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病态严重的四字词语(形容人病态的成语):不可救药,人命危浅,危在旦夕,奄奄一息,形容枯槁,忧心如酲,散灰扃户,无精打采,晕头转向,疾不可为,病入膏肓,病在膏肓,神志不清,苟延残喘,行将就木,西子捧心,西施捧心,面如土色,面如灰土,面黄肌瘦,香消玉殒,骨瘦如柴,一错再错。
1、不可救药 bù kě jiù yào
释义:不可救药 药:用药治疗。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无可救药”。
出处:《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2、人命危浅 rén mìng wēi qiǎn
释义:人命危浅 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危在旦夕 wēi zài dàn xī
释义:危在旦夕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4、奄奄一息 yǎn yǎn yī xī
释义:奄奄一息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5、形容枯槁 xíng róng kū gǎo
释义:形容枯槁 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枯槁:枯萎;枯干。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渔父》:“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6、忧心如酲 yōu xīn rú chéng
释义:忧心如酲 酲:酒醉未醒的状态。心中一忧虑,神智就像喝醉了酒一样。形容心情十分愁苦压抑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
7、散灰扃户 sàn huī jiōng hù
释义:散灰扃户 ①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②旧时因以“散灰扃户”讥讽防闲妻妾之病态心理与可笑行为。
出处:《旧唐书·李益传》:“然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
8、无精打采 wú jīng dǎ cǎi
释义:无精打采 打:打消;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9、晕头转向 yūn tóu zhuàn xiàng
释义:晕头转向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10、疾不可为 jí bù kě wéi
释义:疾不可为 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11、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释义:病入膏肓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12、病在膏肓 bìng zài gāo huāng
释义:病在膏肓 见“病入膏肓”。
出处:宋·朱熹《与台端书》:“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夫人而能知之,夫人而欲言之,顾以不当其任,虽欲一效其伎而无所施耳。”
13、神志不清 shén zhì bù qīng
释义:神志不清 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
14、苟延残喘 gǒu yán cán chuǎn
释义:苟延残喘 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残喘:临死前仅存的喘息。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维持残局。
出处: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灭。”
15、行将就木 xíng jiāng jiù mù
释义:行将就木 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行将:快要;木:棺材。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16、西子捧心 xī zǐ pěng xīn
释义:西子捧心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形容女子的病态美。比喻名家的诗文、字画等,其本身存在的某种疵病不足以掩盖其固有的优点,有时反而增色。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17、西施捧心 xī shī pěng xīn
释义:西施捧心 西施:春秋越国美女。指美女病态更加娇美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18、面如土色 miàn rú tǔ sè
释义:面如土色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出处:《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归到壁前看季布,面如土色结眉额。”
19、面如灰土 miàn rú huī tǔ
释义:面如灰土 同“面如土色”。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既而斜日西转,眺望方殷,女子坌息急奔而入,曰:‘殆矣!多言者泄其事于王妃,妃展巾抵地,大骂狂伧,祸不远矣!’生大惊,面如灰土,长跽请教。”
20、面黄肌瘦 miàn huáng jī shòu
释义:面黄肌瘦 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出处:元 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21、香消玉殒 xiāng xiāo yù yǔn
释义:香消玉殒 香、玉:旧时文人用来指女子;殒:坠落;比喻死亡。 比喻美女夭亡。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22、骨瘦如柴 gǔ shòu rú chái
释义:骨瘦如柴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出处:宋 陆佃《埤雅 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23、一错再错 yī cuò zài cuò
释义:一错再错 一次又一次地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