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绿开头的四字词语接龙(绿开头的成语接龙):传道穷经,八百孤寒,出陈易新,初出茅庐,半半拉拉,博采群议,大雪纷飞,川流不息,巢毁卵破,必由之路,成败利钝,成败论人,本本分分,残花败柳,比比皆然,池鱼笼鸟,波光鳞鳞,病病歪歪,肠回气荡,背盟败约,舂容大雅,藏锋敛锐,藏锋敛颖,词约指明,达地知根,重操旧业,错过时机,长年累月,长材茂学,陈陈相因,鹑居鷇食,长材短用,北窗之友,唇敝舌腐,宝钗分股,肠慌腹热,辞鄙意拙,出尘之表,持鳌封菊,出尘之想。
1、传道穷经 chuán dào qióng jīng
释义:传道穷经 传:传授;道:孔孟之道;穷:尽;经:儒家经典。传授道理,穷尽经典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这些中进士、做翰林的,和他说道传道穷经,他便说迂而不当。”
2、八百孤寒 bā bǎi gū hán
释义: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多;孤寒:指贫困的读书人。许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
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3、出陈易新 chū chén yì xīn
释义:出陈易新 犹吐故纳新。去掉旧的换成新的。
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仓谷与库银并重,今年有常平捐谷,照地亩劝输谷,各有款项。且每年出陈易新,或粜或贷,俱秋收时还仓。”
4、初出茅庐 chū chū máo lú
释义: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5、半半拉拉 bàn bàn lā lā
释义:半半拉拉 不完整;未全部完成的。
出处:朱自清《论说话的多少》:“最麻烦的是人多的时候,说得半半拉拉的,大家或者交头接耳说他们自己的私话,或者打盹儿,或者东看看西看看,轻轻敲着指头想别的,或者勉强打起精神对付着你。”
6、博采群议 bó cǎi qún yì
释义:博采群议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出处:《魏书·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7、大雪纷飞 dà xuě fēn fēi
释义:大雪纷飞 纷:多而杂乱。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出处:鲁迅《“大雪纷飞”》:“在江浙,倘要说出‘大雪纷飞’的意思来……大抵用‘凶’,‘猛’或‘厉害’,来形容这下雪的样子。”
8、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
释义:川流不息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出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9、巢毁卵破 cháo huǐ luǎn pò
释义:巢毁卵破 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10、必由之路 bì yóu zhī lù
释义:必由之路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11、成败利钝 chéng bài lì dùn
释义:成败利钝 利:锋利;顺利;钝:不锋利;不顺利。指事业的成功或失败;顺利或挫折。泛指处事的各种情况和结果。也作“成败得失”。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12、成败论人 chéng bài lùn rén
释义:成败论人 论:衡量;评定。以成功或失败为评价人物的标准。
出处:宋 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英雄之列。”
13、本本分分 běn běn fèn fèn
释义:本本分分 守本分,不越轨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那亲家老爷倒也本本分分的说了几句谦虚话,又嘱咐了女儿一番。”
14、残花败柳 cán huā bài liǔ
释义:残花败柳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出处: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15、比比皆然 bǐ bǐ jiē rán
释义:比比皆然 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三回:“将无固守之志,兵无敢死之心,人情趋利,比比皆然。”
16、池鱼笼鸟 chí yú lóng niǎo
释义:池鱼笼鸟 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出处: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17、波光鳞鳞 bō guāng lín lín
释义:波光鳞鳞 形容波光像鱼鳞一样层层排列。
18、病病歪歪 bìng bìng wāi wāi
释义: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你教大爷歇歇吧,他病病歪歪!”
