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寂的成语四个字(包含寂字的成语_包含寂字的四字词语):万念俱寂,万籁俱寂,不甘寂寞,寂天寞地,寂寂寞寞,寂寂悄悄,寂寂无闻,寂然不动,寂然无声,寂若无人,寂若死灰,清净寂灭,满坐寂然,澄思寂虑,渊思寂虑,万赖俱寂,常寂光土,密密寂寂,清浄寂灭。
1、万念俱寂 wàn niàn jù jì
释义:万念俱寂 所有的欲望、打算都消失了。
出处:王朔《浮出海面》:“脑子同时开着小差,胡思乱想,甚至万念俱寂,视一切于无睹。”
2、万籁俱寂 wàn lài jù jì
释义:万籁俱寂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
出处: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3、不甘寂寞 bù gān jì mò
释义:不甘寂寞 甘:甘心情愿;寂寞:冷漠、孤单、无声无息。形容不甘心受冷落;而要参与某事;或者是不情愿无声无息;而积极从事活动。
出处:清 吕留良《与高旦中书》:“念头淡薄,自然删落,若不甘寂寞,虽外事清高,正是以退为进。”
4、寂天寞地 jì tiān mò dì
释义:寂天寞地 比喻人没有能力或没有什么作为。
出处:明 王守仁《传习录》下卷:“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是寂天寞地。”
5、寂寂寞寞 jì jì mò mò
释义:寂寂寞寞 指人冷清孤单或环境静寂无声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惟此冬时寂寂寞寞,毫无意趣,只好时刻在枕衾中过日,出户便觉扫兴。”
6、寂寂悄悄 jì jì qiāo qiāo
7、寂寂无闻 jì jì wú wén
释义:寂寂无闻 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出处:清 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无闻。”
8、寂然不动 jì rán bù dòng
释义:寂然不动 寂:寂静。寂静无声,一点动静都没有。
出处:《周易·系辞下》:“《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9、寂然无声 jì rán wú shēng
释义:寂然无声 寂静没有声音。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1卷:“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这残盘剩饭,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为何寂然无声?”
10、寂若无人 jì ruò wú rén
释义:寂若无人 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笺本·德行下》:“傅茂远泊然静处,不妄交游民,袁司徒第经其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得非名贤。’”
11、寂若死灰 jì ruò sǐ huī
释义:寂若死灰 寂:静悄悄,没有声音。一点声响也没有,像死灰一般的寂静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7卷:“志心者,始终运意,行坐动形,寂若死灰,同于枯木,灭诸想念,唯一而已。”
12、清净寂灭 qīng jìng jì miè
释义:清净寂灭 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盘寂灭之说。
出处:唐·韩愈《原道》:“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
13、满坐寂然 mǎn zuò jì rán
释义:满坐寂然 坐:同“座”,座位。全场静悄悄的
出处:清·张潮《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4、澄思寂虑 chéng sī jì lǜ
释义:澄思寂虑 澄:清澈;寂:安静;虑:思考。专心思索,冷静考虑
出处:《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乾晖常于郊居其禽鸟,每澄思寂虑,玩心其间,偶得意即命笔。”
15、渊思寂虑 yuān sī jì lǜ
释义:渊思寂虑 深入而冷静地思考。
出处:唐·白行简《李娃传》:"体已康矣,志已壮矣。渊思寂虑,默想曩昔之艺业,可温习乎?"
16、万赖俱寂 wàn lài jù jì
释义:万赖俱寂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处: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17、常寂光土 cháng jì guāng tǔ
释义:常寂光土 佛教语。四土之一。 清 龚自珍 《诵得生净土陀罗尼记数簿书后》:“上品上生,生 阿弥陀佛 常寂光土,限戊戌岁毕之。”
18、密密寂寂 mì mì jì jì
释义:密密寂寂 寂然不动貌。《西游记》第九六回:“没奈何,却在那破房之下,拣遮得风雨处,将身躲避。密密寂寂,不敢高声,恐有妖邪知觉。”
19、清浄寂灭 qīng jìng jì miè
释义:清浄寂灭 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槃寂灭之说。 唐 韩愈 《原道》:“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浄寂灭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屏山诗禅》:“时接佛老之徒,闻其所谓清浄寂灭者,而心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