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无所畏惧的四字词语(形容无所畏惧的是什么成语):临危不惧,从容就义,以刑致刑,傲雪凌霜,傲雪欺霜,兼人之勇,冲锋陷阵,初生之犊,初生之犊不惧虎,初生之犊不畏虎,勇猛精进,勇者不惧,大勇若怯,大智大勇,奋不顾身,怯防勇战,戴头而来,扯鼓夺旗,无所畏惧,昂首挺胸,杀敌致果,欺霜傲雪,气壮胆粗,浑身是胆,瞋目张胆,群威群胆,胆壮心雄,胆壮气粗,胆大心雄,胆粗气壮,血性男儿,见义勇为,视死如归,蹈锋饮血,身先士卒,鼎镬如饴,匹马一麾,昂然挺立,敢为敢做,胆大包身。
1、临危不惧 lín wēi bù jù
释义:临危不惧 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出处:《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2、从容就义 cóng róng jiù yì
释义:从容就义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宋 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3、以刑致刑 yǐ xíng zhì xíng
释义:以刑致刑 谓对重罪施以轻刑,则罪犯无所畏惧,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
出处:《商君书·靳令》:“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又《去强》:“以刑致刑,国治。”《韩非子·饬令》:“罪重而刑轻,刑轻而则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
4、傲雪凌霜 ào xuě líng shuāng
释义: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严寒;傲然挺立于霜雪之中。
出处:宋 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5、傲雪欺霜 ào xuě qī shuāng
释义:傲雪欺霜 傲视白雪;欺凌寒霜。形容不怕严寒。又比喻人不畏逆境。
出处: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6、兼人之勇 jiān rén zhī yǒng
释义:兼人之勇 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出处:《汉书 韩信传》:“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7、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释义:冲锋陷阵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出处:《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8、初生之犊 chū shēng zhī dú
释义:初生之犊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9、初生之犊不惧虎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
释义:初生之犊不惧虎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10、初生之犊不畏虎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释义:初生之犊不畏虎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11、勇猛精进 yǒng měng jīng jìn
释义:勇猛精进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出处:《无量寿经》上卷:“勇猛精进,志愿无惓。”
12、勇者不惧 yǒng zhě bù jù
释义:勇者不惧 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出处:《论语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3、大勇若怯 dà yǒng ruò qiè
释义:大勇若怯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14、大智大勇 dà zhì dà yǒng
释义:大智大勇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出处:陈立德《前驱》:“他们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坚韧毅力。”
15、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不顾身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16、怯防勇战 qiè fáng yǒng zhàn
释义:怯防勇战 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出处:《梁书 冯道根传》:“众颇笑之。道根曰:‘怯防勇战,此之谓也。’”
17、戴头而来 dài tóu ér lái
释义:戴头而来 戴:头顶着。戴着脑袋前来。形容无所畏惧的样子
出处: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头而来矣。’”
18、扯鼓夺旗 chě gǔ duó qí
释义:扯鼓夺旗 形容作战勇敢。
出处:元 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统雄兵劈面相持,驱貔虎扯鼓夺旗。”
19、无所畏惧 wú suǒ wèi jù
释义: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20、昂首挺胸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释义:昂首挺胸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出处:《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21、杀敌致果 shā dí zhì guǒ
释义:杀敌致果 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22、欺霜傲雪 qī shuāng ào xuě
释义:欺霜傲雪 欺:欺凌。傲:傲视,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
出处: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23、气壮胆粗 qì zhuàng dǎn cū
释义:气壮胆粗 气势壮、胆量大。形容无所畏惧。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她的那点聪明根本不在何玉凤之下,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
24、浑身是胆 hún shēn shì dǎn
释义:浑身是胆 浑身:全身。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出处:宋 陈著《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
25、瞋目张胆 chēn mù zhāng dǎn
释义:瞋目张胆 瞋目:瞪大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形容有胆识,敢作敢为。后形容无所顾忌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余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
26、群威群胆 qún wēi qún dǎn
释义:群威群胆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出处: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27、胆壮心雄 dǎn zhuàng xīn xióng
释义:胆壮心雄 见“胆大心雄”。
出处:《中国歌谣资料·当兵要当红军》:“十七十八正年青,当兵就要当红军,胆壮心雄志愿大,红军到处受欢迎。”
28、胆壮气粗 dǎn zhuàng qì cū
释义:胆壮气粗 见“胆粗气壮”。
出处:袁静《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师长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有他指挥我们打仗,我们心里特别踏实,胆壮气粗。”
29、胆大心雄 dǎn dà xīn xióng
释义:胆大心雄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出处:明 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30、胆粗气壮 dǎn cū qì zhuàng
释义:胆粗气壮 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我只从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经了十三妹姐姐的一番教化,不觉得胆粗气壮起来。”
31、血性男儿 xuè xìng nán ér
释义:血性男儿 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
出处: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你小姐乃是闺阁中的须眉男子,我铁挺生也是个血性男儿。”
32、见义勇为 jiàn yì yǒng wéi
释义:见义勇为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33、视死如归 shì sǐ rú guī
释义: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34、蹈锋饮血 dǎo fēng yǐn xuè
释义:蹈锋饮血 形容勇敢,不怕牺牲。
出处:清·吴敏树《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公骤起乡闾,捐家室,誓徒旅,蹈锋饮血,其军最为雄健矣。”
35、身先士卒 shēn xiān shì zú
释义:身先士卒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36、鼎镬如饴 dǐng huò rú yí
释义:鼎镬如饴 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出处: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37、匹马一麾 pǐ mǎ yī huī
释义:匹马一麾 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
出处:元·脱脱《辽史》卷五十八:"辽太祖匹马一麾,斥地万里,经营四方,末尝宁居,所至乐从,用此道也。"
38、昂然挺立 áng rán tǐng lì
释义:昂然挺立 昂首挺胸地直立着。形容精神昂扬,无所畏惧的样子。
39、敢为敢做 gǎn wéi gǎn zuò
释义:敢为敢做 做事勇敢,无所畏惧。同“敢作敢为”。
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这的是败坏风俗,那一个敢为敢做!"
40、胆大包身 dǎn dà bāo shēn
释义:胆大包身 胆比整个身体都大。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出处:《旧唐书·李昭德传》:"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