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科举考试有关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描写科举考试的成语):一举成名,出类拔萃,功名富贵,十年窗下,及第成名,名列前茅,名落孙山,富贵功名,年富力强,年谊世好,年逾古稀,才华横溢,日落西山,昆山片玉,有钱有势,朝气蓬勃,杨穿三叶,桂林一枝,梦寐以求,榜上无名,独占鳌头,老态龙钟,蟾宫折桂,郤诜高第,金榜挂名,金榜题名,风华正茂,风烛残年,夺锦之才,龙标夺归。
1、一举成名 yī jǔ chéng míng
释义:一举成名 原指一旦科举及举;就会名闻天下。现在指因某一件事一下子就出了名。
出处:唐 韩愈《国子监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
2、出类拔萃 chū lèi bá cuì
释义:出类拔萃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3、功名富贵 gōng míng fù guì
释义:功名富贵 指升官发财。
出处:唐·李白《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明·洪应明《菜根谭·应酬》:“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4、十年窗下 shí nián chuāng xià
释义:十年窗下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出处: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5、及第成名 jí dì chéng míng
释义:及第成名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出处: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怎肯似那等穷酸恶醋,得一个及第成名,却又早负德辜恩。”
6、名列前茅 míng liè qián máo
释义:名列前茅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7、名落孙山 míng luò sūn shān
释义:名落孙山 名字排在孙山后面。指考试未被录取;榜上无名。
出处:宋 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8、富贵功名 fù guì gōng míng
释义:富贵功名 富贵:有钱有势;功名:科举应试取中而做官。指既有财势又官位显赫
出处: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2回:“富贵功名,吾与兄自有,何必拘拘于此?”
9、年富力强 nián fù lì qiáng
释义:年富力强 年:年岁;富:多;年富:未来的年岁多;指年轻;力:精力。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10、年谊世好 nián yì shì hào
释义:年谊世好 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
11、年逾古稀 nián yú gǔ xī
释义:年逾古稀 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出处: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2、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13、日落西山 rì luò xī shān
释义:日落西山 太阳迫近西山;快要落下。也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出处:《上唐书 音乐志》:“'栖鸟夜飞',沉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败前,思归京师,故歌和云:'日落西山还去来。'”
14、昆山片玉 kūn shān piàn yù
释义:昆山片玉 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出处:《晋书 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15、有钱有势 yǒu qián yǒu shì
释义:有钱有势 既有钱财,又有势力。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九回:“毛太公那厮,有钱有势。”
16、朝气蓬勃 zhāo qì péng bó
释义:朝气蓬勃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17、杨穿三叶 yáng chuān sān yè
释义:杨穿三叶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原谓射技高超。后亦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18、桂林一枝 guì lín yī zhī
释义:桂林一枝 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出处:《晋书 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19、梦寐以求 mèng mèi yǐ qiú
释义:梦寐以求 寐:睡着。睡觉做梦时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出处:《诗经 周南 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20、榜上无名 bǎng shàng wú míng
释义:榜上无名 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
出处:元 曾瑞《留鞋记》楔子:“自谓状元探手可得,岂知时运不济,榜上无名,屡次束装而回。”
21、独占鳌头 dú zhàn áo tóu
释义:独占鳌头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22、老态龙钟 lǎo tài lóng zhōng
释义:老态龙钟 老态:老年人的体态;龙钟:行动不灵活。形容年老体衰;动作迟缓。
出处:宋 陆游《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23、蟾宫折桂 chán gōng zhé guì
释义:蟾宫折桂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出处:《晋书 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举贤良封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24、郤诜高第 xì shēn gāo dì
释义:郤诜高第 比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出处:晋郤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 郤诜传》。
25、金榜挂名 jīn bǎng guà míng
释义:金榜挂名 见“金榜题名”。
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儿金榜挂名时,那其间新婚燕尔。”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若要洞府花烛夜,必须金榜挂名时。”
26、金榜题名 jīn bǎng tí míng
释义:金榜题名 金榜: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黄榜;题名:写上名字。名字写在金榜上。泛指通过考试后被录取。
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27、风华正茂 fēng huá zhèng mào
释义:风华正茂 风:风采;华:才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8、风烛残年 fēng zhú cánnián
释义:风烛残年 风烛:风中的烛火。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随时都可能完结。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29、夺锦之才 duó jǐn zhī cái
释义:夺锦之才 夺锦:相传武则天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赏锦袍。指科举及第或竞赛优胜者。也用以称赞文才出众或被宠赐。
出处:《新唐书·宋之问传》:"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鉴之嗟赏,更夺袍以赐。"
30、龙标夺归 lóng biāo duó guī
释义:龙标夺归 科举时代指状元及第。
出处:宋·胡继宗《书言故事·科第类》:"大魁首夺龙标,卢肇黄颇缘宜春人,同举。郡守独饯颇,明年,肇状元及第。归。郡守接甚厚。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守大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