19、肠回气荡 cháng huí qì dàng
释义:肠回气荡 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出处:苏雪林《玉溪诗谜》:“这一首真是心颤魂飞、肠回气荡时做出来的好诗。”
20、背盟败约 bèi méng bài yuē
释义: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出处:宋·苏辙《六国论》:“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21、舂容大雅 chōng róng dà yá
释义:舂容大雅 指文章气度雍容,用辞典雅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四》:“宋末文格猥琐,元末文格纤秾,故宋景濂诸公,力追韩欧,救以舂容大雅。”
22、藏锋敛锐 cáng fēng liǎn ruì
释义:藏锋敛锐 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出处:清 李渔《比目鱼 窃发》:“俺山大王前次出兵……被他伏下火攻,烧坏我许多猛兽,只得逃入深山,藏锋敛锐,休息了半年,才觉得精还力复。”
23、藏锋敛颖 cáng fēng liǎn yǐng
释义:藏锋敛颖 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出处:元 戴表元《送吴州判还番阳诗序》:“及乎藏锋敛颖,韬潜谨饬……洁身寡过,而求自免也。”
24、词约指明 cí yuē zhǐ míng
释义:词约指明 言词简洁,旨意明确。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水旱》:“议者贵其辞约而指明。”
25、达地知根 dá dì zhī gēn
释义:达地知根 比喻根底清楚、明白
出处: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26、重操旧业 zhòng cāo jiù yè
释义:重操旧业 见“重温旧业”。
出处:吴趋《姑苏野史·赛金花二三事》:“赛金花随洪钧的棺材返苏入葬时,突然中途变卦,跑到上海重操旧业,改名曹梦兰,悬牌应客。”
27、错过时机 cuò guò shí jī
释义:错过时机 丧失机会
出处: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7章:“打一下吧!不要错过机会!”
28、长年累月 cháng nián lěi yuè
释义:长年累月 长年:整年;年复一年;累月:一月又一月。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很久。
出处:高缨《云崖初暖》:“她连一眼也不看那长年累月死尸般坐在火塘边的阿侯蛤嫫。”
29、长材茂学 cháng cái mào xué
释义:长材茂学 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
出处:明 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一:“开局秉笔,固皆一代之长材茂学,必有所见广圣意者。”
30、陈陈相因 chén chén xiāng yīn
释义:陈陈相因 陈:旧;因:沿袭。原指皇家粮仓里;陈粮再加上陈粮;年年堆积。后用以比喻沿袭旧的一套;没有改进和创新。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31、鹑居鷇食 chún jū kòu shí
释义:鹑居鷇食 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出处:《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32、长材短用 cháng cái duǎn yòng
释义:长材短用 指人不能充分发挥才能,物不能充分得到利用。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选优》:"看此歌妓,声容俱佳,岂可长材短用,还派作正旦罢。"
33、北窗之友 běi chuāng zhī yǒu
释义:北窗之友 指琴、诗、酒。
出处:唐·白居易《北窗三友》:"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
34、唇敝舌腐 chún bì shé fǔ
释义:唇敝舌腐 犹唇焦舌敝。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35、宝钗分股 bǎo chāi fēn gǔ
释义:宝钗分股 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饰物,由两股合成。比喻夫妻分离。
出处:唐·段成式《剑侠传·虬髯叟》:"宝钗分股合无缘。"
36、肠慌腹热 cháng huāng fù rè
释义:肠慌腹热 形容焦急、慌乱。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魄散魂消,肠慌腹热,手脚獐狂去不迭。"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二折:"请法师唤太医疾快走,将俺养家儿搭救,则教我肠慌腹热。"
37、辞鄙意拙 cí bǐ yì zhuō
释义:辞鄙意拙 鄙:粗俗、低劣;义:意思;拙:拙劣。文词庸俗,立意拙劣。
出处: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牛角之歌,词鄙而意拙。"
38、出尘之表 chū chén zhī biǎo
释义:出尘之表 超出尘俗的仪表。比喻丰姿清奇潇洒。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39、持鳌封菊 chí áo fēng jú
释义:持鳌封菊 形容吃蟹看菊的情趣。
出处:《晋书·华卓传》:"得酒满数百斛,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鳌,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40、出尘之想 chū chén zhī xiǎng
释义:出尘之想 尘:世俗。超出世俗之外的思想境界。也形容诗文字画的意境、风格不同流俗。
出处:南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言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