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形容哭的很委屈流下眼泪的词语(形容哭的很委屈的成语):屈己待人,抱屈含冤,不白之冤,低声下气,冤天屈地,冷暖自知,可怜巴巴,含冤受屈,含屈而死,垂头丧气,大有作为,委曲周全,委曲成全,委曲求全,小屈大伸,小屈大申,忍气吞声,愁眉苦脸,抱屈衔冤,据理力争,有口难辩,枉尺直寻,楚楚可怜,沉冤莫白,沉冤莫雪,没精打采,泣不成声,百口莫辩,窝窝囊囊,苦不堪言,衔冤负屈,负屈衔冤,贪生怕死,逆来顺受,闷闷不乐,使心憋气,号天叫屈,屈己存道,屈尊就卑。
1、屈己待人 qū jǐ dài rén
释义:屈己待人 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
2、抱屈含冤 bào qū hán yuān
释义:抱屈含冤 抱屈:受委屈。形容人遭受冤屈。
出处:《梁书·武帝纪上》:"朝权国柄,委之群孽,剿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冤报痛,噍类靡余。"
3、不白之冤 bù bái zhī yuān
释义:不白之冤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4、低声下气 dī shēng xià qì
释义:低声下气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5、冤天屈地 yuān tiān qū dì
释义:冤天屈地 形容非常冤枉委屈。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吾好意为你寄信,你妻子自不曾到,今日这话,却不知祸从天上来!”
6、冷暖自知 lěng nuǎn zì zhī
释义:冷暖自知 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出处:唐 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7、可怜巴巴 kě lián bā bā
释义:可怜巴巴 非常令人可怜的样子
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要再借,剩下这可怜巴巴的五亩地,也得戴上笼头啦!”
8、含冤受屈 hán yuān shòu qū
释义:含冤受屈 见“含冤负屈”。
出处:艾芜《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四:“文艺工作者含冤受屈,管文艺的同志也无可奈何,只有随声应和,得以幸存。”
9、含屈而死 hán qū ér sǐ
释义:含屈而死 含着委屈而死去
10、垂头丧气 chuí tóu sàng qì
释义:垂头丧气 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失去志气;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
出处:唐 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11、大有作为 dà yǒu zuò wéi
释义:大有作为 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做出显著成绩。作为:可做的事;也可指做出成绩。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主不之。”朱熹集注:“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
12、委曲周全 wěi qǔ zhōu quán
释义:委曲周全 委曲:同“委屈”,曲意求全。曲意迁就,以求得事情的完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我只要委曲周全称家主一桩大事,并无欺心。若有苟且,天地不容。”
13、委曲成全 wěi qǔ chéng quán
释义:委曲成全 指使自己受委屈,来成全别人。亦作“委曲周全”。
出处:明·李贽《续焚书·答骆副使》:“夫自用则不能容物,无用又不能理物,其得尔三载于滇中者,皆我公委曲成全之泽也。”
14、委曲求全 wěi qū qiú quán
释义:委曲求全 勉强地去将就别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为顾全大局而做出忍让的姿态。委曲:曲意迁就。
出处:宋 欧阳修《滁州谢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悯臣不顾身微而当众怨,始终爱惜,委曲求全。”
15、小屈大伸 xiǎo qū dà shēn
释义:小屈大伸 屈:委屈。伸:展开,发挥出来。先能够受点委屈,而后会大有作为的。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云合雾集,量时揆宜,用取世资,小屈大申,存公忽私。”
16、小屈大申 xiǎo qū dà shēn
释义:小屈大申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隙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杨光以发辉也。”
17、忍气吞声 rěn qì tūn shēng
释义:忍气吞声 忍:忍耐。吞声:有话不敢说。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下;不能说出来。
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你不如休和他争,忍气吞声罢!”
