杂乱无章 zá luàn wú zhāng
释义:杂乱无章 杂乱:多而乱;无章:没有条理。混乱而没有条理。
出处: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14、横七竖八 héng qī shù bā
释义:横七竖八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女,不计其数。”
15、歪七扭八 wāi qī niǔ bā
释义:歪七扭八 歪歪扭扭,不直
出处:老舍《小人物自述》:“那些古钱已然都歪七扭八的,在钱眼里探出些不十分绿的草叶来。”
16、歪歪斜斜 wāi wāi xié xié
释义:歪歪斜斜 由震颤的状态所引起的不整齐,或属于颤抖的人或物的特征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面前摊一本青格子,歪歪斜斜写着草体字的书,书旁边供着一个已出椟的木主。”
17、灰容土貌 huī róng tǔ mào
释义:灰容土貌 形容面容龌龊丑陋。
出处:元·钟嗣成《一枝花·自序丑斋》:“空自胸藏锦绣,口唾珠玑,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
18、獐头鼠目 zhāng tóu shǔ mù
释义:獐头鼠目 头长得像獐子一样;眼睛则像老鼠一样。形容人穷酸的样子或面貌丑陋;神情狡诈。
出处:《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19、百拙千丑 bǎi zhuō qiān chǒu
释义:百拙千丑 极言拙劣丑陋。
出处:宋 晓莹《罗湖野录 辩禅师》:“黄龙鼻下无口,当然所见颟顸,至今百拙千丑。”
20、眉清目秀 méi qīng mù xiù
释义:眉清目秀 眉、目:泛指容貌;清、秀:秀丽而不俗气。形容容貌清俊秀丽。
出处:元 李直夫《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孩儿唤做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21、看不上眼 kàn bù shàng yǎn
释义:看不上眼 看不过眼,不合己意
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八回:“我是好男子,这狐群狗党看不上眼,要差我上东京。”
22、肠肥脑满 cháng féi nǎo mǎn
释义:肠肥脑满 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出处:《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
23、肥头大耳 féi tóu dà ěr
释义:肥头大耳 肥肥的头;硕大的耳。形容生活优裕;保养得好。旧时也指人长得福相。今多用于贬义。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的肥头大耳。”
24、脑满肠肥 nǎo mǎn cháng féi
释义:脑满肠肥 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肠子脂肪多;体胖。指由于生活舒适;终日无所事事;养得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样子。
出处:唐 李百药《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25、臼头深目 jiù tóu shēn mù
释义:臼头深目 形容相貌丑陋。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其为人也,臼头深目,长壮大节。”
26、花容月貌 huā róng yuè mào
释义:花容月貌 如花妩媚的容颜;像圆月般的丰润的面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27、衣冠齐楚 yī guān qí chǔ
释义:衣冠齐楚 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那太医衣冠齐楚,气宇轩昂。”
28、语言无味 yǔ yán wú wèi
释义:语言无味 语言空洞干巴没有味道。形容说话写文章枯燥无味。
出处: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29、贼眉鼠眼 zéi méi shǔ yǎn
释义:贼眉鼠眼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出处:老舍《赵子曰》:“‘你没看见李景纯吗?’武端贼眉鼠眼的问:‘他来,她就不能来!’”
30、身不由主 shēn bù yóu zhǔ
释义:身不由主 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哎哟’了一声,就身不由主睡下了。”
31、遣词造句 qiǎn cí zào jù
释义:遣词造句 运用词语组织句子
出处: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十章:“但编排布局却较一般传奇来得曲折复杂,遣词造句也务求绮丽华美。”
32、鄙于不屑 bǐ yú bù xiè
释义:鄙于不屑 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33、面目可憎 miàn mù kě zēng
释义:面目可憎 面目:面貌;可憎:令人厌恶。相貌丑陋;令人厌恶。
出处: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34、风流潇洒 fēng liú xiāo sǎ
释义:风流潇洒 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
出处:明 徐复祚《红梨记 投雍》:“素娘,似你这般风流潇洒,如花似玉,向在东尘,知心有几。”
35、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释义: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6、骨瘦如柴 gǔ shòu rú chái
释义:骨瘦如柴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出处:宋 陆佃《埤雅 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37、鸢肩豺目 yuān jiān chái mù
释义:鸢肩豺目 耸肩似鹰,目凶如豺。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梁冀传》:“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
38、黑眉乌嘴 hēi méi wū zuǐ
释义:黑眉乌嘴 眉头嘴脸都不干净。形容淘气、贪玩孩子的肮脏面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弄的你黑眉乌嘴的,那里还像个大家子念书的孩子!”
39、鼠目獐头 shǔ mù zhāng tóu
释义:鼠目獐头 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脑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出处:《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40、龙章凤姿 lóng zhāng fèng zī
释义:龙章凤姿 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