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饿死的成语(形容饿死了的成语):人寿年丰,哀鸿遍野,啼饥号寒,天灾人祸,尸横遍野,惨不忍睹,流离失所,野有饿莩,饥寒交迫,饿殍枕藉,饿殍遍野,饿莩遍野。
1、人寿年丰 rén shòu nián fēng
释义:人寿年丰 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出处:南朝 梁 萧统《文选 潘岳》:“宜其民和年登。”李善注引作“人和年丰。”
2、哀鸿遍野 āi hóng biàn yě
释义:哀鸿遍野 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出处:《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3、啼饥号寒 tí jī háo hán
释义:啼饥号寒 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4、天灾人祸 tiān zāi rén huò
释义:天灾人祸 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出处:元 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5、尸横遍野 shī héng biàn yě
释义:尸横遍野 尸:尸体;横:杂乱;遍:到处。尸体布满四野;形容死人极多。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6、惨不忍睹 cǎn bù rěn dǔ
释义:惨不忍睹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出处: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7、流离失所 liú lí shī suǒ
释义:流离失所 流离: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离散;无处安身。
出处:《金史 完颜匡传》:“今已四月,农事已晚,边民连岁流离失所,扶携道路,即望复业,过此农时,遂失一岁之望。”
8、野有饿莩 yě yǒu è piǎo
释义:野有饿莩 饿莩:饿死的人。郊外有饿死的人。形容战乱或灾后的景象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9、饥寒交迫 jī hán jiāo pò
释义:饥寒交迫 交:一齐;迫:逼迫。饥饿、寒冷一齐袭来。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处:宋 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10、饿殍枕藉 e piao zhen ji
释义:饿殍枕藉 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11、饿殍遍野 è piǎo biàn yě
释义:饿殍遍野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12、饿莩遍野 è piǎo biàn yě
释义:饿莩遍野 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