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有武字的四字词语(包含武字的成语_包含武字的四字词语):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挂冠神武,内修政治,外治武备,不文不武,乃文乃武,乃武乃文,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兼资文武,出文入武,勤兵黩武,吕武操莽,奋武扬威,孔武有力,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废文任武,弃文就武,弃武修文,弄文轻武,才兼文武,揆文奋武,极武穷兵,横抢武夺,汉武托孤,秉文兼武,秉文经武,秦皇汉武,穷兵极武,穷兵黩武,经文纬武,经武纬文,继踵接武,能文善武,能文能武,谋臣武将,赳赳武夫,较武论文,驾肩接武,黩武穷兵,广武之叹,披文握武。
1、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lìng zhī yǐ wén,qí zhī yǐ wǔ
释义: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令:命名,引申为施教;齐:使整齐。指用政治道义教育部队,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伐。
出处:《孙子兵法·行军篇》:"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2、挂冠神武 guà guān shén wán
释义:挂冠神武 指辞官隐居。
出处:《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
3、内修政治,外治武备 nèi xiū zhèng zhì,wài zhì wǔ bèi
释义:内修政治,外治武备 修:修治;政治:政策;治:管理;武备:军备。对内修明政治,对外做好军事准备。
出处:战国·吴起《吴子·图国篇》卷一:"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4、不文不武 bù wén bù wǔ
释义: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出处:唐 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5、乃文乃武 nǎi wén nǎi wǔ
释义:乃文乃武 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出处:唐 王勃《九成宫颂》:“一阴一阳,神道也。乃文乃武,圣图也。”
6、乃武乃文 nǎi wǔ nǎi wén
释义:乃武乃文 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出处:语出《书经 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7、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bīng cáng wǔ kù mǎ rù huà shān
释义: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出处:北周 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8、兼资文武 jiān zī wén wǔ
释义:兼资文武 兼资:兼有。兼备有文才武略的人。指文武全才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平陵朱云,兼资文武,患正有智略。”
9、出文入武 chū wén rù wǔ
释义:出文入武 谓文武兼备。
出处:唐·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诗之一:“好著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
10、勤兵黩武 qín bīng dú wǔ
释义:勤兵黩武 黩:轻率。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出处:凌力《少年天子》第一章:“他终于采纳范文程和汤若望的政见,放弃了徒恃军威的‘勤兵黩武’,采取了招降弭乱的‘文德绥怀’。”
11、吕武操莽 lǚ wǔ cāo mǎng
释义:吕武操莽 吕雉、武则天、曹操、王莽的合称。旧时都被认为是以阴谋手段篡夺君位的野心家。因以之指窃取政权的国贼。
出处:梁启超《复金山中华会馆书》:“即不爱皇,即不爱国,亦当爱身家,其忍听吕武操莽为我写卖奴契也?”
12、奋武扬威 fèn wǔ yáng wēi
释义:奋武扬威 振奋勇气,施展威风。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
13、孔武有力 kǒng wǔ yǒu lì
释义:孔武有力 形容人很有力气。
出处:《诗经 郑风 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14、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fù guì bù yín,wēi wǔ bù qū
释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出处: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15、废文任武 fèi wén rèn wǔ
释义:废文任武 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出处:《战国策·秦策》:“仍废文任武,缀甲历兵,效胜于战场。”
16、弃文就武 qì wén jiù wǔ
释义:弃文就武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出处: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
17、弃武修文 qì wǔ xiū wén
释义:弃武修文 修文:修明文教。放弃武事改习文教
出处:老舍《离婚》:“吴先生的‘先生’永远不离口,仿佛是拿这个字证明自己已弃武修文了。”
18、弄文轻武 nòng wén qīng wǔ
释义:弄文轻武 弄:戏弄,玩弄。耍弄文士的策略,轻视运用武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绍怒曰:‘汝等弄文轻武使我失大义!’”
