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不可靠的成语(形容不可靠的人的成语):一成不变,三心二意,人多嘴杂,人心叵测,出尔反尔,华而不实,反复无常,变化无常,口中雌黄,口蜜腹剑,喜新厌旧,墨守成规,大放厥词,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寻花问柳,尽力而为,捕风捉影,无稽之谈,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沾花惹草,漫天要价,独立自主,纸上谈兵,翻云覆雨,背信弃义,胡说八道,自相矛盾,自食其力,舍我其谁,见异思迁,言之无物,言而无信,言行一致,言行不一,说一不二,过河拆桥,食言而肥,云山雾罩。
1、一成不变 yī chéng bù biàn
释义:一成不变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2、三心二意 sān xīn èr yì
释义:三心二意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3、人多嘴杂 rén duō zuǐ zá
释义:人多嘴杂 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4、人心叵测 rén xīn pǒ cè
释义:人心叵测 叵:不可。人的心地不可探测。形容人心险恶。
出处:《新唐书 尹愔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
5、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释义:出尔反尔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6、华而不实 huá ér bù shí
释义:华而不实 华;同“花”;开花;实:结果实。光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里空虚;有名无实。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7、反复无常 fǎn fù wú cháng
释义: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8、变化无常 biàn huà wú cháng
释义:变化无常 常:常规;准则。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9、口中雌黄 kǒu zhōng cí huáng
释义:口中雌黄 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出处: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10、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口蜜腹剑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1、喜新厌旧 xǐ xīn yàn jiù
释义:喜新厌旧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12、墨守成规 mò shǒu chéng guī
释义:墨守成规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出处: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13、大放厥词 dà fàng jué cí
释义:大放厥词 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出处: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14、夸夸其谈 kuā kuā qí tán
释义:夸夸其谈 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15、好高骛远 hào gāo wù yuǎn
释义:好高骛远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16、寻花问柳 xún huā wèn liǔ
释义:寻花问柳 随意漫游;玩赏春景。也比喻男子引诱玩弄妇女;特指宿娼狎妓。寻:探访。
出处:唐 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炯,问柳寻花到野处。”
17、尽力而为 jìn lì ér wéi
释义:尽力而为 尽:全部用出;为:做。用全部力量去做。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18、捕风捉影 bǔ fēng zhuō yǐng
释义:捕风捉影 原指做事像风和影子一样难以捕捉。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功处,德何由进?”
19、无稽之谈 wú jī zhī tán
释义:无稽之谈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出处:宋 郑樵《通志 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
20、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
释义:朝三暮四 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周《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21、朝秦暮楚 zhāo qín mù chǔ
释义:朝秦暮楚 早上侍奉秦国;晚上倒向楚国。比喻主意不定;反复无常。
出处:明 毕魏《竹叶舟》:“因见贵戚王恺,富堪敌国,比太仆更觉奢华,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22、沾花惹草 zhān huā rě cǎo
释义:沾花惹草 犹言沾风惹草。
出处:《花城》1981年第5期:“对了,说她是那种逗引男人去沾花惹草的妖冶,肯定百分之百的正确!”
23、漫天要价 màn tiān yào jià
释义:漫天要价 无限度地乱要价。形容所提出的条件、要求过高
出处:《人民日报》1981.2.11:“这个计划,也是精打细算搞出来的,并非漫天要价之作。”
24、独立自主 dú lì zì zhǔ
释义:独立自主 自主:自己作主。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
出处: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25、纸上谈兵 zhǐ shàng tán bīng
释义:纸上谈兵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
26、翻云覆雨 fān yún fù yǔ
释义:翻云覆雨 翻覆:翻转。翻过去是云;翻过来是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和手段。
出处:唐 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27、背信弃义 bèi xìn qì yì
释义: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出处:《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28、胡说八道 hú shuō bā dào
释义:胡说八道 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
出处:宋 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29、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释义:自相矛盾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出处:《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30、自食其力 zì shí qí lì
释义:自食其力 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谋生。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31、舍我其谁 shě wǒ qí shuí
释义:舍我其谁 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2、见异思迁 jiàn yì sī qiān
释义:见异思迁 异:另外的;别的;迁:改变;变动。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33、言之无物 yán zhī wú wù
释义:言之无物 言:言语;言辞;物:指内容。指写文章或讲话空洞;没有具体充实的内容。
出处:清 梁启超《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34、言而无信 yán ér wú xìn
释义:言而无信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出处:《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35、言行一致 yán xíng yī zhì
释义:言行一致 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
出处: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36、言行不一 yán xíng bù yī
释义:言行不一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出处:《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37、说一不二 shuō yī bù èr
释义:说一不二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38、过河拆桥 guò hé chāi qiáo
释义:过河拆桥 自己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脚踢开。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39、食言而肥 shí yán ér féi
释义:食言而肥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40、云山雾罩 yún shān wù zhào
释义:云山雾罩 罩:覆盖。山被云雾笼罩,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比喻故弄玄虚,暧昧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