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朗读感情丰富的词语(形容朗读感情的成语):如食哀梨,一吟一咏,一唱三叹,低吟浅唱,击碎唾壶,吟风弄月,回味无穷,声情并茂,声泪俱下,慷慨激昂,扣壶长吟,抑扬顿挫,沉吟不决,沉吟章句,热情洋溢,绘声绘色,脍炙人口。
- 1、如食哀梨 rú shí āi lí - 释义:如食哀梨 哀梨:传说哀仲家的梨,味道很好。好像吃到哀梨一样。比喻言辞、文章浏爽利。 -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 2、一吟一咏 yī yīn yī yǒng - 释义:一吟一咏 指吟诗作赋。 - 出处:《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吟一咏,许将北面矣。” 
- 3、一唱三叹 yī chàng sān tàn - 释义:一唱三叹 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 -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 4、低吟浅唱 dī yín qiǎn chàng - 释义:低吟浅唱 低吟:低声吟咏。浅唱小声唱歌。形容小声哼着抒情歌曲。也形容小虫在夜里鸣唱。 
- 5、击碎唾壶 jī suì tuò hú - 释义:击碎唾壶 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 出处:《晋书 王敦传》:“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 
- 6、吟风弄月 yín fēng nòng yuè - 释义:吟风弄月 吟:吟咏;指作诗;弄:玩弄;玩赏;泛指自然景物。吟咏、玩赏风花雪月。原指以风花雪月为题材而写作;现多指空虚无聊;没有真情实感;缺乏实际内容的诗人。 - 出处:唐 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风咏月,席地幕天。” 
- 7、回味无穷 huí wèi wú qióng - 释义:回味无穷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 - 出处: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 8、声情并茂 shēng qíng bìng mào - 释义:声情并茂 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 出处: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 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亚梨园能手。” 
- 9、声泪俱下 shēng lèi jù xià - 释义:声泪俱下 俱:都。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 出处:《晋书 王彬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 10、慷慨激昂 kāng kǎi jī áng - 释义:慷慨激昂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 出处: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 11、扣壶长吟 kòu hú cháng yín - 释义:扣壶长吟 借指抒发壮怀或不平之气 - 出处:清 唐孙华《题薪禅弟》诗:“扣壶长吟心未厌,惜哉狂竖徒骄盈。” 
- 12、抑扬顿挫 yì yáng dùn cuò - 释义:抑扬顿挫 抑:降低;挫: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品。 - 出处:宋 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 13、沉吟不决 chén yīn bù jué - 释义:沉吟不决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 - 出处: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 14、沉吟章句 chén yīn zhāng jù - 释义:沉吟章句 沉吟:沉思吟味。章句:章节和句子,亦指诗文。默默地琢磨构思诗文。 - 出处:唐·无稹《莺莺传》:“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 
- 15、热情洋溢 rè qíng yáng yì - 释义:热情洋溢 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 出处:曹靖华《罗汉岭前吊秋白》:“对全世界来说,这些热情洋溢的报导,正是拨云雾而见青天啊!” 
- 16、绘声绘色 huì shēng huìsè - 释义:绘声绘色 绘:指绘;描摹。形容讲述或描写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动、逼真。 -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 17、脍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 释义:脍炙人口 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肉菜味道鲜美;使人爱吃。 - 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十 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