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学得不好的词语(形容一个人不好学的成语大全):不三不四,不为已甚,不习水土,不仁不义,不以辞害志,不伤脾胃,不僧不俗,不分畛域,不加思索,不即不离,不厌其烦,不厌其详,不可奈何,不可枚举,不可磨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不声不吭,不学无术,不当不正,不得不尔,不得善终,不得已而用之,不慌不忙,不打不相识,不拔一毛,不敢后人,不敢造次,不敢高攀,不明不白,不期而会,不期而同,不根之谈,不测之忧,不测之祸,不牧之地,不生不灭,半死不活,博学多才,不揪不睬,不明事理。
1、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释义: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2、不为已甚 bù wéi yǐ shèn
释义:不为已甚 已甚: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要适可而止。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分之外,未加毫末。’”
3、不习水土 bù xí shuǐ tǔ
释义:不习水土 习:习惯,适应。指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4、不仁不义 bù rén bù yì
释义:不仁不义 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残忍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5、不以辞害志 bù yǐ cí hài zhì
释义:不以辞害志 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6、不伤脾胃 bù shāng pí wèi
释义:不伤脾胃 伤:伤害。比喻无关紧要
出处:茅盾《子夜》:“骂几句不伤脾胃。”
7、不僧不俗 bù sēng bù sú
释义:不僧不俗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
8、不分畛域 bù fēn zhěn yù
释义:不分畛域 畛域: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出处:《清史稿 包世臣传》:“世臣拟多裁盐官,堆留运司之钱粮,场大使督皂户,不分畛域,仿现行铁硝之例,听商贩领本地官印照,赴场缴课买盐。”
9、不加思索 bù jiā sī suǒ
释义:不加思索 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10、不即不离 bù jí bù lí
释义:不即不离 即:靠近;离:疏远。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本是佛教用语;后用来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也用来表示差不离、不离谱(儿)。
出处:《圆觉经》上卷:“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做梦。”
11、不厌其烦 bù yàn qí fán
释义:不厌其烦 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
出处: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12、不厌其详 bù yàn qí xiáng
释义:不厌其详 厌:嫌;详:详细。不嫌过于详细。指越详细越好。也作“不厌求详。”
出处:宋 朱熹《答刘公度》:“讲学不厌其详,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册圣贤之言,皆须子细反复究竟。”
13、不可奈何 bù kě nài hé
释义:不可奈何 奈何:对付,处置。指没有办法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
14、不可枚举 bù kě méi jǔ
释义:不可枚举 枚举:一一列举。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多
出处:元 王恽《秋涧全集 紫山先生易直解序》:“其至公正之大论,卓异特达之举,固不可枚举。”
15、不可磨灭 bù kě mó miè
释义:不可磨灭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出处: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1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bù sāi bù liú,bù zhǐ bù xíng
释义: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塞:堵塞;止:停止。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出处:唐 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17、不声不吭 bù shēng bù kēng
释义:不声不吭 吭:出声。不说话,不出声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他不声不吭,唿地豁开人,带着一股风直向工程队对部走去。”
18、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释义:不学无术 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19、不当不正 bù dāng bù zhèng
释义:不当不正 不:语助词,没有实际意思。表示端端正正
出处:元 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老汉也分开人丛,不当不正,站在那相公马前。”
20、不得不尔 bù dé bù ěr
释义:不得不尔 得:能;尔:如此。不得不这样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司马芝传》:“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
21、不得善终 bù dé shàn zhōng
释义:不得善终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22、不得已而用之 bù dé yǐ ér yòng zhī
释义:不得已而用之 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出处:《六韬 文韬 兵道》:“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23、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释义:不慌不忙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24、不打不相识 bù dǎ bù xiāng shí
释义:不打不相识 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25、不拔一毛 bù bá yī máo
释义:不拔一毛 形容非常吝啬
出处:宋 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26、不敢后人 bù gǎn hòu rén
释义:不敢后人 后:落后。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凡遇党政当局对抗战建国积极方面有所号召,亦无不竭诚响应,不敢后人。”
27、不敢造次 bù gǎn zào cì
释义:不敢造次 造次:仓促、鲁莽轻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28、不敢高攀 bù gǎn gāo pān
释义:不敢高攀 攀:比喻结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二 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29、不明不白 bù míng bù bái
释义:不明不白 形容不清白、不正派或含糊不清。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李生)常与这些轻薄少年,成群结队,驰马试剑,黑夜里往来太行山道上,不知做些甚么不明不白的事。”
30、不期而会 bù qī ér huì
释义:不期而会 期:约会。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或自动聚集
出处:《穀梁传 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
31、不期而同 bù qī ér tóng
释义:不期而同 期:约定期限。指不约而同
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 整理国故的评价》:“他的论调与吴稚晖的虽若不期而同,但是吴稚晖所注眼的是功利问题。”
32、不根之谈 bù gēn zhī tán
释义:不根之谈 根:根据;谈:言论。指没有根据的言论
出处:清 沈涛《交翠轩笔记》第四卷:“扬州有喜姓,俗言先本姓史,嫌与死同音,乃改为喜。此不根之谈也。”
33、不测之忧 bù cè zhī yōu
释义:不测之忧 测:预测;忧:忧患。指意外的祸患
出处: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34、不测之祸 bù cè zhī huò
释义:不测之祸 测:估计。估计不到的灾祸,多指死亡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35、不牧之地 bù mù zhī dì
释义:不牧之地 牧:放牧牲畜。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
出处: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36、不生不灭 bù shēng bù miè
释义:不生不灭 指超脱生死的界限。现指半死不活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9回:“舍利子,是诸佛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37、半死不活 bàn sǐ bù huó
释义:半死不活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极大折磨、摧残的状况。没有精神;毫无生气;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业萧条。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监了。”
38、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39、不揪不睬 bù chǒu bù cǎi
释义:不揪不睬 指不理睬。
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金莲道:‘贼囚根子,他不揪不睬,也是你爹的婊子,许你骂他!’"
40、不明事理 bù míng shì lǐ
释义:不明事理 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