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词语(形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语):不务正业,回头是岸,回心转意,幡然悔悟,弃恶从善,弃旧图新,引咎自责,悔过自新,拍案惊奇,改邪归正,无边无际,正本清源,洗心革面,浪子回头,清源正本,生死轮回,痛改前非,知过必改,知过能改,矫世变俗,端本正源,肉袒负荆,苦海无边,补偏救弊,补阙挂漏,负荆请罪,迁善改过,迷途知返,退藏于密。
1、不务正业 bù wù zhèng yè
释义:不务正业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2、回头是岸 huí tóu shì àn
释义:回头是岸 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出处: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3、回心转意 huí xīn zhuǎn yì
释义:回心转意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出处:元 高则诚《琵琶记》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且更耐看如何?”
4、幡然悔悟 fān rán huǐ wù
释义:幡然悔悟 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
出处: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八回:“话说谭绍洸听得冯云山这番议论,已幡然悔悟。”
5、弃恶从善 qì è cóng shàn
释义:弃恶从善 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
出处: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愿意和韩劲合作,使吴迪弃恶从善。”
6、弃旧图新 qì jiù tú xīn
释义:弃旧图新 图:图谋、追求。抛弃旧的、不好的东西;追求新的、正确的东西。
出处:唐 韩愈《昌黎集 上宰相书》第16卷:“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
7、引咎自责 yǐn jiù zì zé
释义:引咎自责 咎:错误。主动承担错误;并责备自己。
出处:《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责。”
8、悔过自新 huǐ guò zì xīn
释义:悔过自新 悔:悔恨;过:过失;错误;自新:使自己成为新人。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出处:《新唐书 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9、拍案惊奇 pāi àn jīng qí
释义:拍案惊奇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0、改邪归正 gǎi xié guī zhèng
释义:改邪归正 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指不再做坏事。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11、无边无际 wú biān wú jì
释义:无边无际 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12、正本清源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释义:正本清源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起源上整理。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晋书 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13、洗心革面 xǐ xīn gé miàn
释义:洗心革面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14、浪子回头 làng zǐ huí tóu
释义:浪子回头 浪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回头:回心悔悟。不务正业者改邪归正。
出处:明·陈继儒《小窗幽记》:“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
15、清源正本 qīng yuán zhèng běn
释义:清源正本 谓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文史知识》:“对每一种文体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需要客观地分析,清源正本,了解其在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
16、生死轮回 shēng sǐ lún huí
释义:生死轮回 轮回:流转。佛教认为众生各依所做的善恶而在生死世界中循环不已,像车轮回旋不停一样
出处:明·无名氏《李云卿》第四折:“今日到来日修,每日去频发愿,过今年捱到来年,担阁了修行仙道远,则这生死轮回怎遣!”
17、痛改前非 tòng gǎi qián fēi
释义:痛改前非 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错误。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18、知过必改 zhī guò bì gǎi
释义:知过必改 知道了过错;必定改正。
出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19、知过能改 zhī guò néng gǎi
释义:知过能改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出处:《论语 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20、矫世变俗 jiǎo shì biàn sú
释义:矫世变俗 指纠正和改变不良的世风民俗。
出处:《宋史 王安石传》:“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21、端本正源 duān běn zhèng yuán
释义:端本正源 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出处:《晋书·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
22、肉袒负荆 ròu tǎn fù jīng
释义:肉袒负荆 肉袒:光着身子;负荆:背负荆条。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愿受责罚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3、苦海无边 kǔ hǎi wú biān
释义:苦海无边 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24、补偏救弊 bǔ piān jiù bì
释义:补偏救弊 弊:害处;毛病。补救偏差;纠正错误。
出处:宋 魏翁《鹤山文集》:“臣愿陛下以臣前所陈未喻六条行之,以明白洞达为目前补偏救弊之策。”
25、补阙挂漏 bǔ quē guà lòu
释义:补阙挂漏 阙:缺;漏:遗漏。指弥补事物的缺陷和漏洞
出处:清 赵曦明《跋》:“至于补阙挂漏,俾臻完善,不能无望于将伯之助云。”
26、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释义: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7、迁善改过 qiān shàn gǎi guò
释义:迁善改过 谓改正过失而向善。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迁善改过,是修德中紧要事。”
28、迷途知返 mí tú zhī fǎn
释义:迷途知返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失了道路;知道后改到正路上来。比喻犯了错误后;知道改正。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
29、退藏于密 tuì cáng yú mì
释义:退藏于密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出处:《周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