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狠心做决定的词语(形容狠心决心改变的成语):不顾一切,佛口蛇心,兵无斗志,卑鄙无耻,发奋为雄,发奋图强,发家致富,发愤图强,发愤自雄,发誓赌咒,发财致富,弘誓大愿,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打定主意,改恶从善,改过自新,放下屠刀,残暴不仁,滴水穿石,焚舟破釜,狗肺狼心,狗行狼心,狠心辣手,翻山越岭,胡作非为,虎视眈眈,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豺狐之心,豺狼野心,赌咒发誓,还我河山,雕心雁爪,雕心鹰爪,鹗心鹂舌,不仁起富,重新做人,赌誓发原,安忍残贼,好色而恶心,耽耽虎视。
1、不顾一切 bù gù yī qiè
释义:不顾一切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2、佛口蛇心 fó kǒu shé xīn
释义:佛口蛇心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明 梅鼎祚《玉合记 焚修》:“师父不要骂,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好两个佛口蛇心。”
3、兵无斗志 bīng wú dòu zhì
释义:兵无斗志 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且说曼伯杀入左军,陈兵原无斗志,即时奔散,反将周兵冲动。”
4、卑鄙无耻 bēi bǐ wú chǐ
释义:卑鄙无耻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5、发奋为雄 fā fèn wéi xióng
释义:发奋为雄 发奋:振作兴起。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出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
6、发奋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释义:发奋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7、发家致富 fā jiā zhì fù
释义:发家致富 发展家业,使家庭变得富裕起来
出处: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这个村子里的‘大能人’,更关心的却是个人的发家致富。”
8、发愤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释义:发愤图强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出处: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彻底革命。”
9、发愤自雄 fā fèn zì xióng
释义:发愤自雄 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愿吾弟发愤自雄,勿蹈乃兄故辙也。”
10、发誓赌咒 fā shì dǔ zhòu
释义:发誓赌咒 咒:誓言。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先是我发誓赌咒砸这劳什子,你都没劝过,说我疯的?刚刚的这几日才好了,你又来怄我。”
11、发财致富 fā cái zhì fù
释义:发财致富 因获得大量财物而富裕起来
出处: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发财致富的机会。”
12、弘誓大愿 hóng shì dà yuàn
释义:弘誓大愿 弘:大;誓:诺言。很大的决心和愿望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2回:“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
13、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hèn xiǎo fēi jūn zǐ,wú dú bù zhàng fū
释义: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君子:有才德的人;丈夫: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对仇敌要痛恨,打击要坚决彻底。指坏人心狠手辣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叵奈杨景无礼。”
14、打定主意 dǎ dìng zhǔ yì
释义:打定主意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打定主意,就把自己狎妓旷职的缘由,详细叙述,参了一本,果然奉旨革职。”
15、改恶从善 gǎi è cóng shàn
释义:改恶从善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16、改过自新 gǎi guò zì xīn
释义:改过自新 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17、放下屠刀 fàng xià tú dāo
释义:放下屠刀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8、残暴不仁 cán bào bù rén
释义:残暴不仁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
19、滴水穿石 dī shuǐ chuān shí
释义:滴水穿石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0、焚舟破釜 fén zhōu pò fǔ
释义:焚舟破釜 釜:古代用的锅。烧掉船只打破锅。比喻坚决不能动摇的决心。
出处:南朝·颜竣《为世祖檄京邑》:“支军别统,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芜湖,入据云阳。”
21、狗肺狼心 gǒu fèi láng xīn
释义:狗肺狼心 同“狼心狗肺”。
出处:昆曲《十五贯》第二场:“谋财害命拐女人,狗肺狼心!”
22、狗行狼心 gǒu xíng láng xīn
释义:狗行狼心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出处: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23、狠心辣手 hěn xīn là shǒu
释义:狠心辣手 残忍的心肠,毒辣的手段。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24、翻山越岭 fān shān yuè lǐng
释义:翻山越岭 越:过;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25、胡作非为 hú zuò fēi wéi
释义:胡作非为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26、虎视眈眈 hǔ shì dān dān
释义:虎视眈眈 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
出处:《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27、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fù shé shì shǒu,zhuàng shì jiě wàn
释义: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割指亦是其类,乃吉祥也。”
28、豺狐之心 chái hú zhī xīn
释义:豺狐之心 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出处:《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这文》:“近闻楚王无道,遂发材(豺)狐之心,诛妾家破亡消。
29、豺狼野心 chái láng yě xīn
释义:豺狼野心 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出处: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
30、赌咒发誓 dǔ zhòu fā shì
释义:赌咒发誓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出处:温靖邦《将星在狼烟中升起》:“陈书农他们赌咒发誓,声明自己决无二心。”
31、还我河山 huán wǒ hé shān
释义:还我河山 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出处: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五卷:“徽宗尝梦吴越钱王引徽宗御衣云:‘我好来朝,便终于还我河山。’”
32、雕心雁爪 diāo xīn yàn zhǎo
释义:雕心雁爪 比喻心狠手辣。
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
33、雕心鹰爪 diāo xīn yīng zhǎo
释义:雕心鹰爪 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他待使些雕心鹰爪,安排下龙韬虎略。”
34、鹗心鹂舌 è xīn lí shé
释义:鹗心鹂舌 鹗:鱼鹰;鹂:黄莺。比喻嘴甜心狠,阴险狡诈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72回:“这绍闻当不住鹗心鹂舌的话。”
35、不仁起富 bù rén qǐ fù
释义:不仁起富 怀着坏心肠创立富业。指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地图谋发家致富。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乙志·邢大将》:"邢大将者,保州人,居近塞,以不仁起富。"
36、重新做人 chóng xīn zuò rén
释义:重新做人 指已认识、悔改所犯罪过,并以此为起点重新塑自己的形象。
37、赌誓发原 dǔ shì fā yuán
释义:赌誓发原 犹言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38、安忍残贼 ān rěn cán zéi
释义:安忍残贼 残贼:伤害、毁坏人的身心。安于做残酷狠毒的事情。
出处:《唐律·十恶》:"安忍残贼,背违正道,故曰不道。"
39、好色而恶心 hǎo sè ér ě xīn
释义:好色而恶心 容貌美丽但狠毒。
出处:《国语·晋语一》:"虽好色,必恶心,不可谓好。"
40、耽耽虎视 dān dān hǔ shì
释义:耽耽虎视 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出处:《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