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家里很贫穷的词语(形容家里很贫困的成语):箪食与饿,号寒啼饥,含辛茹苦,嗷嗷待食,度日如年,担饥受冻,挨冻受饿,挨饿受冻,涸辙之鲋,画饼充饥,白屋寒门,白手成家,蝉腹龟肠,觥饭不及壶飧,跌跌撞撞,颠沛流离,饥不择食,饥冻交切,饥寒交切,饥火烧肠,饥焰中烧,饥肠辘辘,饥驱叩门,饿殍满道,饿殍载道,饿殍遍野,饿莩载道,饿莩遍野,饿虎吞羊,饿虎扑羊,饿虎扑食,饿虎擒羊,饿虎攒羊,饿虎见羊,饿虎逢羊,肚束三篾,嗷嗷无告,饥肠雷动,国无捐瘠,饥而忘食。
1、箪食与饿 dān sì yǔ è
释义:箪食与饿 与:给与。用箪盛饭给与饥饿的人。
出处:清·张英等《渊鉴类涵·施惠三》:"晋赵宣子舍于翳桑,见灵辄饿,为箪食以与之。"
2、号寒啼饥 háo hán tí jī
释义:号寒啼饥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3、含辛茹苦 hán xīn rú kǔ
释义:含辛茹苦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处: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4、嗷嗷待食 áo áo dài shí
释义:嗷嗷待食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出处: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其五》:“况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亦无需吾哥焦灼家用。”
5、度日如年 dù rì rú nián
释义:度日如年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出处: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6、担饥受冻 dān jī shòu dòng
释义:担饥受冻 担:经受。经受饥饿与寒冷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受之二亲,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绝天理。”
7、挨冻受饿 ái dòng shòu è
释义:挨冻受饿 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致挨冻受饿。”
8、挨饿受冻 ái è shòu dòng
释义:挨饿受冻 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长顺儿又每月由高亦陀那里给她领十元的‘救济费’。她一时不至于挨饿受冻。”
9、涸辙之鲋 hé zhé zhī fù
释义:涸辙之鲋 涸:水竭;干涸;辙:车轮的迹;鲋:鲫鱼。指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助的人。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10、画饼充饥 huà bǐng chōng jī
释义:画饼充饥 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11、白屋寒门 bái wū hán mén
释义:白屋寒门 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出处:元 高文秀《琗范叔》第三折:“未亨通,遭穷困,身居在白屋寒门。”
12、白手成家 bái shǒu chéng jiā
释义:白手成家 没有依恃,而独立兴起的家业或事业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朱延年是商人的儿子,他的福佑药房是白手成家的。”
13、蝉腹龟肠 chán fù guī cháng
释义:蝉腹龟肠 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
出处:《南齐书 王僧虔传》:“蝉腹龟肠,为日已久,饥虎能吓,人遽与肉;饥麟不噬,谁为落毛?”
14、觥饭不及壶飧 gōng fàn bù jí hú sūn
释义:觥饭不及壶飧 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出处:《国语·越语下》:“觥饭不及壶飧。今岁晚矣,子将奈何?”
15、跌跌撞撞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释义:跌跌撞撞 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2回:“脚底下不晓得高低,跌跌撞撞,进了右首房间。”
16、颠沛流离 diān pèi liú lí
释义:颠沛流离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出处: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17、饥不择食 jī bù zé shí
释义:饥不择食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18、饥冻交切 jī dòng jiāo qiē
释义:饥冻交切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鱼肉道人》:“父母欲其死,置于室一隅,饥冻交切,然竟不死。”
19、饥寒交切 jī hán jiāo qiē
释义:饥寒交切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20、饥火烧肠 jī huǒ shāo cháng
释义:饥火烧肠 形容饥饿难忍。
出处:宋·苏轼《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饥火烧肠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21、饥焰中烧 jī yàn zhōng shāo
释义:饥焰中烧 犹饥火烧肠。形容饥饿难忍。
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 王蟾香》:“日既暮,枵腹独行衢市间,饥焰中烧,无所为计。”
22、饥肠辘辘 jī cháng lù lù
释义:饥肠辘辘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23、饥驱叩门 jī qū kòu mén
释义:饥驱叩门 指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
出处:语出晋 陶潜《乞食》诗:“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24、饿殍满道 è piǎo mǎn dào
释义:饿殍满道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出处:汉·仲长统《昌言·损益篇》:“坐视战士之蔬菜,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
25、饿殍载道 è piǎo zài dào
释义:饿殍载道 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26、饿殍遍野 è piǎo biàn yě
释义:饿殍遍野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7、饿莩载道 è piǎo zǎi dào
释义:饿莩载道 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亦作“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迨父殁未几,适当明季,蝗旱不登,饿莩载道。”
28、饿莩遍野 è piǎo biàn yě
释义:饿莩遍野 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9、饿虎吞羊 è hǔ tūn yáng
释义: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30、饿虎扑羊 è hǔ pū yáng
释义:饿虎扑羊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么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犹)如饿虎吞羊。”
31、饿虎扑食 è hǔ pū shí
释义:饿虎扑食 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
32、饿虎擒羊 è hǔ qín yáng
释义:饿虎擒羊 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形容动作迅猛。亦作“饿虎吞羊”、“饿虎扑羊”。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33、饿虎攒羊 è hǔ cuán yáng
释义:饿虎攒羊 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般,直打得个落花流水。”
34、饿虎见羊 è hǔ jiàn yáng
释义:饿虎见羊 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见了,犹如饿虎见羊,不勾大嚼,顷刻吃个干净。”
35、饿虎逢羊 è hǔ féng yáng
释义:饿虎逢羊 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饥虎逢羊,苍蝇见血。”
36、肚束三篾 dù shù sān miè
释义:肚束三篾 篾:薄竹片,可编制成席子。用三根篾条勒住肚子。指勒紧腰带。比喻忍受饥饿,安于贫困。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药山维俨禅师》:"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
37、嗷嗷无告 áo áo wú gào
释义:嗷嗷无告 无告:指无处可以告贷和求救。形容身陷饥饿和困境中无处可以求援。
出处:宋·陈亮《中兴论》:"赤子嗷嗷无告,不可以不拯。"
38、饥肠雷动 jī cháng léi dòng
释义:饥肠雷动 肚子饿得像打雷一样响。形容非常饥饿。
出处:宋·苏轼《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宋·陆游《贫甚戏作绝句》:"饥肠雷动寻常事,但误生台两鹊来。"
39、国无捐瘠 guó wú juān jí
释义:国无捐瘠 瘠:瘦弱;捐瘠:贫弱以至死。国内没有因贫困饥饿而死亡的人。
出处:《汉书·食货志》:"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蓄积多而备先具也。"
40、饥而忘食 jī ér wàng shí
释义:饥而忘食 食:吃饭。尽管很饥饿,但也忘记了吃饭。形容极其忧虑的样子。
出处:《史记·赵世家》:"今吾忧之,夜而忘寝,饥而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