19、才兼文武 cái jiān wén wǔ
释义:才兼文武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
20、揆文奋武 kuí wén fèn wǔ
释义:揆文奋武 施行文教,振奋武事。语本《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出处:语出《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21、极武穷兵 jí wǔ qióng bīng
释义:极武穷兵 黩武。滥用武力。
出处:《周书·韦孝宽传》:“且君辅翼幼主,位重望隆,理宜调阴阳,抚百姓,焉用极武穷兵,构怨连祸。”
22、横抢武夺 héng qiǎng wǔ duó
释义:横抢武夺 见“横抢硬夺”。
出处:郭沫若《羽书集·我们失掉的只是奴隶的镣铐》:“敌人看到我们的觉醒,因而发生了恐慌。假面具剥掉了,露出了它们的狰狞的面孔来横抢武夺。”
23、汉武托孤 hàn wǔ tuō gū
释义:汉武托孤 汉武:汉武帝;孤:遗孤。汉武帝把8岁的儿子托霍光辅佐
24、秉文兼武 bǐng wén jiān wǔ
释义:秉文兼武 犹言能文能武。
出处: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李将军秉文兼武,受命专征。”
25、秉文经武 bǐng wén jīng wǔ
释义:秉文经武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出处:南朝 梁 沈约《王亮等封侯诏》:“秉文经武,任惟腹心。”
26、秦皇汉武 qín huáng hàn wǔ
释义:秦皇汉武 秦始皇和汉武帝
出处: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此秦皇汉武之所行,非二帝三王之事业也。”
27、穷兵极武 qióng bīng jí wǔ
释义:穷兵极武 动用全部兵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奢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
28、穷兵黩武 qióng bīng dú wǔ
释义:穷兵黩武 穷:用尽;竭尽。黩:任意;轻率。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出处:三国 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所戒。”
29、经文纬武 jīng wén wěi wǔ
释义:经文纬武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出处:唐 许敬宗《定宗庙乐议》:“虽复圣迹神功,不可得而窥测,经文纬武,敢有寄于名言。”
30、经武纬文 jīng wǔ wěi wén
释义:经武纬文 经:丝织品的直线;武:武功;纬:丝织品的横线;文:文治。以武功和文德治理国家
出处:南朝·梁·沈约《棋品序》:“若夫入神造极之灵,经武纬文之德,故可与和乐等妙。”
31、继踵接武 jì zhǒng jiē wǔ
释义:继踵接武 踵:脚后跟;武:足迹。脚后跟接脚后跟,足迹挨足迹。形容人数众多而拥挤不堪或接连不断
出处:明·归有光《送张子忠之任南昌序》:“士大夫登朝著与其居于乡者,继踵接武。”
32、能文善武 néng wén shàn wǔ
释义:能文善武 能:能够,信任。指人文武双全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凭着我能文善武才人敌,俺父亲将我来许。”
33、能文能武 néng wén néng wǔ
释义:能文能武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34、谋臣武将 móu chén wǔ jiàng
释义:谋臣武将 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出处:汉 张衡《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35、赳赳武夫 jiū jiū wǔ fū
释义:赳赳武夫 赳赳:雄壮威武的样子。形容雄壮威武的勇士。
出处:《诗经 国风 兔置》:“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36、较武论文 jiào wǔ lùn wén
释义:较武论文 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此书讲道学,筹经济谈天测地,较武论文,无不原原本本,穷极要妙,此其本领之大也。”
37、驾肩接武 jià jiān jiē wǔ
释义:驾肩接武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出处:《旧唐书·尹思贞李杰等传论》:“有唐之兴,绵历年所,骨鲠清廉之士,怀忠抱义之臣,台省之间,驾肩接武。”
38、黩武穷兵 dú wǔ qióng bīng
释义:黩武穷兵 滥用兵力,任意征讨
出处:《周书 武帝纪论》:“若使翌日之瘳无爽,经营之志获申,黩武穷兵,虽见讥于良吏。”
39、广武之叹 guǎng wǔ zhī tàn
释义:广武之叹 广武:地名。为缺乏能人反使徒有虚名的人得意于一时而发出的感叹。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
40、披文握武 pī wén wò wǔ
释义:披文握武 握:把握。指人兼有文武之才。
出处:元·周德清《满庭芳·看岳王传》:"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