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彼此相隔极远的成语(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的成语):云树遥隔,云泥之差,云泥分隔,千山万水,千里迢迢,地角天涯,天南地北,天各一方,天悬地隔,天涯海角,有缘千里来相会,跋山涉水,路远迢迢,迢迢千里,鞭长驾远,上穷碧落下黄泉。
1、云树遥隔 yún shù yáo gé
释义:云树遥隔 谓两地相隔遥远。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六回:“侄自与叔大人欢会,迄今二十余年矣。只以云树遥隔,山川相阻,未得再亲慈诲。”
2、云泥之差 yún ní zhī chà
释义:云泥之差 见“云泥之别”。
出处: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古拓二种之比较》:“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天一阁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
3、云泥分隔 yún ní fēn gé
释义:云泥分隔 云泥:云在天,泥在地,高下悬殊。比喻双方相隔甚远,不能相见
出处:唐·白居易《伤友》诗:“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4、千山万水 qiān shān wàn shuǐ
释义:千山万水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出处:唐 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题壁慨然成咏》诗:“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5、千里迢迢 qiān lǐ tiáo tiáo
释义:千里迢迢 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程非常遥远。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
6、地角天涯 dì jiǎo tiān yá
释义:地角天涯 比喻偏远的地方或相隔很远。
出处:南朝 陈 徐陵《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燕南赵北,地角天涯,言接未由。”
7、天南地北 tiān nán dì běi
释义:天南地北 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形容分离两地;相隔很远。也形容地区各不相同。
出处:元 关汉卿《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要时间月缺花飞。”
8、天各一方 tiān gè yī fāng
释义:天各一方 各在天底下的一边。形容离别后各居一地;相距遥远。
出处:汉 苏武《诗》:“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9、天悬地隔 tiān xuán dì gé
释义:天悬地隔 悬、隔:距离远。比喻相差极大。
出处:《南齐书 陆厥传》: “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10、天涯海角 tiān yá hǎi jiǎo
释义:天涯海角 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
出处: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11、有缘千里来相会 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
释义:有缘千里来相会 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正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12、跋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释义:跋山涉水 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13、路远迢迢 lù yuǎn tiáo tiáo
释义:路远迢迢 形容路途遥远
出处:鲁迅《彷徨 孤独者》:“十三大人从寒石山路远迢迢地上城来,问他可有存款,他一声也不响。”
14、迢迢千里 tiáo tiáo qiān lǐ
释义:迢迢千里 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途遥远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金钏记》:“迢迢千里到燕都,教人跋涉多劳苦。”
15、鞭长驾远 biān cháng jià yuǎn
释义:鞭长驾远 指路途遥远。
出处:清 魏源《严公神道碑铭》:“故自古梁州自为一道……距省会远者或二千里,鞭长驾远,稂莠丰茂。”
16、上穷碧落下黄泉 shàng qióng bì luò xià huáng quán
释义:上穷碧落下黄泉 碧落:天上,此指天宫;黄泉:地下泉水,此指阴间。比喻上天入地,到处都找遍了。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