18、愁眉苦脸 chóu méi kǔ liǎn
释义:愁眉苦脸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19、抱屈衔冤 bào qū xián yuān
释义:抱屈衔冤 抱:存在心里;抱屈:受委屈;衔:含;衔冤:含冤。指心怀委屈和冤枉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上卷:“这三个功臣,抱屈衔冤,诉于天帝。”
20、据理力争 jù lǐ lì zhēng
释义:据理力争 据:依据;按照。依据正确的道理;尽力争取。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阳固传》:“崇虽贵盛,固据理不挠,谈者欣焉。”
21、有口难辩 yǒu kǒu nán biàn
释义:有口难辩 虽然有口;却难以分辩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难辩,倒被他缠住身子,不好动身。”
22、枉尺直寻 wǎng chǐ zhí xún
释义:枉尺直寻 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为寻,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23、楚楚可怜 chǔ chǔ kě lián
释义:楚楚可怜 楚楚:指幼树纤弱的样子;可怜:可爱。①本指幼松叶柔弱鲜嫩;惹人喜爱。②形容女子姿态娇柔妩媚。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
24、沉冤莫白 chén yuān mò bái
释义:沉冤莫白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白:无法辩白,不能弄清。长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
出处:宋 张商英《鄂州谢上表》:“虽有沉冤,莫能往诉。”
25、沉冤莫雪 chén yuān mò xuě
释义:沉冤莫雪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雪:无法昭雪。长期得不到昭雪的冤屈。
出处:唐 于逖《灵应传》:“潜遁幽岩,沉冤莫雪。
26、没精打采 méi jīng dǎ cǎi
释义:没精打采 精:精神;采:神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致。形容精神萎靡;不振作、不高兴。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27、泣不成声 qì bù chéng shēng
释义:泣不成声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28、百口莫辩 bǎi kǒu mò biàn
释义: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出处:清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 大虹村》:“细细幻形以挫辱之耳,然自此百口莫辩矣。”
29、窝窝囊囊 wō wō nāng nāng
释义:窝窝囊囊 受委屈之后表现出的烦恼,窝气或指人懦弱,没本事
出处:老舍《我这一辈子》:“给亲友们既办得漂亮,又省些钱,不能窝窝囊囊的被人捉了‘大头’。”
30、苦不堪言 kǔ bù kān yán
释义:苦不堪言 堪:能。苦痛至极;不能用言语来形容、表述。形容受苦极深。
出处:宋 李昌龄《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31、衔冤负屈 xián yuān fù qū
释义:衔冤负屈 心怀冤枉,身受委屈。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
32、负屈衔冤 fù qū xián yuān
释义:负屈衔冤 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出处:元·无名氏《后庭花》第四折:“今日个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凶贼,还了报了这负屈衔冤两怨鬼。”
33、贪生怕死 tān shēng pà sǐ
释义:贪生怕死 贪:贪恋。贪图生存;惧害死亡。形容为了活命而失去正义的原则。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日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34、逆来顺受 nì lái shùn shòu
释义:逆来顺受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出处: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12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35、闷闷不乐 mèn mèn bù lè
释义:闷闷不乐 闷闷: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烦闷抑郁。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36、使心憋气 shǐ xīn biē qì
释义:使心憋气 使:致使;憋气:指有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让人心情不舒畅,使性子,发脾气。
出处:明·天然智叟《石头点》卷十二:"可知有你这歪老货搬弄,致使我家娘一向使心憋气。"
37、号天叫屈 háo tiān jiào qū
释义:号天叫屈 号:大声哭叫。大哭大喊地说自己受了冤枉和委屈。
出处:明·天然智叟《石头点》:"又是一顿板子,送下死囚牢里。方六一随入看视,假意号天叫屈。"
38、屈己存道 qū jǐ cún dào
释义:屈己存道 比喻委屈自己,保存道义。
出处:《三国志·魏志·曹丕传》:"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
39、屈尊就卑 qū zūn jiù bēi
释义:屈尊就卑 原指降低尊贵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礼仪。现用来形容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职位或人。
出处:《礼记·效特性》:"三献之介,君专席而酢焉,此降尊以就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