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历史人物的四字词语(形容某个历史人物成语):一诺千金,一身是胆,七步之才,下不了台,不学无术,不知所云,入木三分,兵贵神速,出言不逊,初出茅庐,势如破竹,千金一诺,卧薪尝胆,后患无穷,图穷匕现,坚壁清野,大器晚成,如嚼鸡肋,如鱼得水,季布一诺,将功补过,得陇望蜀,才占八斗,断头将军,望梅止渴,杀妻求将,纸上谈兵,老牛舐犊,草菅人命,虎踞龙盘,言而无信,言而有信,负荆请罪,超群绝伦,车载斗量,锦囊妙计,闻鸡起舞,集思广益,鞠躬尽瘁,髀肉复生。
1、一诺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释义:一诺千金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2、一身是胆 yī shēn shì dǎn
释义:一身是胆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3、七步之才 qī bù zhī cái
释义:七步之才 形容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下不了台 xià bù le tái
释义:下不了台 指在人前受窘
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15回:“她要是不睬你,你恼她,她下不了台。”
5、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释义:不学无术 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6、不知所云 bù zhī suǒ yún
释义: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三倒四。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7、入木三分 rù mù sān fēn
释义:入木三分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出处: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8、兵贵神速 bīng guì shén sù
释义:兵贵神速 贵:可贵;神速:特别迅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9、出言不逊 chū yán bù xùn
释义:出言不逊 言:话;说;出言:说话;逊:谦让;恭顺。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也作“出口不逊。”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张郃传》:“图(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10、初出茅庐 chū chū máo lú
释义: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1、势如破竹 shì rú pò zhú
释义:势如破竹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出处:《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12、千金一诺 qiān jīn yī nuò
释义:千金一诺 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出处:《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3、卧薪尝胆 wò xīn cháng dǎn
释义:卧薪尝胆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14、后患无穷 hòu huàn wú qióng
释义:后患无穷 患:灾难、忧患;穷:尽。指今后的忧患是没有穷尽的。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15、图穷匕现 tú qióng bǐ xiàn
释义:图穷匕现 图:地图;穷:尽;匕:匕首;现:显露出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露出了真相或本来面目
16、坚壁清野 jiān bì qīng yě
释义:坚壁清野 坚壁:加固营垒;清野:将四野的财物清理收藏起来。加固营垒;清理收藏财物。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敌军,将军攻之不拔,路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固耳。”
17、大器晚成 dà qì wǎn chéng
释义:大器晚成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18、如嚼鸡肋 rú jiáo jī lèi
释义:如嚼鸡肋 鸡肋:鸡的肋骨。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
出处: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19、如鱼得水 rú yú dé shuǐ
释义:如鱼得水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20、季布一诺 jì bù yī nuò
释义:季布一诺 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21、将功补过 jiāng gōng bǔ guò
释义:将功补过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出处:《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22、得陇望蜀 dé lǒng wàng shǔ
释义:得陇望蜀 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出处:《东观汉记 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23、才占八斗 cái zhān bā dǒu
释义:才占八斗 才:文才,才华。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出处:南朝宋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 注:一石等于十斗。石,念 dàn 。
24、断头将军 duàn tóu jiāng jūn
释义:断头将军 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25、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释义:望梅止渴 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26、杀妻求将 shā qī qiú jiàng
释义:杀妻求将 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27、纸上谈兵 zhǐ shàng tán bīng
释义:纸上谈兵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
28、老牛舐犊 lǎo niú shì dú
释义:老牛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29、草菅人命 cǎo jiān rénmìng
释义: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30、虎踞龙盘 hǔ jù lóng pán
释义:虎踞龙盘 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
出处: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31、言而无信 yán ér wú xìn
释义:言而无信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出处:《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32、言而有信 yán ér yǒu xìn
释义:言而有信 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3、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释义: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4、超群绝伦 chāo qún jué lún
释义:超群绝伦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也作“逸群绝伦。”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35、车载斗量 chē zài dǒu liáng
释义:车载斗量 载:装载。用车装;用斗量。形容事物、人才很多;也作“斗量车载”。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三国 吴 韦昭《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36、锦囊妙计 jǐn náng miào jì
释义:锦囊妙计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原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策;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37、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
释义:闻鸡起舞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出处:《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38、集思广益 jí sī guǎng yì
释义:集思广益 集:集中;思:思想;广:扩大;益:好处。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指集中众人的思想和智慧;广泛吸收好的意见。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39、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释义: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40、髀肉复生 bì ròu fù shēng
释义:髀肉复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