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于指出别人错误的四字词语(形容指出对方错误成语):一语中的,一语破的,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单刀直入,心直口快,旁敲侧击,正言不讳,毫无顾忌,直截了当,直抒己见,直言不讳,直言无讳,端倪可察,言必有中,隐晦曲折,隐约其辞。
1、一语中的 yī yǔ zhōng de
释义:一语中的 见“一语破的”。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2、一语破的 yī yǔ pò dì
释义:一语破的 一句话就说中要害。指说话简洁精练;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破的:射中箭靶)。
出处: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3、一针见血 yī zhēn jiàn xiě
释义:一针见血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4、切中要害 qiē zhōng yào hài
释义:切中要害 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出处:林语堂《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亦可于偶语中道得款曲,切中要害。”
5、单刀直入 dān dāo zhí rù
释义:单刀直入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6、心直口快 xīn zhí kǒu kuài
释义:心直口快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出处: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7、旁敲侧击 páng qiāo cè jī
释义:旁敲侧击 侧:旁边;击:敲打。在旁边敲打。比喻说话作文隐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达出来。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8、正言不讳 zhèng yán bù huì
释义:正言不讳 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出处:战国 楚 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9、毫无顾忌 háo wú gù jì
释义:毫无顾忌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出处:明·醒世居士《八段锦》第七段:“以假作真,毫无顾忌,致我割破恩爱,妻子逃亡。”
10、直截了当 zhí jié liǎo dàng
释义:直截了当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11、直抒己见 zhí shū jǐ jiàn
释义:直抒己见 直:直爽;抒:抒发;表达。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出处:清 方苞《与李刚主书》:“倘鉴愚诚,取平生所述訾謷朱子之语,一切稚芟,而直抒己见,以共明孔子之道。”
12、直言不讳 zhí yán bù huì
释义:直言不讳 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
出处:《晋书 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13、直言无讳 zhí yán wú huì
释义:直言无讳 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出处: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士,不同君所欲;见不善而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已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14、端倪可察 duān ní kě chá
释义:端倪可察 事情已经可以看出眉目来了。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反复始终,不知端倪。”
15、言必有中 yán bì yǒu zhòng
释义:言必有中 中:关键的地方。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指说话很中肯。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6、隐晦曲折 yǐn huì qū zhé
释义:隐晦曲折 意思含糊晦涩;转弯抹角。常指说话或写文章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思想。隐晦:不明显;曲折:转弯抹角。
出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
17、隐约其辞 yǐn yuē qí cí
释义:隐约其辞 隐约:时隐时现;辞:言辞;说话。说话隐隐约约;躲躲闪闪;不明确;不清楚。
出处: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 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使白太夫人,谓欲礼佛行也者,迎抵会城卒岁,无功为亲者讳,故隐约其辞不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