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恶意的成语(形容恶意多的成语大全):蜚短流长,不折不扣,不露声色,回头是岸,好恶不愆,家常便饭,居心不净,居心不良,恶事行千里,恶人先告状,恶意中伤,恶语中伤,恶语伤人,改恶从善,放僻淫佚,放僻邪侈,放辟淫侈,放辟邪侈,方头不律,暴厉恣睢,横行霸道,毫无顾忌,浸润之谮,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狗恶酒酸,狗猛酒酸,空穴来风,耳食之言,肤受之诉,裹足不前,讹言惑众,讹言谎语,逞凶肆虐,革面敛手,飞流短长,飞谋荐谤,飞谋钓谤,鹤唳华亭,假仁假意,肚里生荆棘。
1、蜚短流长 fēi duǎn liú cháng
释义:蜚短流长 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造言生事者,蜚短流长,所不堪受。"
2、不折不扣 bù zhé bù kòu
释义:不折不扣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出处: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3、不露声色 bù lù shēng sè
释义:不露声色 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
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 蓟素秋》:“女知为所绐,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女固黠,不露声色,静以待之。”
4、回头是岸 huí tóu shì àn
释义:回头是岸 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出处: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5、好恶不愆 hǎo è bù qiān
释义:好恶不愆 愆:差爽,失误。好坏、善恶分明,没有差错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好恶不愆,民知所适。”
6、家常便饭 jiā cháng biàn fàn
释义:家常便饭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常词官好做,家常饭好吃。”
7、居心不净 jū xīn bù jìng
释义:居心不净 居心:存心;净:干净。存心不善。指存心不纯净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8、居心不良 jū xīn bù liáng
释义:居心不良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9、恶事行千里 è shì xíng qiān lǐ
释义:恶事行千里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10、恶人先告状 è rén xiān gào zhuàng
释义:恶人先告状 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
出处:鲁迅《两地书》:“经我强硬的答复,没法对付,便用最终的毒计,就是以退为进,先发制人,亦即所谓‘恶人先告状’也。”
11、恶意中伤 è yì zhòng shāng
释义:恶意中伤 出自恶毒用心去攻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12、恶语中伤 è yǔ zhòng shāng
释义:恶语中伤 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13、恶语伤人 è yǔ shāng rén
释义:恶语伤人 恶语:无礼中伤一类的口语。用恶毒的话伤害别人。也作“恶口伤人”。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第43卷:“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14、改恶从善 gǎi è cóng shàn
释义:改恶从善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15、放僻淫佚 fàng pì yín yì
释义:放僻淫佚 肆意为非作歹。亦指肆无忌惮、邪恶不正。
出处:《文子·下德》:“若开其锐端,而纵之放僻淫佚,而禁之以法,随之以刑,虽残贼天下,不能禁其奸矣。”
16、放僻邪侈 fàng pì xié chǐ
释义:放僻邪侈 见“放辟邪侈”。
出处: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人情足于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
17、放辟淫侈 fàng pì yín chǐ
释义:放辟淫侈 见“放僻淫佚”。
出处:清·刘大櫆《序》:余观今之为友者,无故而聚于一室,酒食嬉戏,相与为放辟淫侈之谈。”
18、放辟邪侈 fàng pì xié chǐ
释义:放辟邪侈 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19、方头不律 fāng tóu bù lǜ
释义:方头不律 见“方头不劣”。
出处:元·郑廷玉《金凤钗》:“见一个方头不律的人,欺侮一个老年,打扯他跳河。”
20、暴厉恣睢 bào lì zí suī
释义:暴厉恣睢 暴:残暴;恣睢:横行霸道,任意妄为。形容残暴凶狠,恣意横行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2回:“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恺恻,叫人感恩,或是暴厉恣睢,叫人畏惧。”
21、横行霸道 héng xíng bà dào
释义:横行霸道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22、毫无顾忌 háo wú gù jì
释义:毫无顾忌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出处:明·醒世居士《八段锦》第七段:“以假作真,毫无顾忌,致我割破恩爱,妻子逃亡。”
23、浸润之谮 jìn rùn zhī zèn
释义:浸润之谮 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24、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
释义: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25、狗恶酒酸 gǒu è jiǔ suān
释义:狗恶酒酸 比喻环境险恶,使人裹足不前。
出处:汉 韩婴《韩诗外传》:“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26、狗猛酒酸 gǒu měng jiǔ suān
释义:狗猛酒酸 比喻环境险恶,使人不敢靠近或指当政者任用小人,阻塞了纳贤之路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27、空穴来风 kōng xué lái fēng
释义:空穴来风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出处: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28、耳食之言 ěr shí zhī yán
释义:耳食之言 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29、肤受之诉 fū shòu zhī sù
释义:肤受之诉 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
出处:《论语 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30、裹足不前 guǒ zú bù qián
释义:裹足不前 裹足:包缠住了脚。好像脚被裹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大多指有所顾虑;停步不前。
出处:战国 楚 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31、讹言惑众 é yán huò zhòng
释义:讹言惑众 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出处:《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32、讹言谎语 é yán huǎng yǔ
释义:讹言谎语 讹言:谣言。造谣说谎话
出处: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又不曾方头不律。”
33、逞凶肆虐 chěng xiōng sì nüè
释义:逞凶肆虐 逞:施展。肆:放肆。虐:残暴。放纵地行凶作恶,任意地进行残害。
出处:《晋书·刘琨传》:“灵厌皇德,曾未悔祸,蚁狄纵毒于神州,夷裔肆虐于上国。”
34、革面敛手 gé miān liǎn shǒu
释义:革面敛手 指改恶从善,不敢恣意妄为。
出处:唐·独孤及《唐故太子宾客……张公遗爱碑颂》:“于是豪民猾吏,革面敛手,家有忠信,人怀耻格。”
35、飞流短长 fēi liú duǎn cháng
释义:飞流短长 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出处:唐 沉亚之《送韩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谀言顺容积微之谗,以基所毁,四邻之地,更效递笑,飞流短长,天下闻矣。”
36、飞谋荐谤 fēi móu jiàn bàng
释义:飞谋荐谤 见“飞谋钓谤”。
出处:清·曾国藩《毕君殉难碑记》:“忌君者日以次骨飞谋荐谤,迭相污染。”
37、飞谋钓谤 fēi móu diào bàng
释义:飞谋钓谤 亦作“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出处: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二寇患公居间,为己不利……则飞谋钓谤,以间染我。”
38、鹤唳华亭 hè lì huá tíng
释义:鹤唳华亭 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39、假仁假意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假仁假意 伪装仁慈,其实内心奸恶。
40、肚里生荆棘 dù lǐ shēng jīng jí
释义:肚里生荆棘 肚子里面生出荆棘。比喻心藏恶意或产生憎恶的情绪。
出处:唐·孟郊《择友》:"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