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有依据的词(形容做事有依据用什么成语):一丝不苟,一心一意,一本正经,一板正经,不遗寸长,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博采众长,博采群议,取长补短,因势利导,孜孜不倦,尽心竭力,循规蹈矩,德才兼备,心无旁骛,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善而从,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有板有眼,点点滴滴,目不转睛,精雕细刻,绳趋尺步,聚精会神,见贤思齐,规行矩步,践规踏矩,蹈矩循规,郑重其事。
1、一丝不苟 yī sī bù gǒu
释义:一丝不苟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2、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释义:一心一意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3、一本正经 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一本正经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4、一板正经 yī bǎn zhèng jīng
释义:一板正经 正经:庄重。形容态度很庄重,很规矩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5、不遗寸长 bù yí cùn cháng
释义:不遗寸长 遗:遗漏;寸长:微小的长处。不遗漏一点点长处。形容善于发现和肯定别人的优点
出处:《宋史 娄机传》:“称奖人才,不遗寸长。”
6、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释义:专心致志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7、全神贯注 quán shén guàn zhù
释义:全神贯注 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8、博采众长 bó cǎi zhòng cháng
释义:博采众长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9、博采群议 bó cǎi qún yì
释义:博采群议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出处:《魏书·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10、取长补短 qǔ cháng bǔ duǎn
释义: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11、因势利导 yīn shì lì dǎo
释义:因势利导 因:循;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推动。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12、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释义: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出处:《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13、尽心竭力 jìn xīn jié lì
释义:尽心竭力 竭:用尽;尽:全部用出。费尽心思;用出全部力气。形容做事十分认真负责。
出处:《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14、循规蹈矩 xún guī dǎo jǔ
释义:循规蹈矩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出处: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15、德才兼备 dé cái jiān bèi
释义:德才兼备 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出处:《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16、心无旁骛 xīn wú páng wù
释义:心无旁骛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旁:另外的;骛:追求。
出处:冰心《谈信纸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17、择其善者而从之 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
释义: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选择;从:跟从、学习。选择好的、正确的事情去遵循、学习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18、择善而从 zé shàn ér cóng
释义:择善而从 选择好的而遵循;依从。择:选择。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19、按部就班 àn bù jiù bān
释义:按部就班 按:按照;部:类别;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出处:西晋 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20、有条不紊 yǒu tiáo bù wěn
释义:有条不紊 紊:乱。有条理;不紊乱。
出处:【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21、有板有眼 yǒu bǎn yǒu yǎn
释义:有板有眼 板;眼:民族音乐的节拍。每节中的最强音叫板;其余叫眼。比喻做事情有条理和有层次。
出处:周立波《山那边人家》:“哭起来一数一落,有板有眼,好象唱歌,好听极了。”
22、点点滴滴 diǎn diǎn dī dī
释义:点点滴滴 一点一滴地落下,形容数量非常少
出处: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3、目不转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释义:目不转睛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24、精雕细刻 jīng diāo xì kè
释义:精雕细刻 精心细致地雕刻。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
出处:《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25、绳趋尺步 shéng qū chǐ mù
释义:绳趋尺步 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伸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出处:《宋史 道学传三 朱熹》:“方是时,士之绳趋尺步,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
26、聚精会神 jù jīng huì shén
释义:聚精会神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27、见贤思齐 jiàn xián sī qí
释义:见贤思齐 贤:有才德的人;齐;看齐。见到有才德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8、规行矩步 guī xíng jǔ bù
释义:规行矩步 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规矩。
出处:《晋书 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29、践规踏矩 jiàn guī tà jù
释义:践规踏矩 指循规蹈矩
出处:清 曾国藩《送唐先生南归序》:“考乎其从游之徒,则践规踏矩,仪型乡国。”
30、蹈矩循规 dǎo jǔ xún guī
释义:蹈矩循规 遵守规矩。
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格天》:“积善存仁,蹈矩循规太古民。”
31、郑重其事 zhèng zhòng qí shì
释义:郑重其事 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郑重:严肃认真)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