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坏人当道的成语(形容坏人当权的成语牛):不堪入耳,不学无术,不轨之徒,乘人之危,借刀杀人,勾心斗角,厚颜无耻,发财致富,吃里扒外,吃里爬外,呆头呆脑,坏人坏事,坏人心术,坏法乱纪,处心积虑,好吃懒做,害群之马,当家做主,恩将仇报,暗室欺心,横行霸道,毒蛇猛兽,沽名钓誉,狐假虎威,狗党狐群,狗苟蝇营,矫揉造作,称王称霸,肥头大耳,背信弃义,胡作非为,胡言乱语,诲淫诲盗,豺狼当道,财迷心窍,趁火打劫,过河拆桥,非驴非马,魑魅魍魉,鲍鱼之肆。
- 1、不堪入耳 bù kān rù ěr - 释义:不堪入耳 堪:忍受;入耳:听进耳里。难以听下去。形容声音或语言非常难听;令人听着不舒服或起反感。 - 出处:明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 2、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 释义:不学无术 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 3、不轨之徒 bù guǐ zhī tú - 释义: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出处:《晋书·刘颂传》:“虽有所犯,轻重甚殊,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以惑众听,因名可乱,假力取直,故清议益伤也。” 
- 4、乘人之危 chéng rén zhī wēi - 释义:乘人之危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 5、借刀杀人 jiè dāo shā rén - 释义:借刀杀人 用别人的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去害人。 - 出处:明 汪廷讷《三祝记 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 6、勾心斗角 gōu xīn dòu jiǎo - 释义:勾心斗角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 出处: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7、厚颜无耻 hòu yán wú chǐ - 释义:厚颜无耻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 出处:《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 8、发财致富 fā cái zhì fù - 释义:发财致富 因获得大量财物而富裕起来 - 出处: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发财致富的机会。” 
- 9、吃里扒外 chī lǐ pá wài - 释义:吃里扒外 比喻受这一方好处,却暗为另一方效劳 -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人心隔肚皮,备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风漏水,叫韩老六跑了。” 
- 10、吃里爬外 chī lǐ pá wài - 释义:吃里爬外 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立此存照”(四)》:“凡一班吃里爬外,枪口向内的狼鼠之辈,读此亦当憬然而悟矣。” 
- 11、呆头呆脑 dāi tóu dāi nǎo - 释义:呆头呆脑 呆:痴呆、迟钝。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 - 出处: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 
- 12、坏人坏事 huài rén huài shì - 释义:坏人坏事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 出处: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 13、坏人心术 huài rén xīn shù - 释义:坏人心术 使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的居心。 - 出处: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安东守约问八条(其一)》:“若真能学者,如明镜在悬,凡物之来,妍媸立辨,岂为彼物所移,何能坏人心术?” 
- 14、坏法乱纪 huài fǎ luàn jì - 释义:坏法乱纪 破坏法制和纪律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 15、处心积虑 chǔ xīn jī lǜ - 释义:处心积虑 处心:存心;积虑:图谋了很长时间。指存心很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 出处:《穀梁传 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 16、好吃懒做 hào chī lǎn zuò - 释义:好吃懒做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 17、害群之马 hài qún zhī mǎ - 释义:害群之马 危害马群的坏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 出处:宋 刘安世《尽言集 应诏言集》:“恣其毁誉;如害群之马,岂宜轻议哉!” 
- 18、当家做主 dāng jiā zuò zhǔ - 释义:当家做主 当家:主持家务。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 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要当支书,就得认真地当家做主。” 
- 19、恩将仇报 ēn jiāng chóu bào - 释义:恩将仇报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 20、暗室欺心 àn shì qī xīn - 释义:暗室欺心 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指偷偷地做坏事。 - 出处: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 第九卷 警世格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 
- 21、横行霸道 héng xíng bà dào - 释义:横行霸道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 22、毒蛇猛兽 dú shé měng shòu - 释义:毒蛇猛兽 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 出处: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在人同兽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何时有毒蛇猛兽来犯,所以人类时时刻刻不知生死。” 
- 23、沽名钓誉 gū míng diào yù - 释义:沽名钓誉 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极力谋取好名誉。沽:买;钓:喻用手段取得。 - 出处:金 张建《高陵县张公去思碑》:“非若沽名钓誉之徒,内有所不足,急于人闻,而专苛察督责。” 
- 24、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 释义:狐假虎威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25、狗党狐群 gǒu dǎng hú qún - 释义:狗党狐群 见“狐群狗党”。 - 出处:明·元心子《金雀记·投崖》:“差杀你狗党狐群,我怎肯丧志污红粉。” 
- 26、狗苟蝇营 gǒu gǒu yíng yíng - 释义:狗苟蝇营 比喻为了名利不择手段,象苍蝇一样飞来飞去,象狗一样不知羞耻。 - 出处:宋 文天祥《御试策一道》:“牛维马絷,狗苟蝇营,患得患失,无所不至者,无怪也。” 
- 27、矫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 释义:矫揉造作 矫:使弯曲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形容故意做作;表现得极不自然。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 28、称王称霸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 释义:称王称霸 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自称为君主、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 - 出处:宋 汪元量《读史》诗:“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 29、肥头大耳 féi tóu dà ěr - 释义:肥头大耳 肥肥的头;硕大的耳。形容生活优裕;保养得好。旧时也指人长得福相。今多用于贬义。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的肥头大耳。” 
- 30、背信弃义 bèi xìn qì yì - 释义: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 出处:《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 31、胡作非为 hú zuò fēi wéi - 释义:胡作非为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 32、胡言乱语 hú yán luàn yǔ - 释义:胡言乱语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 出处: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 33、诲淫诲盗 huì yín huì dào - 释义:诲淫诲盗 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 出处:《周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34、豺狼当道 chái láng dāng dào - 释义:豺狼当道 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当:正当;当道:横在路中间挡路。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横在道路中间。比喻残暴的人掌权得势或违法横行;也作“虎狼当路”。 - 出处: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 35、财迷心窍 cái mí xīn qiào - 释义:财迷心窍 迷:昏乱。指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 出处:孙犁《秀露集 耕堂读书记》:“如果当时这位作者,明达冷静一些,不财迷心窍,天下原可以平安无事的。” 
- 36、趁火打劫 chèn huǒ dǎ jié - 释义:趁火打劫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出处: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 37、过河拆桥 guò hé chāi qiáo - 释义:过河拆桥 自己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脚踢开。 -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 38、非驴非马 fēi lǘ fēi mǎ - 释义:非驴非马 不是驴;也不是马。形容走了样;什么也不像;不伦不类。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西域传下 渠犁》:“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 39、魑魅魍魉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释义:魑魅魍魉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 40、鲍鱼之肆 bào yú zhī sì - 释义:鲍鱼之肆 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